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细胞介素-1β、基质金属蛋白酶-7和多配体蛋白聚糖-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21-08-25许永海杨庆珣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20期
关键词:异位症中重度内膜

许永海 杨庆珣

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检验科,广东深圳 51810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率高达10%以上[1],是由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种植在子宫内膜以外的位置引起一系列妇科临床疾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及反复出血,容易形成结节及包块,有部分患者最终会引起盆腔疼痛、痛经和不育等,给患者及社会造成沉重医疗负担[2]。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并且其临床复发率比较高[3],有研究者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可能与自身抗体形成、激素紊乱及炎症介质水平升高有关[4-5]。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为天然抗炎因子调控机体的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7)剪切包括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多种非基质底物[6];多配体蛋白聚糖-1(recombinant syndecan-1,SDC-1)是MMP-7 的重要底物之一,在促进组织修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7]。本研究通过检测IL-1β、MMP-7 和SDC-1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旨在探索三者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宝安区中心医院住院的100 例活动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5~45 岁,平均(32.3±6.2)岁,参照腹腔镜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评分系统(revised 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r-AFS)的评分分期标准[8],将研究对象分为轻度组(Ⅰ~Ⅱ期)和中重度组(Ⅲ~Ⅳ期),每组各50 例。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9]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有病史、临床症状,影像学、腹腔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等确诊;③均为月经周期规律;④患者各类实验室检查及病案资料均完整;⑤参与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心、脑、肺、肝及肾等疾病者;②合并血液及自身免疫性疾病;③合并精神病及肿瘤;④绝经期后及青春期前;⑤3 个月内使用过生物制剂、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⑥放置宫内节育器。同期选取50 例健康女性者作为对照组,年龄25~45 岁,平均(32.4±6.5)岁。各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与处理 抽取所有入选者空腹静脉血5 mL,置于生化试管中,然后于37.5℃的水浴箱(HH-600 检验科医用型恒温水浴箱,上海旌派仪器有限公司)之中水浴30 min,接着置于半径15 cm,转速为3500 r/min 的离心机(DT4-1 型低速离心机,由北京时代北利离心机有限公司提供)离心15 min,最后抽取上清血清液及时送检。

1.2.2 相关因子检测 IL-1β、MMP-7 和SDC-1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仪器使用博科全自动酶免BIOBASE2000 分析仪(山东博科科学仪器有限公司),SDC-1 检测试剂盒和IL-1β 检测试剂盒由泉州市九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MMP7 检测试剂盒由上海信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其检测操作步骤均严格按照试剂及仪器说明书进行。

1.3 r-AFS 的评分标准

①Ⅰ期(微小病变):1~5 分;②Ⅱ期(轻度):6~15分;③Ⅲ期(中度):16~40 分;④Ⅳ期(重度):>40 分[8]。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比较各组的IL-1β、MMP-7 和SDC-1表达水平;②分析IL-1β、MMP-7 和SDC-1 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r-AFS 评分的关系。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 中文版本for Windows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进行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IL-1β、MMP-7 和SDC-1 表达水平的比较

三组的IL-1β、MMP-7 和SDC-1 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的IL-1β、MMP-7 和SDC-1 表达水平均高于轻度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的IL-1β、MMP-7和SDC-1 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各组IL-1β、MMP-7 和SDC-1 表达水平的比较(±s)

表1 各组IL-1β、MMP-7 和SDC-1 表达水平的比较(±s)

组别例数IL-1β(μmol/L)MMP-7(μg/L)SDC-1(μg/L)中重度组轻度组对照组F 值P 值50 50 50 t 中重度组与轻度组比较值P 中重度组与轻度组比较值t 中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值P 中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值t 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值P 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值36.93±6.23 18.81±3.49 10.32±3.67 35.654 0.009 30.721 0.016 42.151 0.003 27.765 0.017 26.14±4.27 16.39±6.26 9.33±2.34 30.123 0.014 26.324 0.018 34.212 0.012 22.451 0.021 29.83±3.62 13.62±2.38 10.65±1.06 17.123 0.031 16.123 0.038 18.342 0.025 14.654 0.043

2.2 IL-1β、MMP-7 和SDC-1 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r-AFS 评分的关系

相关性分析显示,MMP-7、IL-1β 和SDC-1 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r-AFS 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85、0.78、0.82,P<0.05)(图1~3)。

图1 MMP-7 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r-AFS 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图2 IL-1β 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r-AFS 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图3 SDC-1 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r-AFS 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科非常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之一,属于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10],其组织学特征是子宫内膜样组织出现或者种植在子宫腔之外的组织,并能够与子宫内膜发生类似的月经性周期性生长、增殖与破坏[11]。虽然子宫内膜异位症为良性疾病,但是在临床行为学上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种植、易复发、侵袭性和远处转移的临床生物学特点,随着病情的发展,子宫内膜异位症晚期有可能会导致不孕症或者卵巢癌等妇科恶性肿瘤[12],给现代女性心身健康造成严重障碍及影响[13]。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固在临床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尚缺少高灵敏度及高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目前临床诊断该疾病主要依靠腹腔镜检查及穿刺病理活检,这两种方案均为侵入性操作,其临床创伤性大,副作用比较大,医疗费用比较贵,因此寻找子宫内膜异位症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靠的临床诊断生物标志物迫在眉睫,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预后评判也至关重要。

促炎细胞因子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损伤产生和加重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IL-1β、MMP-7 和SDC-1 表达量均高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 是体内作用最强的炎症介质之一,其主要由活化的多种免疫性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产生的关键性炎症细胞因子,IL-1 主要有IL-1α 与IL-1β 两种亚型[14],分泌型的IL-1β 是IL-1 在体内血液循环中存在的主要形式,具有非常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体内能够诱导下游几百种二级炎症介质的合成与表达,进而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炎症起促进与放大效应,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典型的病理损伤进展。细胞外基质降解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转移、侵袭、种植和进展的最重要机制,机体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破坏子宫内膜微环境,促进子宫内膜细胞迁移是子宫内膜转移和种植的常见方式。MMP-7 又称基质溶解素是基质金属蛋白酶重要的家族成员,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与许多肿瘤的转移、侵袭和种植密切相关[15],主要是由中性粒细胞与巨噬细胞分泌,MMP-7能有效降解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中胶原蛋白Ⅳ,可广泛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组织浸润以及炎症细胞的迁移过程。SDC-1 是一种表达于上皮细胞表面的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细胞黏附分子,当子宫内膜细胞异位转移及侵袭时,SDC-1 则从细胞表面脱落,使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SDC-1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SDC-1 为基质蛋白提供黏附结合位点,属于黏附分子整合素跨膜结合蛋白聚糖蛋白成员,增强细胞间的黏附力度,维持细胞表型,抑制细胞的移行,参与细胞的黏附、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炎症反应的调节[16]。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加重而患者血清IL-1β、MMP-7 和SDC-1 水平逐渐升高,临床较重型的患者明显高于临床较轻型,IL-1β、MMP-7和SDC-1 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r-AFS评分值呈正相关(P<0.05),提示IL-1β、MMP-7 和SDC-1 是监测子宫内膜异位症严重程度的指标,因此,本研究认为IL-1β、MMP-7 和SDC-1 上调可能促进了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异位内膜细胞的黏附、转移、侵袭和种植的过程,血清IL-1β、MMP-7 和SDC-1 三个指标的高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IL-1β、MMP-7 和SDC-1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呈高表达,三者可能相互协同,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发生和发展。

猜你喜欢

异位症中重度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体外高频热疗仪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脑卒中吞咽中重度障碍患者经口/鼻腔间歇置管注食营养的护理体会
腰椎椎管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miRNA-145负向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OCT4的表达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