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思政调查分析

2021-08-03陈红静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3期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课程思政

陈红静,王 瑜

(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重庆 408100)

课程思政指通过构建全员、全过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教育教学理念。护理专业课是课程思政的主战场,如何挖掘护理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发挥其功能,对于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通过调查了解行业对护理专业课程思政内容的需求,提出改革建议,以期为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1 调查对象与内容

设计“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护理专业课程思政调查问卷”,于2020年5—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对重庆市15家医院的院长,护理部、人事处、科教处或医务科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1)调查医院情况;(2)医院对护理人才学历、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3)现阶段护士欠缺的能力;(4)医院对学校护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议。

2 方法

采取在线问卷调查法,由院长,护理部、人事处、科教处或医务科负责人填写问卷。回收问卷152份,其中有效问卷146份。

3 结果

3.1 调查医院情况

本次调查的医院主要是综合性医院(占80.95%),其次是专科性医院(占18.37%);三甲医院占54.79%,二级医院占42.86%。

3.2 医院对护理人才学历、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调查发现,39.46%的医院要求护理人才为本科学历,54.42%的医院要求为大专学历。医院对护理人才的知识要求中排名前3位的是医学基础知识、护理专业新进展、人文社科知识(见表1)。医院对护理人才能力的要求中排名前3位的是职业技术资格、动手能力、团队精神(见表2)。医院对护理人才的素质要求中排名前3位的是纪律意识、慎独精神和救死扶伤的精神、能适应护理工作的需求(见表3)。

表1 医院对护理人才的知识要求(n=146)

表2 医院对护理人才的能力要求(n=146)

表3 医院对护理人才的素质要求(n=146)

3.3 医院认为现阶段护士欠缺的能力

医院认为现阶段护士能力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爱岗敬业职业素养、沟通能力(见表4)。

表4 医院认为现阶段护士缺乏的能力(n=146)

3.4 医院对学校护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议

95.89%的医院认为培养“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十分重要;大部分医院认为护理专业教师授课时应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精神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见表5)。

表5 医院认为护理专业课教学应加强的方面(n=146)

4 讨论

4.1 护理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刻不容缓

本次调研发现,医院对护理人才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护理人才掌握医学基础知识、护理专业新进展,还对护理人才的人文社科知识、慎独精神、纪律意识、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爱岗敬业职业素养、沟通能力都提出较高要求。护理专业学生在选择本专业时多非自愿,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且多数为独生子女,社会责任感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因此,培养岗位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开展护理专业课程思政刻不容缓。

4.2 护理专业课作为思政教育的主战场,要耕好“责任田”

护理专业课教学不仅要重视专业技能、知识传授,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强化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将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和方法融入护理专业课教学,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专业引导的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护士人文修养、护理职业道德等内容,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使学生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还有关心关爱病人的人文精神、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强化其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铸造纯洁的护风、高尚的护德,全面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专业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