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献特征及可视化分析
——以驻滨州市高校为例

2021-08-12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滨州文献学院

王 健

(滨州学院 学报编辑部,山东 滨州 256603)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是我们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生命线[1]。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2],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显得尤为重要。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发扬勤于实践、善于思考和甘于奉献的精神,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笔者以驻滨州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知识可视化工具对其进行科学计量与可视化分析,通过对研究文献的关键词、作者、机构等要素进行分析,深入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热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更客观、更可靠的参考数据。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采用美国德雷赛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3]对驻滨州市3所高校(滨州医学院、滨州学院、滨州职业学院)发表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

(二)数据来源

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为来源数据库,主题为“思想政治教育”,作者单位分别为“滨州医学院”“滨州学院”“滨州职业学院”,发表时间从“2010”到“2019”,共检索出109篇文献,去除1篇滨州学院与滨州职业学院合作文献,共获得有效文献108篇。以此作为本研究的样本文献。

二、研究文献特征分析

(一)作者分析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献作者的知识图谱进行分析,可以清晰呈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献的核心作者(见图1)。根据普赖斯定律计数[4],发表2篇及2篇以上论文的为核心作者,共27人,他们是:胡玉宁(3篇)、耿文晶(3篇)、程晓珊(3篇)、周琳(3篇)、刘芳(3篇)、刘树琪(3篇)、张晓萌(3篇)、郝朝娜(3篇)、马盛楠(2篇)、顾雪霏(2篇)、金志杰(2篇)、赵晓敏(2篇)、苏成荣(2篇)、秦玉国(2篇)、王洪生(2篇)、王泰宁(2篇)、王丕琢(2篇)、李晓丽(2篇)、张玉龙(2篇)、张丛丛(2篇)、张鹏帅(2篇)、孙伟伟(2篇)、唐晓(2篇)、卜建华(2篇)、刘娟(2篇)、刘健康(2篇)、赵望锋(2篇)。经过核实,核心作者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专职辅导员和基层党群工作者为主。经过统计,该108篇研究文献的合著率为27.78%、合作度为1.47。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献作者相互合作意识有待加强,学术研究及学术活动的群体意识有待提高。

图1 作者分布可视图

(二)研究机构分布

滨州医学院(49篇)、滨州学院(44篇)、滨州职业学院(16篇),因其中1篇文献是滨州学院与滨州职业学院合作,共收集文献108篇,研究机构共现网络图如图2所示。据统计,108篇文献主要产出于3所院校的二级学院和宣传部、组织部、团委等部门。除了校内研究机构合作外,与校外研究机构合作较少,滨州医学院与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作1次,与上海电力学院合作1次,与烟台职业学院合作1次;滨州学院与滨州职业学院合作1次。由此可见,研究机构之间明显缺乏合作关系,应鼓励该领域科研机构走出去,加强与其他研究机构的联系,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繁荣发展。

图2 研究机构共现网络图

(三)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研究主题的具体体现和核心内容的集中概括,特别是高中心性的关键词,能够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5]。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图3)可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科学发展观”“高校”“思想政治”“思想政治工作”“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节点较大,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图3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的时区图谱主要用于描述聚类之间的时间发展关系与具体聚类中相关文献的发展跨度。在本研究中,通过关键词共现图谱的时间分析功能,可以制作出研究文献关键词时区图谱(图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献首次出现的主要关键词:2010年为“创新”“科学发展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状况”;2011年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网络环境”;2012年为“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问题”;2013年为“学生管理”“微博时代”“群众路线”;2014年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媒体技术”“就业指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2015年为“传统文化”“大学文化”“心理疏导”;2016年为“微信时代”“人文关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7年为“微时代”“新媒体”“互联网+”;2018年为“新时代”“传播渠道”;2019年为“手机新媒体”“民航行业文化”“新旧动能转换”。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的变化与迁移情况。

图4 关键词时区图

(四)被引文献分析

对被引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高被引文献。通过统计,108篇文献篇均被引1.89次,文献的h指数为7。被引7次及7次以上的研究文献分别是:胡玉宁等的《融媒传播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变迁与形塑》(19次),郝朝娜等的《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探析》(16次),刘健康的《高校辅导员服务育人工作理念探析》(16次),刘树琪的《新媒体技术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对策研究》(10次),王朋朋等的《“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8次),孙素芳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下高校辅导员“五因”施教法探究》(8次),金志杰等的《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坚持群众路线》(7次),胡玉宁的《西方社会思潮渗透背景下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分析》(7次),卜建华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浅析》(7次)。从文献的篇均被引频次看,文献的整体学术影响力较高;从文献的h指数看,高被引的文献较少。

三、结论

通过对驻滨州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献作者及研究机构分析,研究文献已经形成了以胡玉宁、耿文晶、程晓珊、周琳、刘芳等为代表的核心作者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献作者相互合作意识较弱,尤其是研究机构之间缺乏明显的合作关系,应鼓励该领域科研工作者走出去,加强与其他高校和思想政治教育科研院所的联系,共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繁荣发展。通过对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分析可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科学发展观”“高校”“思想政治”“思想政治工作”“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等问题是研究的热点。通过对研究文献的关键词聚类时序分析,描述了关键词聚类之间的时间发展关系和研究文献的发展历程。通过对研究文献的被引情况分析,《融媒传播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变迁与形塑》《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探析》《高校辅导员服务育人工作理念探析》《新媒体技术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对策研究》等文献被引频次较高、学术影响力较大,但高被引文献相对较少;从文献的篇均被引频次看,文献的整体学术影响力较高。

猜你喜欢

滨州文献学院
滨州东瑞机械有限公司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飞阅滨州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海盗学院(12)
民航飞行大学生体能差异性训练方法的探究——以滨州学院为例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