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

2021-08-09龚小霞

江西教育A 2021年6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幼儿园社区

龚小霞

幼儿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洗礼的启蒙阶段,在这一阶段形成的行为习惯,将伴随孩子的一生。所以,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幼儿园教师迫在眉睫的教学任务。

建设家庭、幼儿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

家庭、幼儿园、社区对孩子的行为教育都有着不可或缺的指向性作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学校的引导和社会的关爱,所以为了更直接地促进幼儿养成系统化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从“家园教育同步”的角度入手,找寻适合协作的点来构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合作枢纽。与此同时,教师还不能忽视社区的重要性,因为社区通常是开放性的,能够为幼儿提供多个活动平台,引导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完善自身行为的不足之处。

例如,建立一个完善的家长委员会,定期举办“家长育儿心得交流会”,内容可以是家长的经验分享、家庭中教育效果不明显的案例剖析、教师与家长互换“信息”等。在活动的举办形式上还可以分为讲座、座谈、调研等。幼儿园教师还可以主动邀请家长来园观摩,尤其是在“母亲节”“父亲节”“儿童节”等具有特殊意义的节日中,更能够凸显幼儿的特点,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幼儿园管理者还可以主动与妇联、居委会等取得联系,开展教育进社区活动,有效地形成家园、社区共同协作的良好教育环境。

发挥课堂教学即时教育的重要性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中,孩子的注意力往往是高度集中的,能最大限度地吸收、接纳教师的谆谆教导。在课堂中,教师必须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做到在传递正确信息的同时,还能对幼儿产生正向的习惯引导作用。

幼儿园的课堂时间虽是固定的,但相较于小、初、高学习阶段的形式而言,更具宽松性和延展性,不受特定教材的限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植入一些思想理念,比如餐桌礼仪、演讲方法,便于幼儿在生活中学以致用。此外,教师还可以按照课题研究的方向实施计划,从诚实谦让、主动与人交流、做事守时守规、爱护公物、敢于表现自我、追求新鲜感、遵守生活秩序、言而有信等来推进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顾此失彼,造成幼儿某些生活行为习惯上的漏洞。为了及时弥补这些漏洞,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途径”的专题研讨,尽量每月开展一次。从课堂教学的各环节检验展示研究的过程,这样就能让幼儿全面掌握教师所教内容,为拓展幼儿的思维提供坚实保障。

坚持园本培训,注重行动研究

幼儿园阶段通常为期三年,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幼儿刚入园时对学习环境有着无限的好奇,待进入中班后,他们会深刻地理解到园内与园外的区别与角色扮演的不同,而等他们进入到大班后,就是行为习惯养成与纠偏的关键时期。教师作为课题研究的主体和课堂的建设者,必须加强园本培训,努力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幼儿园可以对教师的学习任务做硬性规定,要求每个教师制定学期计划,每学期必须读完两种幼教杂志,撰写一至两篇心得体会或论文;可以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幼儿园也可以采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专家学者来园讲学或进行实地交流。

还必须明确一点,教师不仅背负了教学的任务,还承担了“育人”的重大责任。相较于教学,育人往往责任和意义更重大。班级是一个集体,囊括了许多幼儿个体,难免会存在一些不服管教或进步较慢的孩子。为了真正实现全员教育,教师必须一视同仁,奖惩分明。同时,还可以有计划地将幼儿分为不同的合作小组,定期确立一个研究课题,让小组成员自我组织,按照“设想、措施、评价、交流、改进”等五个环节进行研讨。有了清晰的提示,幼儿通常会被激发出良性的竞争心理,不断地鼓励自己,从而让自己在行为上做到最好。

鼓励全员参与,师幼教学相长

在幼儿园阶段,教师与幼儿是一个共同体。目前,我国愈来愈重视对学前阶段幼儿的思想行为培养。在此阶段中,如一味地让幼儿释放天性,并将教学的重心放在自主活动中,而同时又忽略观察和评价,那必将导致孩子的玩心较重,失去了学习本身的意义。作为学习生涯的开端,教师要合理地计划幼儿在园内的各项活动。

教师应采取正面推动教育,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还可以和幼儿一起开展课题研究实验活动,更透明地审视孩子,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症下药,进行一系列的吃苦教育、关心他人教育和挫折教育,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教师、家长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标。教师必须遵循新时代“以幼儿为本”的理念,为幼儿营造一个有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大环境,最大程度發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作者单位:江西省樟树市幼儿园)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幼儿园社区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社区大作战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我爱幼儿园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欢乐的幼儿园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