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英语线上精准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以中职英语听说部分为例

2021-08-07袁晶程云

鄂州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新知精准中职

袁晶, 程云

(1.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黄冈 438000;2.鄂州职业大学外语课部,湖北鄂州 436099)

2020 年春,疫情的突然而至,为了抵抗疫情,教育部做出了2020 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决定,并于2020 年2 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1],全国首次大面积地开展了线上教学工作,教师们被迫在家当上了 “主播”,师生“隔空喊话”,一时间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发起了挑战。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在线教学资源与平台,开展有效的教学。线上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尚未获得普遍规律,但这次全国范围的抗疫期间的线上教学,为验证线上教学实践提供了可能。

自2020 年以来,虽然我国的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全球范围内依然还需努力,在这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本文旨在分析2020 年初的鄂州职业大学中职学院的中职英语线上教学现状,探索一种新型有效的线上教学模式。

一、中职线上教学模式的现状与分析

传统时代的教学惯性依旧深刻影响着当今的课堂,突出表现在教学目标的程式化、教学过程的浅表化和教学干预的同质化。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的逐渐普及颠覆了传统的知识承载与传播手段,拓展了教育、教学的宽度与深度。曲阜师范大学姬晓灿博士立足奥格登·林斯利(Ogden Lindsley)的精准教学(Precision Instruction,PI)理论,通过行动研究法进行了持续的课堂观察与实践,发现技术时代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技术进一步赋能精准教学,为学校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策略的优化提供了可能与支撑[2]。三江学院刘邦奇教授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智能、高效的课堂,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应用,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并提出了“三段十步”的结构模型[3],在课前阶段以学情分析为核心,在课中阶段以师生互动为关键,在课后阶段以个性化辅导为重点,基于智慧课堂信息技术平台进行教学目标及方案设计,实施互动教学,创新了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陕西科技大学朱超等从智慧课堂的内涵和特点入手,研究了基于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应用等手段使教师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分析“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方案,探讨“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为提升智慧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提供一些思路[4]。为学生打造个性化教学辅导体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助力,符合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辽宁师范大学李白桦、李凡运用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编码系统ITIAS,以中职信息技术优秀课例视频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课堂情感氛围、课堂教学结构、教师言语倾向、师生问答、技术应用五个方面对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互动行为进行定量分析,使用互动分析编码系统ITIAS 进行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定量分析[5],打破了传统的教学互动模式,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中职线上教学模式探讨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研究者都是基于自身的教学课程类别进行了设计,本身就需要研究者们具备相当的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知识以及运用手段,对于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来说,几乎没有人能做得到。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文章对中职英语课程教学开展了线上教学模式的尝试,在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程云导师的指导下,结合鄂州职业大学中职英语线上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不断优化,从而构建起一套高质量、高效率的线上教学模式。

(一)线上教学平台的搭建

经过疫情期间的摸索,线上教学要实现与传统教学中的授课、分组、点名、讨论、提问、测试、批改作业等一系列的教学流程,一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线上教学工具;另一方面,需要教师为适应当下的主流教学工具作技术上的准备。比如,如何直播上课、板书怎么使用、如何利用手写板、摄像工具等都需要进行更好的适应。

(二)线上教学的交互问题

在线教学,学生与教师空间分离,教师根本看不到全体学生真实的学习实况,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特别是中职的学生,学习基础差,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线上教学平台,并做好教学设计。

(三)线上教学的评价体系

线上教学与传统课堂相比较,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通过线上教学平台与学习工具的课前预习、测试与反馈,课中的即学、即测、即反馈,实现形成性评价即时化,教学诊断实时动态化,评价主体与方式多元化。

三、中职线上课堂教学流程结构设计

(一)相关的理论基础

1.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构建主义学习观,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再是简单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构建知识的意义。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解释,生成个人的意义或者说是自己的理解。个人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调动的知识经验相异,对所接受到的信息的解释就不通。

2.精准教学理论

精准教学(Precison Teaching )是Lindsley 于20 世纪60 年代根据Skinner 的行为学习理论提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6]。起初,精准教学面向小学教育;后来,精准教学发展为评估教学方法。曲阜师范大学姬晓灿博士立足奥格登·林斯利(Ogden Lindsley)的精准教学(Precision Instruction,PI)理论中提出:精准教学语境下的教学核心在于目标精准、问题精准、干预精准,技术赋能下精准教学的实践路径应坚持以测辅教,精准教学目标;随动而谋,精准教学过程;因材施教,精准教学干预[2]。

(二)线上课堂的教学流程结构设计

传统课堂的教学流程“5+4 模式”,即由老师“教”的5 个步骤(备课、讲课、提问、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和学生“学”的4 个步骤(预习、听课、代表回答、完成作业)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联系方式组成的系统过程,形成了“课前、课中、课后”持续发展的课堂教学循环。但在传统的课堂模式中,“教”与“学”的联系方式比较简单,缺乏全面的深入的互动。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对各种新型的线上教学和学习平台资源进行整合,结合孙曙辉,刘邦奇在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模式中提到的“8+8”的理想教学流程结构[7],本人依托鄂州职业大学中职学院2020 年春疫情期间英语课的线上教学实际进行分析与改进,提出一种“12+12”的教学模式,如图1 所示。

图1 “12+12”的教学模式

(三)线上教学评价

结合软件、APP 系统打分,生生互评,教师评价,实现评价主体、标准和方法的多元;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相结合,通过即时的激励性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延时评价补充设问,引发思考,实现学思结合。

四、中职英语线上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本文以鄂州职业大学中职学院英语的听说部分为例,分析“12+12”线上教学流程具体实施策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包括:直播教学平台ZOOM,自学平台超星学习通,直播互动微弹幕,词汇检测Quizlet,知识点梳理Xmind,智能语音“微软小英”,课后辅导QQ 群等。

(一)课前的自主探究

根据布鲁姆将认知过程的维度分为六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我们可以对知识的记忆、复述或是简单描述,即浅层学习活动放置子课前的自主探究阶段。教师根据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布置任务,引导学生探索新知,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

1.分领任务,写脚本

学生领取情境任务,编写对话。

2.学习词汇,备单词

学生完成quiz let 上的共性单词的学习与测验,完成共性单词的自主学习。

(二)课中答疑解惑

教师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学新知;自查问题,用新知;解决问题,固新知;重置问题,巩新知,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逐层击破重难点。

1.观看新闻,导话题

教师播放相关的新闻,学生观新闻,弹幕讨论。

2.互评脚本,引问题

教师展示课前提交的脚本样本,学生阅读脚本找问题,并在ZOOM 评论区反馈。

3.学习微课,理脉络

学生观看微课,用思维导图归纳脚本中的词汇与句型,发至云端。师生共评,选出最佳思维导图,破解教学重点。

4.自查脚本,固重点

学生对照思维导图自查脚本,发现问题;教师针对问题,指导学生参与闯关训练,通过个性单词连连看游戏,借助有道词典,打造专属生词本,进一步巩固词汇;通过连词成句和微软小英搭载的人工智能对话,强化句型表达,巩固句型。

5.优化脚本,演角色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对脚本再次修订,并角色扮演录音,教师进组指导;学生发布录音,组间互评,教师点评,归纳总结,突破教学难点。

6.重置情景,巩难点

教师重置情境,按组分配脚本任务,教师zoom平台进组及时引导与指导,巩固教学难点。

(三)课后个性辅导

课后教师在线辅导,督促学生线下应用新知。根据教师的点评,重新优化对话并录音,发至学习通平台,教师在班级QQ 群里进行课后答疑。

(四)教学效果

问卷星调查显示,与线下学习对比,学生通过Quizlet,课前课后词汇的测试成绩相比有了提高;课前和课后脚本对比显示,学生的词汇句型运用更丰富,教学目标达成。智能工具、小组PK、人机对话、弹幕互动、微课学习、让整个教学过程高潮迭起,学生学习兴趣更浓,表达更自信。

(五)特色创新

1.多元互动:直播互动、任务驱动、课堂导引与翻转课堂综合的多元互动;

2.三导三促:课前引导,促进学生探索新知;课中指导,促进学会新知;课后辅导,督促线下应用新知;

3.“碎、动、减”教学:“碎” 切分教学任务,降低难度,减少焦虑,让学生“乐学”;“动” 多元互动,让学生动起来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学会学习,实现“会学”;“减” 逐步减少教师支架,激发自学潜能,对学习内容真正实现“学会”。

五、反思整改

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师生都受到客观条件制约。网络的不稳定使得有些同学中途掉线。直播课的自动录制回放功能,以及课后QQ 群单独一对一的在线答疑功能,能解决某些同学网络不稳定造成的掉课问题。

六、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与疫情常态化下,针对线上教学设计与实施是教学领域的热点话题。过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教师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以及智慧课堂下的教学。本文分析师生分离的情况下,如何整合现有的信息化平台进行有效的英语教学。综上所述,主要探讨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的落实以及如何针对学生学习的弱点进行突破,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平台完成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个性化辅导。信息化平台的应用需要深入契合学生的学习,针对教学重难点、学生掌握不扎实的部分进行教学,切实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综合素质培养。

猜你喜欢

新知精准中职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