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超声辅助振动排痰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

2021-08-25刘开莲黄朝梅戴怡蘅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20期
关键词:肺部新生儿肺炎

陈 君 刘开莲 黄朝梅 戴怡蘅

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广东佛山 528000

新生儿肺炎在世界范围内属于新生儿常见病,新生儿呼吸及免疫系统处于发育阶段,发生肺感染后无法有效地清除病原体及痰液,易造成气管-支气管-肺泡阻塞,重症病例可并发呼吸衰竭,循环衰竭等[1-2]。振动排痰利用物理学及力学原理,在人体体表产生向肺内的方向力,进而穿透皮肤、肌肉、组织,使肺-气管内痰液松动,顺着力的方向及气管方向运动,有效促进痰液排出,使得呼吸道保持通畅,促进肺通气功能的恢复[3-5]。既往研究显示肺部物理治疗可能引起血流动力血异常及脑损伤等[6-7]。随着肺超声的研究深入,其已经广泛应用于感染性肺炎的诊治中,其可准确判定肺部感染的范围及位置[8-9]。既往的排痰方法缺乏针对性,而且无法进行实时监测,治疗效果欠佳,本研究利用肺超声对肺炎病变位置进行定位,采用超声引导的振动排痰,分析其相对于传统排痰方式的优势,为提高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0 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5 例)与对照组(35例)。研究组中,男20 例,女15 例;胎龄(38.5±0.6)周;日龄(25.9±3.8)d。对照组中,男19 例,女16 例;胎龄(37.7±0.7)周,日龄(24.8±4.2)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儿符合《实用新生儿学》[10]中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②胎龄>37 周且出生体重≥2500 g。排除标准: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颅内出血、肠炎等疾病者;②合并其他可能影响肺炎治疗的疾病者;③存在先天性喉、气道、支气管结构异常者;④需要有创呼吸支持者。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研究。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排痰技术。医护人员首先进行手消毒,手握中空型面罩,从患儿背侧肺下叶开始,自下而上叩击,使痰液从周边肺叶流向中心气道,同时常规予监测生命体征、保暖、体位引流等,有细菌感染表现时给予抗感染治疗,有呼吸衰竭表现给予呼吸支持。

研究组采用S400 型超声诊断仪(迈瑞)进行肺超声检查,入院后即刻行床旁肺超声检查,由熟练掌握肺超声的主治医师完成,探头频率10 MHz,每侧肺以腋前线、腋后线进行分区,分为前、侧、后6 个区域。患儿于暖箱或者辐射台保暖中,在安静状态下取仰卧位和侧卧位进行超声检查。超声扫查到肺段有实变区后进行标记和定位,医护人员采用传统的拍背方法方式,仅在标记区进行拍背排痰,时间及其他常规治疗方式与对照组相同。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经皮二氧化碳监测,采用TINA-TCM4 型监测仪(丹麦雷度)进行监测。使用前对仪器进行校正,电极置放位置为胸前区,电极温度为42℃,监测时间为2 h。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肺炎治疗效果评估参考《实用新生儿学》[10],显效为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基本消失,肺超声显示肺部实变影明显缩小或者消失;有效为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显著好转,肺超声显示实变有所减小;无效为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肺超声显示肺部实变无任何减小或者实变影扩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于治疗前、治疗后5、10、30 min 检测患儿的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2)、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O2),1 mmHg=0.133 kPa。③记录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停氧需要时间。④所有患儿治疗后均进行头颅超声检查,评估有无颅内出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转换为正态分布后行统计学分析,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效果的比较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及治疗后5 min,两组的PO2、P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30 min 两组的PO2均高于治疗前,研究组PCO2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PO2高于对照组,P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3)。

表2 两组的患儿治疗前后PO2 结果比较(mmHg,±s)

表2 两组的患儿治疗前后PO2 结果比较(mmHg,±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5 min治疗后10 min治疗后30 minF 值 P 值研究组(n=35)对照组(n=35)t 值P 值62.6±10.3 60.7±8.0 0.853 0.396 62.5±9.1 61.9±9.2 0.280 0.785 72.2±10.7a 65.1±10.5a 2.792 0.007 74.9±10.7a 67.1±8.8a 3.284 0.002 13.872 3.640 0.001 0.014

表3 两组的患儿治疗前后PCO2 的结果比较(mmHg,±s)

表3 两组的患儿治疗前后PCO2 的结果比较(mmHg,±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5 min治疗后10 min治疗后30 min F 值 P 值研究组(n=35)对照组(n=35)t 值P 值51.1±9.7 52.8±11.9 0.631 0.534 51.8±13.0 52.3±8.5 0.201 0.846 45.4±12.3a 51.5±7.6 2.837 0.016 42.1±9.8a 51.0±7.1 4.338 0.001 5.972 0.286 0.014 0.836

2.3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儿均未发生颅内出血,研究组停氧需要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的比较(d,±s)

表4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的比较(d,±s)

组别停氧需要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研究组(n=35)对照组(n=35)t 值P 值5.1±2.3 6.3±3.3 2.151 0.035 7.5±3.2 10.1±2.6 4.529 0.001 8.3±4.7 10.3±2.5 2.047 0.044

3 讨论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病及危重病,由于新生儿呼吸系统的生理结构特点,病毒及细菌感染气道后易发生黏液阻塞、肺泡萎陷,甚至肺不张,严重出现呼吸衰竭需要有创呼吸支持。因此对于新生儿肺炎要及时、早期进行治疗,有效抗感染、减少分泌物、消除气道黏膜水肿,促进痰液排出,从而保持呼吸道通畅,也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

目前,有研究显示肺脏超声对新生儿细菌性肺炎的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肺脏超声不但优于传统胸部X 线,且细菌性肺炎患儿肺脏超声异常征象出现的时间早于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传统感染敏感指标[11]。另外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肺部超声对相较于胸片对于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更好的敏感性[12]。肺部超声诊断婴幼儿重症肺炎有较高准确率,与胸部CT 对比,其诊断一致性较高,应用肺部超声有助于提高婴幼儿重症肺炎的诊疗水平。依据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新生儿肺炎的病理过程可知,新生儿由于黏液分泌不足,呼吸道极易干燥,而当感染时,呼吸道的过滤、净化功能相应的减退,分泌物明显增加,而新生儿的气道相对狭窄,分泌物不易咳出,加重阻塞症状,使得病情进一步恶化。既往研究显示使用排痰机叩击拍背排痰使气管中的痰液易于脱落,而吸痰也是其中重要措施,可通过清理呼吸道,达到改善肺泡及通气功能的目的[3,12-13]。通过肺超声可以精准定位肺炎感染位置,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引导的振动排痰相较于传统方法,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临床效果显著。

新生儿由于胸壁较薄弱,肺发育未完全成熟,而且颅内血管发育不完全,国外一些研究显示可能存在诱发新生儿颅内出血[14-16]。使用肺超声引导进行应用于新生儿的肺部超声排痰,本研究发现其停氧需要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而且未发生明显的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提示肺超声引导在排痰过程更加精准,更加有效。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的振动排痰相对传统方法更加有效,可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在新生儿科临床工作中,对于新生儿肺炎患儿入院早期行肺超声检查,对肺炎实变部位进行早期定位,配合精准的振动排痰操作,可更加有效地促进痰液排出及肺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肺部新生儿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