APP下载

糖尿病足溃疡复发的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研究

2021-08-25辛洪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20期
关键词:截肢预见性溃疡

何 琴 朱 倩 丁 琳 辛洪霞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江西南昌 330006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溃疡为临床常见并发症,也为糖尿病神经系统、微血管循环系统紊乱所引发的足部健康损害。临床常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溃疡、肢端坏疽疾病。当患者足部症状持续严重实施手术截肢,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常规性干预主要为用药治疗、饮食干预,通过此种方式控制患者的血糖,有效避免糖尿病,但多数患者对疾病认知度较低,且自控能力较差,因此使DF 溃疡发病率持续提升。有学者提出对此种疾病患者预见性护理,更重视早期足部皮肤温度测量,预测病情发展,提升疾病控制效果[1-3]。现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DF 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 例DF 溃疡复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3 例,女17 例;年龄61~76 岁,平均(71.51±2.68)岁;病程2~18年,平均(10.64±1.40)年;左下肢10 例,右下肢18 例,双下肢12 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 例;年龄62~76 岁,平均(71.73±2.59)岁;病程3~18年,平均(10.59±1.32)年;左下肢9 例,右下肢19例,双下肢12 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符合WHO 糖尿病足诊断标准[4],②患者意识清晰可进行正常交流;③患者无肝肾功能障碍。排除标准:①合并闭塞性血栓脉管炎患者;②严重出血障碍和凝血障碍患者;③抗拒护理或治疗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性护理,为患者讲解疾病发展状况,当截肢时为患者讲解好原因,争取患者同意。治疗后及时换药、消毒等护理。观察组治疗后当天即进行预见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风险认知评估:首先组织护理人员对患者常见问题进行风险认知评估。依据多发性问题进行分类预见性护理,提出预先干预策略。本研究发现主要问题:健康教育质量差、肢体护理不全面、缺乏生活护理。②预见性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接受预见性健康教育,提前对患者知识掌握度进行分析,依据患者文化程度制定书面材料、视听材料。为宣传和讲解结合方式,可为播放宣传视频,结合患者疾病一对一为其讲解护理重要性,疾病严重程度。也对患者用药状况进行监督,叮嘱患者自己记录用药状况,便于护理人员监督。③网络预见性护理:组建微信群,由专业护理人员负责收集网络科普文章,定期于微信内更新。对推荐性护理方式也为患者进行实践演示,通过此种方式提升问题干预预见性。④肢体预先护理:护理时保持室内23~26℃,同时协助患者仰卧位,确保身体放松,将下部完全暴露于空气内30 min,后对人体4 个部位进行温度测量。主要分析患者足背、内侧足弓和足跟及前掌表皮温度,并对温度进行记录。每天记录患者足部皮肤色泽、水肿、破损状况。嘱患者多穿舒适鞋子,穿鞋前检查鞋内是否有泥沙,避免对皮肤造成磨损。嘱患者睡前温水泡脚,水温控制在合适温度,浸泡时间则为10 min,切忌过度搓洗皮肤。当患者足部皮肤温度异常时立即进行干预。⑤预见性生活护理:饮食控制,通过饮食合理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患者切忌过度摄入糖类食物,控制盐分摄入,适当补充蛋白质。分析患者饮食喜好,适当满足患者喜好需求。运动干预则以叮嘱患者适当运动,每天散步或保健操锻炼。以患者自身舒适为宜,切忌过度疲劳。两组均护理1 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分析两组的日常足部护理评分。主要采用足部护理日常问卷进行分析。总分100 分,>96 分为良好、90~96 分为一般、<90 分为差。优秀率=(良好+一般)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的生化指标。主要分析: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变化。主要为护理前、护理后1 个月,检测患者临床指标。③比较两种护理方式下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主要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5],从社会功能、机体疼痛、心理卫生、活力等方面分析。总分100 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主要分析护理前、护理后1 周、护理后2 周评分。④比较两组的截肢发生率、DF 溃疡复发率。主要分析6 个月后复发率、截肢发生率,均为出院后6 个月随访。复发率=复发例数/总例数×100%;截肢发生率=截肢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足部护理优秀率的比较

观察组足部护理优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足部护理优秀率的比较[n(%)]

2.2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的比较

两组护理前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血糖指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的比较(±s)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的比较(±s)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P<0.05

组别例数空腹血糖(mmol/L)护理前护理后1 个月糖化血红蛋白(%)护理前 护理后1 个月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40 40 12.60±1.60 12.52±1.28 0.247 0.403 9.54±1.30a 7.05±0.67a 10.768 0.000 8.62±1.06 8.54±1.24 0.310 0.379 6.72±0.54a 5.67±0.42a 9.707 0.000

2.3 两组护理前后SF-36 评分的比较

两组护理前的SF-36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SF-36 评分高于治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的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SF-36 评分的比较(分,±s)

表3 两组护理前后SF-36 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例数护理前护理后1 个月t 值P 值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40 40 52.81±2.43 52.64±2.54 0.306 0.380 68.31±2.08 74.08±1.67 13.681 0.000 4 210 5.243 0.025 0.014

2.4 两组截肢和溃疡复发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截肢发生率、溃疡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截肢和溃疡复发率的比较[n(%)]

3 讨论

DF 溃疡为糖尿病患者多发性疾病,主要由糖尿病长期迁延引发,直接影响患者神经功能和血管功能,而使足部皮肤出现稳定异常,影响正常生活工作。为提升疾病干预效果,早期预防为重要方式[6-7]。本研究进行预见性护理,通过此种方式有效降低患者发病率,改善预后生活质量。

对疾病研究可知,糖尿病现阶段并无有效治愈方式,仅通过药物控制,减缓疾病发展。因此为避免DF溃疡,即需为患者早期干预,有效降低疾病恶化率[8-10]。在本预见护理中预见性突出表现,首先进行问题分析,依据影响护理质量因素制定护理策略[11]。护理时也采用视频和网络等先进方式,在本次知识教育中联合宣教和一对一讲解,可有效提升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观察组的足部护理优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种状况和观察组的疾病知识掌握度高,更为重视疾病护理,患者自身更为重视自我护理因此护理整体良好度更高。也为患者予以肢体预见性护理,视察检测皮肤温度,叮嘱患者足部保护,时常泡脚[12]。通过早期控制,多数患者疾病状况得以延缓或好转。观察组的截肢发生率、溃疡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种状况和护理更重视肢体干预有关。最后为患者进行饮食习惯干预和运动方式调整,鼓励患者禁止高盐、高糖摄入[13]。每天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进行身体锻炼,血糖和生活质量得以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可知,由于患者饮食干预时患者听从医嘱,并无疾病恶化,血糖水平得以有效控制。虽肢体恢复效果提升,良好生活方式养成,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有效提升[14-15]。患者整体干预效果提升也和患者在治疗和护理时依从度高,对常见问题可进行有效预防性护理有重要关系。

综上所述,DF 溃疡复发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提升疾病依从度和生活质量,患者血糖、溃疡复发率也得到有效控制,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截肢预见性溃疡
How to ensure leftovers are safe to eat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都是“溃疡”惹的祸
千斤顶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