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州市五岔路口改造方案研究

2021-08-04姚长洲

工程与建设 2021年3期
关键词:荣军燎原岔路

姚长洲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

0 引 言

柳州是广西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是我国华南经济圈与西南经济圈的交汇带,是经济高梯度地区和低梯度地区的连接地带,具有发展成经济大都市的优越区位条件。

五岔路口位于柳州市南部,由柳石路南段、荣军路、燎原路、柳石路北段及鸡喇路相交组成,如图1所示,是主城区与柳州白莲机场、宜柳高速以及区域内部交通转换的重要节点,主要承担局域内及柳州市对外客货运交通转换与疏解以及周边地块交通集散功能,是柳州市南向进出口的主要通道。

图1 项目位置图

1 建设条件

五岔路口由3条主干路(柳石路南段、荣军路、燎原路)及2条次干路(柳石路北段、鸡喇路)构成。交通组成主要为过境客货运交通和区域到发交通,沟通区域主要为主城区到柳州白莲机场及宜柳高速出口。

五岔路口根据《柳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修编》设置为半互通式立交。

五岔路口现状存在主要问题:

(1)平面交叉,冲突点多达到50处。

(2)交通构成复杂,机非混行。

(3)五路交叉口,信号配时周期长,单车延误大。

根据交通量调查,如图2所示。现状柳石路南-燎原路、柳石路南-荣军路、柳石路南-柳石路北交通流量较大,是该路口交通问题的主要矛盾,其他方向交通流量均较小,属次要矛盾。

图2 现状高峰小时流量分布趋势图(单位pcu/h)

现状交叉口转向交通量大,高峰期间交通压力较大,服务水平E级,如图3所示。

图3 现状交叉口服务水平评价

2 流量预测与分析

五岔路口未来的流量预测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预测高峰小时交通量(单位:pcu/h)

3 影响方案的主要因素

本项目主要控制性因素有:道路红线宽度、交叉口周边及道路两侧的建筑物及山体、工程范围内高压铁塔、地下排水及其他市政管线、沿线单位出入口等,如图4所示。道路红线宽度柳石路南段、燎原路50 m,荣军路45 m(路口段48.5 m),柳石路北段34 m,鸡喇路24 m(路口段31 m),交叉口改造需对荣军路、柳石路南段以及燎原路红线拓宽,对道路外侧用地及建筑构成一定影响。

图4 控制因素分布图

柳石路南段红线拓宽受到西侧羊角山影响,给道路改造引起的地下管线迁移埋设带来困难,道路布线需要充分考虑相应避让。荣军路南段西侧大龙门宾馆以及东侧小区建筑与道路规划红线存在冲突,道路改造在该位置处人行道适当取较小宽度(3 m),可避免两侧建筑物拆迁。荣军路柳州海上宾馆,对道路红线有影响,需要小范围拆迁。燎原路北侧和柳石路南北段转角处临街店面(低矮建筑)均需要拆迁处理。工程范围内有110 kV高压铁塔从柳石路北段-鸡喇路方向横穿整个交叉口,对桥梁布设造成制约,需对工程范围内的高压电塔拆除,高压线埋地处理。地下管线主要为柳石路南段、荣军路、燎原路现状道路两侧排水管(管径在800~1 200 mm),施工时需跟道路拓宽外移改造。

4 总体方案

根据五岔路口各转向交通量,考虑解决交通主流向形式的选择及地面交通的组织,本次对五岔路口改造提出两个方案:

4.1 方案一(推荐方案)

柳石路南段-燎原路双向桥梁+荣军路至柳石路南段单向桥梁+柳石路南段至荣军路及柳石路北段单向Y形地道+地面环岛,如图5所示。根据五岔路口的各转向预测交通量可知,五岔路口的5个主流向分别为:柳石路南段-荣军路双向、柳石路南段-燎原路双向以及柳石路南段至柳石路北段单向。若柳石路南段与燎原路、荣军路双向及与柳石路北段单向均采用地道或桥梁形式,必将增加交叉口范围内地下或地上道路层次,而九头山路-柳石路北段、九头山路-荣军路交叉口距离五岔路口仅300 m左右,无法满足同时设置两层地道或两层桥梁的纵断面要求,因此本次必须采用地道与桥梁结合方案。方案一采用柳石路南段-燎原路双向桥梁+荣军路至柳石路南段单向桥梁+柳石路南段至荣军路及柳石路北段单向Y形地道+地面环形交叉。柳石路南段设置三车道地道,在交叉口处分流为两条双车道地道通向荣军路和柳石路北段;荣军路至柳石路南段设置双车道桥梁,柳石路南段-燎原路设置双向四车道桥梁,通过交叉口后两者汇合为双向五车道桥梁与柳石路南段对接;地面采用环形交叉。地道、桥梁最大设计纵坡均按4.5%控制,净空均按5 m控制。

图5 方案一(推荐方案)效果图

优点:

(1)5个主流向均设置地道或桥梁,完全符合五岔路口预测交通量的需求;

(2)在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满足各年限预测转向交通量需求的前提下,地面道路设置环形交叉也能较大的降低交叉口交通组织难度,提高交叉口服务水平等级,减少交叉口车辆排队等候时间。

缺点:

(1)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较复杂;

(2)地道桥梁结合施工,存在一定的难度;

(3)环岛内未设置天桥或下穿通道,人非交通安全无法保证。

4.2 方案二(比较方案)

柳石路南段-荣军路双向地道+柳石路南段-燎原路双向桥梁,如图6所示。本方案柳石路南段-燎原路方向设置桥梁,双向四车道;柳石路南段-荣军路方向设置地道,地道在柳石路南段沿桥梁两侧布置,各为单向两车道,分离地道穿过交叉口后在荣军路合并为双向四车道。地面仍为五路交叉口,采用普通信号灯控制。地道、桥梁最大设计纵坡按4.5%控制,地道净空按5 m控制。

图6 方案二(比较方案)效果图

优点:

(1)保证了柳石路南至燎原路、荣军路两大主流方向的交通畅通。

(2)地道、桥梁交通流向简单,明确。

缺点:

(1)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较复杂。

(2)地道、桥梁结合施工,难度大。

(3)柳石路南至柳石路北主流交通仍在地面通行。

(4)地面转换交通量大,仍为较复杂的五岔路口,交通组织混乱。

4.3 方案比选

方案一和方案二基本均能满足交通转向功能要求,两方案比较见表2。

表2 方案比选表

方案一能满足决五岔路口的全部五个主流向交通需求,且地面环岛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时间,增加交叉口服务水平;方案二虽然也能满足交叉口的主要交通流向需求,但是柳石路南至柳石路北主流交通仍在地面通行,且地面仍为五岔路口,因此,综合考虑,本次设计推荐方案一。通过Synchro分析,本项目若实施方案一之后,得到未来预测末年环形交叉口ICU服务水平为D级,通行能力利用率为76%,项目地面环形交叉口交叉口的服务水平较高,可以满足未来交通需求的不断发展。

5 结 论

本文针对柳州市五岔路口改造工程进行简述,对该节点方案提出设计想法,依据柳石路、荣军路、燎原路及鸡喇路的整体功能、定位及本节点在路网中的作用,方案采用柳石路南段-燎原路双向桥梁+荣军路至柳石路南段单向桥梁+柳石路南段至荣军路及柳石路北段单向Y形地道+地面环岛。目前,该改造工程已建成通车,解决了交通混乱的状况,提高了道路整体运行效率,缓解交通供需矛盾,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区域和谐发展的需要,树立了城市对外形象,改善了城市投资环境。

猜你喜欢

荣军燎原岔路
Bifurcation analysis of visual angle model with anticipated time and stabilizing driving behavior
火凤燎原——一图看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那一次,我站在岔路口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based on BILSTM model and data denoising scheme
An extended smart driver model considering electronic throttle angle changes with memory
先锋引领致富路
——记嘉荫县红光乡燎原村党支部
岔路与选择
岔路失羊
观察:户用光伏岔路口
成语巧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