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支持农户创业的研究综述

2021-08-23张调辉李双元

管理学家 2021年12期
关键词:融资渠道金融支持

张调辉 李双元

[摘 要] 鼓励农户创业,提高农户收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文章聚焦农户创业,并对农户创业金融支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探讨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趋势,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户创业;融资渠道;金融支持

中图分类号: F3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1)12-0032-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最大的发展不平衡在农村,最大的发展不充分也在农村。据统计,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波动状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农户创业是农户积极主动脱贫的有效途径,大力支持并鼓励农户创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和金融支持,在夯实已有的脱贫成果的基础上,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金融支持农户创业的研究进展

(一)农户创业理论

1.农户创业

创业作为经济活动和商业活动的重要现象,在各领域如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体现不同的含义[1](林强等,2001年)。经济学中,创业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2](陈和午等,2018年);金融学中,创业代表风险,即创业者把握商机,赚取利润承担的风险。

我国完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后,农业生产经营主要以联产承包的家庭生产为主,经营者主要是农户[3](陈雨露,2009年)。因此将创业者限定为具有一定资本和能力的农户,基于内在需求和外部环境影响,如权利、地位[4](罗明忠等,2012年),寻找和开拓市场空间,创造新的生产领域[5](吴昌华等,2008年)或开辟出比其他经济实体规模更大、成本更低、差异化更显著的产业,即农户创业。

2.农户创业的特征

农户创业的创业主体文化知识有限、缺乏创业的经验和对金融认知不足。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農户创业横跨时间长,初始投资规模大,创业失败风险和项目经营风险非常高[6](何文广、刘甜,2019年);就行业选择而言,农户创业主要集中于服务业、养殖业和商业[7](刘光明、宋洪远,2002年),农户创业创业的形式以个体工商户为主[8](冉巧玲、涂珊,2010年),还有少量的私营经济和个别发展到股份制经济;在筹资方面,农户创业的资金来源于内源性融资、非正规金融机构、正规金融机构和作为补充行资源的政府补助[9](粟芳等,2019农户创业)。

3.农户创业存在的问题

关于农户创业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主要从农户创业资金需求、创业意愿、创业成功率和创业风险等方面入手。农户创业的整个周期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一小部分农户有足够的自有资金支持创业,还有一部分农户通过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机构获取创业资金,大部分农户则对金融有很强的需求[10](刘雨松、刘新智,2013年),但是农户创业来自金融机构资金的可获得性并不高。粟芳(2019年)等也表明欠发达地区融资约束对抑制农户创业的效应最为显著。因此农户创业的首要的困境是融资。然而部分资本较为充足的农户可能并不愿意创业,关键原因在于对风险的规避,特别是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缺乏专门管理分散风险的机构、制度,一旦创业失败,全部风险由农户承担,因此农户的风险规避意识强烈[11](程郁、罗丹,2007年)。

(二)金融支持农户创业

1.金融支持的产品与机构

(1)金融支持农户创业产品。农户小额贷款具有金额小、适用性广、期限短,且需要担保等特征,一般主要用于农户消费型的贷款,满足农户短期资金的需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村信用社提供的不需要抵押担保,在限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发放给农户的贷款,额度期限管理均是基于农户的资信状况[12] (陈正达,2007年)。上述两种产品属于短期的资金供给,不适用于资金需求量大、投资期限长的农户创业。

(2)金融支持农户创业的机构。 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覆盖面广,几乎垄断着整个市场的利率定价[13](陈雨露等,2009年),其提供的贷款产品有严格的资金数量限制,主要发放给从事种植业的农户,且贷款审批条件苛刻,审核程序复杂[14](袁云,2014年)。农行支农力度有限,邮储银行如抽水机,农户将资金存到邮储银行后,大部分资金被上划到央行,央行会将部分资金经再贷款发放给农村信用社,由信用社贷款给农户,但大部分资金用于城市,农村金融资金严重外流。金融市场中作为薄弱环节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缓慢,鲜有保险机构和证券机构参与其中。杨军等(2013年)发现金融支持体系的不完善一定程度限制农户创业活动[15]。

2.金融支持的困境

农户创业的高风险与金融机构经营目标矛盾。农户贷款的主要还款风险来源于不可抗力和农业本身的弱质性[16](陈雨露、马勇,2009年),金融机构经营目标是安全性的统一,在保障银行持续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盈利能力,并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显然农户创业的高风险与银行经营目标两者相悖。

(1)信息不对称。银行提供的信贷政策与处于创业期农户对资金的需求不相匹配。首要,金融产品和服务单一,农户创业资金多样化的需求难以满足。农户创业对信贷、结算、保险等一些金融服务在不同阶段需求不同。但是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对农户提供的金融服务仅限于通存通兑和银行卡业务[17](杨哲兮、周宇飞,2016年),对农户理财融资业务开展难度较大,且农村信用社自身的通存通兑能力不完善。其次,金融机构网点少且分布不均匀,导致金融机构为农户创业提供金融服务时,不能精准筛选出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进行针对性的扶持,使得金融支持农户创业的力度不明显。农户分散程度高,金融机构长期对评价农户信用信息获取成本高、积累不足,这导致金融机构撤离农村金融市场或者即使没有撤离也难以放弃抵押担保以防范违约风险。

(2)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政策性的保险业务范围仅限于主要农作物和特定的畜禽类,且保险创新动力不足,目前农业保险依然产品单一,覆盖面不广,针对性不强,难以发挥保险风险预支功能;而商业性保险业务发展缓慢[18](李澜、刘伟,2010年)。农产品期货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作用,但是农户对期货参与的主动性不高,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缓慢[19](周孟亮、陈婷慧,2015年)。因此,农村信用社承担了农村金融市场大部分风险,偏高的经营风险,导致农村信用社支农积极性不高。

3.不同地区的金融支持研究

不同地区农户融资存在差异。就贷款成本上,欠发达地区农户贷款利率和单位融资成本均偏高;就贷款种类上,经济发展水平越好,信用贷款的比例越高[20](王吉鹏等,2018年);就融资规模上,以浙江为代表的发展较快地区家庭融资规模高于甘肃等欠发达地区家庭融资[21](张龙耀、张海宁,2012年)。

非正规金融机构因地区的差异,在是否支持农户创业方面存在异议。一些学者如马光荣、杨恩艳等,认为由于金融约束使得农户创业很难获得正规金融机构的支持,因此金融市场越不发达的农村,民间借贷对农户创业发挥的主要作用;而另一些学者如张龙耀、张海宁等,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非正规金融机构对东部发展快的地区的创业农户提供了补充性的信贷支持,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家庭创业绩效不显著。

4.数字金融与金融支持

数字技术驱动下,无论是资金的供给方还是需求方,均可在互联网平台上搜寻信息、完成定价和终结交易,实现双赢,如此金融机构可不设营业网点,降低其经营成本,农户则以较低的价格获取金融支持。金融机构在互联网平台查询创业农户在线社交缴费交易等一系列行为信息,从而有效评估农户信用等级,提高风险识别,降低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最后互联网降低投资门槛集结大量资金,农户可通过互联网直接融资,扩充了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量,金融服务的覆盖面积进一步深入农村金融市场。

二、金融支持农户创业研究存在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趋势

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农户创业相关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深入研究金融有效支持农户创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但是,相对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在目前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关于农户创业的含义模糊不清,只有精准定位调查对象,才能使调研结果更加符合现实需求。农户创业有农业创业、非农业创业及混合创业。需要精准定位的是:农业创业具体指哪些,如扩大農业生产、原有基础上改变经营方式等;对于非农业创业及混合创业涵盖的范围,则较为清晰。学者关于农户创业制约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分析的层次上,目前关于定性分析的研究还是相对不足,即使有部分定性分析,但对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其理论解释不够,缺乏具有支撑性的数据分析。对不同地区农户创业缺乏深度的比较分析,深入探讨不同地区农户创业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不足。

综上所述,在金融支持农户创业的研究中,一方面学者对于非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创业的绩效影响存在分歧,有待深入研究产生分歧的原因;另一方面需要深入分析影响农户创业金融支持的各因素影响程度。已有不少学者研究关注对农户创业金融支持的影响因素,但是较少对这些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针对不同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提出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农户创业金融支持的困境是有必要的,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同时也要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户创业金融支持研究需要进一步关注。乡村振兴,从区域来讲,重点和难点还在欠发达地区。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户创业金融支持研究有助于从整体上协调推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强,姜彦福,张健.创业理论及其架构分析[J].经济研究,2001(09):85-94+96.

[2]陈和午,李斌,刘志阳.农户创业、村庄社会地位与农户幸福感——基于中国千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8(10):57-65.

[3]陈雨露.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五个核心问题[J].中国金融,2010(19):87-89.

[4]罗明忠,邹佳瑜,卢颖霞.农民的创业动机、需求及其扶持[J].农业经济问题,2012,33(02): 14-19.

[5]吴昌华,邓仁根,戴天放,叶淑芳,刘玉秀.基于微观视角的农民创业模式选择[J].农村经济,2008(06):90-92.

[6]何广文,刘甜.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户创业的金融支持研究[J].改革,2019(09):73-74.

[7]刘光明,宋洪远.外出劳动力回乡创业:特征、动因及其影响——对安徽、四川两省四县71位回乡创业者的案例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2(03):65-71.

[8]冉巧玲,涂珊.重庆市农民工返乡创业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2010(01): 22-23.

[9]粟芳,方蕾,贺小刚,杨婵.正规融资还是非正规融资?农户创业的融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40(12):59-76.

[10] 刘雨松,刘新智.我国农户创业与金融支持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1992-2011年的数据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 2013(04):78-81.

[11] 韩俊,罗丹,程郁.信贷约束下农户借贷需求行为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7(02): 44-52+111.

[12] 陈正达.“失地农民”的金融支持:不该被遗忘的角落[J].中国金融,2007(07):58-59.

[13] 陈雨露,马勇,杨栋.中国农贷市场的利率决定:一个经济解释[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06):48-53.

[14] 袁云.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特点及金融支持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4(06):95- 99.

[15] 杨军,张龙耀,姜岩.社区金融资源、家庭融资与农户创业——基于CHARLS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3(11):71-79.

[16]陈雨露,马勇.关于农户信用和风险偏好的几个注释[J].财贸经济,2009(01):20-27.

[17]杨哲兮,周宇飞.返乡农民工创业:金融支持的困境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6(22): 40-41+43.

[18] 李澜,刘伟.论内蒙古自治区农村融资体系绩效及其存在问题[J].学术论坛,2010,33(12): 168-174.

[19] 周孟亮,陈婷慧.家庭农场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湖南省临武县的调研[J].经济论坛,2015(09):64-68.

[20]王吉鹏,肖琴,李建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境、成因及对策——基于131个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贷款贴息项目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18(02):71-77.

[21]张龙耀,张海宁.金融约束与家庭创业——中国的城乡差异[J].金融究,2013(09):123-135.

猜你喜欢

融资渠道金融支持
中小企业融资对策探索与研究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论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和对策
滇中产业新区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金融支持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