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路径

2021-08-09罗筠

商场现代化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新常态人力资源重要性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提升起竞争意识。现如今,我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向着“新常态”方向迈进,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从目前的企业运行情况来看,在很多企业里存在着管理者忽视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问题,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企業优秀人才频繁流失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要积极地适应“新常态”运行模式,优化企业人力资源工作,将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鉴于此,本文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以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新常态;人力资源;重要性;现状;路径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企业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就需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让其适应新常态这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放在关键位置,不仅可以吸收更多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还可以有效避免企业人员流失的现象。由此可见,加快企业人力资源改革,充分适应新常态发展需求,认清人力资源工作现状,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企业向着更高的方向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新常态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的重要性

新常态中的“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固有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与以往相对稳定的状态不同的新状态,新常态是“习式热词”之一。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及“新常态”这个词,是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的行程中,当时他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这种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向作出了新的调整,由原来的高数量发展转移为高质量发展,在新常态下,我国优化了经济结构,企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常态指导下,优化并创新人力资源工作,对企业快速新常态指导下的经济发展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1.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个企业要想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这个主要构成要素,而人力资源又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基本保障,企业要想拥有一个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就必须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并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在新常态理念指导下,企业竞争也面临新机遇、新挑战,企业生存环境也发生改变,要想提高企业在新常态下的竞争能力,就需要一个和谐、友善、团结的企业内部工作状态,而这种积极向上的状态,更需要在人力资源工作在企业运行中可以正常发挥,因此优化企业人力资源工作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竞争能力。

2.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这种经济运行模式指导下不断地追求经济效益,并实现其效益最大化,一直是资本的显著特性。企业是市场经济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一直处于自负盈亏的状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是其主要发展追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企业高速发展的基础,同时,人力资源也是企业管理中最活跃的部分,企业若想获得更大收益,需要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观性、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在新常态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模式已经从要素、投资驱动转移到了创新驱动之上。而一个企业里,可以胜任创新这个重任的只有人力资源,不会再出现第二个因素,因此从这里可以看出,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于推动企业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新常态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最主要的管理资源,人力资源的质量高低与企业是否可以稳定发展有着很大关系,大量的实践表明,一个企业如果有个高质量的人力资源队伍,可以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重视人力管理工作,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企业形式,要想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增加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以及影响力,同时促进国企科学发展,那么首先要把人力资源工作放在管理的首位。

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已经从高速发展时期向着高质量发展时期迈进,在全新的发展形势指导下,企业发展需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位、效益优先的发展原则,推动国民经济实现全面提升,从而促使我国经济的创新能力与竞争能力不断地提升。在新常态理念指导下,企业需要迅速转型升级,针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及管理模式进行有效调整,并对人才也提出了新要求。企业在转型中,要改变员工的传统观念,帮助其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与技能,这也对人力资源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如今,人才竞争愈演愈烈,很多企业也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困境,员工也存在着价值观不同、需求有差异以及群体多元化的特征。在新常态这种新形势下,企业员工的观念需求也表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例如:员工对企业的需求不仅是物质方面的奖励,在精神方面也有了新的追求。此外,现在的大多数企业,员工越来越年轻化,年轻的员工更喜欢彰显个性。那么,如何让这些年轻的员工们将理想、梦想、追求与企业发展有效结合在一起,是目前企业人力管理者必须正确面对的问题。

在新常态指导下,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国有企业缺乏一些专业能力强的科技人才,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私人企业以及外资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这些企业的管理制度越来越完善,福利待遇也越来越丰厚,企业员工的个人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广阔,这些有利条件都深深地吸引了年轻的、专业性强的科技人员加入队伍之中,而国有企业因为工资水平相对来说比较低、发展空间比较窄,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专业性人才慢慢地流入到私企和外企之中;其次,大部分国有企业对于人力资源工作采用的仍然是以往的粗放式管理方法,这也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作用无法有效发挥出来,人力资源管理者无法根据员工的能力、专业水平来对其进行合理分配,这种落后的管理观念,对于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最后,在现阶段的国有企业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职责不明确的现象,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一旦发生了企业事故或者出现了一些错误,就会出现员工之间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这种错误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员工之间的团结与协作,久而久之,会在企业内部产生不良风气。目前,很多国有企业采用的还是以往的管理模式,企业的奖励和惩罚体制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不完善的奖惩体系不仅阻碍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还无法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新常态经济形势的指导下,国有企业要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确保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新常态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路径

人力资源是促进企业不断发展的主要因素,其管理质量的好坏对企业的持续盈利起着关键作用。新常态最主要的就是“新”,这个“新”意味着与以往不一样,而“常”则意味着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企业要想适应新常态的发展需要,就需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1.转变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随着新常态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组织与员工个体的关系也渐渐发生变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进行去中心化管理,并且向着扁平化组织结构发展,这也促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同时,这也进一步扩展了人力资源工作的职能与业务。企业的去中心化管理,可以促使员工加强自身的经营与管理,进而将人力资源的管理职能表现出来,这样做有利于加强企业各个不同部门之间员工的有效合作,并将企业所有员工的职能都展现出来。除此之外,这也有利于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可以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同时也可以加强人力管理者与各个部门员工之间的相互沟通与相互交流,从而不断地提升人力资源水平。企业要想为其发展创造出越来越多的良好条件,一方面,需要将管理工作中的管理政策、组织战略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发展扁平化组织形式时,人力管理者也可以更好地接近客户,实现与客户的直接沟通,对人才不断优化配置,从而实现企业人力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提升。

在新常态理念的指导下,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要以促进国有经济发展、保证国有企业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为重心,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人才、开发与培养人才、掌握人才流动方向、对人才进行绩效考核、对人才进行薪酬管理以及处理人才关系等方面,要积极主动地转变原来的观念,将人作为工作开展的立足点,以人才的全面发展为追求,制定出有效的、系统化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从而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向着更高方向发展。同时,由于新常态也是一种发展观念的转变,人的生产力已经成为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内容,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促进员工发展是人力资源工作开展的立足点,员工对于企业来讲,已经不再只是为企业创造高利润,还要将其放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具体说,就是在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新理念,要充分地尊重每一位员工的不同个性与不同价值,让每一位员工都做到自身能力与所在岗位相符合,可以保证每一位员工都能在一个和谐舒适的环境中开心工作,同时,还要给员工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让其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放心工作,进而促使每一位员工都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对企业的发展怀着无限希望。

2.优化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

在新常态这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指导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像以往一样只是关注人才的数量,而不关注人才的质量,在新常态的理念下,企业发展人才质量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为了更好地提升企业人才质量,在发展中,企業在推进人力资源工作时,要将员工数量与员工质量的结构合理优化,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力军作用,通过员工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为企业良好经营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发展目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需要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的部门价值,通过对人才特征的全面有效分析与评估,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的逐渐优化,实现员工个人能力与实际岗位要求相符合。企业一方面要优化人力资源的数量与人力资源的质量,另一方面还要确保人力资源的任用与实际岗位相符合,以达到人尽其才的目标,让所有员工都可以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展,可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例如: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其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人力资源在数量上与质量上的优化,在优化时,一方面要将员工的主力军作用全面展现出来,另一方面还要重视人力资源中的高素质人才对于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积极作用。因此,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人才实行有效分析与评估,要对人才使用数量进行全面把握,从而促使员工个人价值与实际岗位相匹配,真正实现物尽其才,人尽其能,进而更好地让人才成为国有企业不断发展的中心力量。

3.积极应用现代化技术

在新常态经济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要想保证企业运营管理实际与人力资源工作相匹配,还要积极主动地将现代化技术手段应用到企业管理之中。只有这样做,才能提高人力资源运作的效率,确保企业向着健康、持续、稳定的方向不断发展。在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充分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可以促进企业管理平台实现人工智能化与数字化。在企业管理中应用人力资源信息平台,可以促进人力资源工作向着高效化、信息化、共享化的方向不断发展,通过统一配置相关的信息与数据,可以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工作发展更加专业化、智能化、高效化。通过运用大数据的技术分析手段,可以确保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精准决策,科学分析,从而提高人才的利用效率。在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管理观念,可以有效地引入企业学习平台,保证线上平台与线下平台实现双向发展,员工通过在不同途径得到的学习方式中,实现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时也促进企业人才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4.建立健全绩效管理机制

一个企业要想有效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一定不能缺少绩效考核这个主要部分,每一位员工在企业发展中,都想最大程度地将自身利益实现,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又是企业的一个主要表现。在新常态这个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要求,在充分尊重员工个人价值的基础上,还要对以往的绩效考核制度进行合理转变。在新形势下,企业要坚持以员工自我驱动和自我管理为引导方向,在发展中不断地改善和完善考核机制,要确保员工深刻地认识到其自身发展与企业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要保证其利益与企业具有统一性。在新常态形势下,若想实现企业人力资源水平的有效提升,就必须充分认识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具有一致性、共赢性,要让员工通过提升责任感来形成自我驱动。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所有员工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团结的工作环境,从而让员工真正地了解并实现对自己的绩效考核。新常态下的国有企业人力管理工作,更要建立起激励相融合的收入分配机制体系,让每一位员工和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都将对方作为其自身利益的相关者,让彼此在分配之中改善利益。例如:在企业发展中,要将员工的发展诉求与企业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诉求相结合,在分配利益的时候,不袒护某一方,从而实现分配的和谐化。在企业管理中,有效运用绩效管理机制,可以使员工在工作中所取得成绩得到企业的真正认可,这样有利于员工对于企业管理的拥护和支持,同时,还可以促进企业管理人员与员工的进一步交流,可以促使员工将自身发展与企业利益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员工潜能,鼓励他们开发创新,加快国有企业适应新常态经济形势的步伐。为了保证绩效考核工作可以有效开展,企业对员工的考核要改变以往的仅凭看业绩、看能力、看工作态度的做法,要对员工的各项考核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在岗位竞争和职务晋升之中,要重视员工才能,要知人善任。

5.建立新常态文化

现实生活中,无论什么性质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是被企业内部员工都一致认可的文化价值体系。一个企业,员工是否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强健的生命力以及可以持续发展的文化体系,直接影响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地位。在新常态经济发展形势下,企业要想构建适合其发展的文化价值体系,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员工要有一个统一的团队标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主动积极地学习国内与国外的一些优秀企业文化,从他们的文化成果中汲取营养,企业在员工的日常培训与企业文化的日常宣传中,要增加员工企业的认同感以及对企业的归属感;第二,企业在管理工作中,要积極地运用扁平化模式,建立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方式,确保所有员工都参与到企业管理之中,从而实现团队水平的整体提升;第三,企业要充分运用多元化的管理模式,企业在发展中,要立足于员工特点,在企业内部形成多元化文化,通过一些奖励方式来激励员工,让其充分发挥最大潜能;第四,企业还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组织、分享组织建设,在对人才队伍的不断建设中,保证人才队伍可以适应市场经济大环境与企业发展的需求,并且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想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就要将人力资源工作放在第一位,充分地发挥其主体作用。企业在国民经济迈向新常态这种新的经济形势之后,其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是其日常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它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等都需要与新的经济形势相匹配。在现实生活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新常态下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就需要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需要在发展中不断优化与创新,让其快速地适应时代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肖鹏西.浅析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1(03):5-6.

[2]何俊.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要求[J].商展经济,2021(05):122-124.

[3]李蕊.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J].财会学习,2018(32):160-161.

[4]俞淼淼.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纳税,2018,12(27):218+221.

[5]王莹.浅谈企业改革环境中人力资源体系优化路径[J].中国市场,2020(31):79+81.

作者简介:罗筠(1981.06- ),女,壮族广西柳州人,本科,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新常态人力资源重要性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