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运用实践及思考

2021-08-03曹建芝鲍荣年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3期
关键词:理实内科实训

曹建芝,鲍荣年

(云南省临沧卫生学校,云南 临沧 677000)

2017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坚持学中做、做中学,推动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符合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教学改革中得到广泛认可和大力推广。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突出职业化和实用性的特点,在掌握必需够用理论知识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笔者在五年一贯制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尝试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现总结如下。

1 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

五年一贯制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开设于第三学年下学期,随机选择两个班级,学生年龄在17~19岁,其中一个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另一个班级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选用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五年一贯制护理专业用《内科护理学》,教学环境选择配置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模拟内科病房专业实训室;媒体资源有蓝墨云教学平台、内科疾病小视频、内科护理岗位操作示范视频、教学PPT等;教学辅助资源有内科疾病病例、理论知识学习检测题、扮演病人脚本、内科护理实训岗位操作流程图、实训内容大纲、实训报告等;教学设计及教案撰写由任课教师完成。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如下。

1.1 课前

1.1.1 课前准备 完成内科护理评估岗位操作示范视频录制,在教学中通过屏幕投放示教,既可节约教学时间,又能解决学生观看示教不到位的问题;撰写扮演病人脚本,按照课堂教学设计分组情况挑选若干名具有一定表演能力的学生,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扮演病人,做到每个学习小组配有一名模拟病人。

1.1.2 任务驱动 教师通过蓝墨云班课平台上传内科疾病教学微视频及学习任务清单,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内容,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学习任务清单驱动学生自主学习,为课堂学习做铺垫。

1.2 课中

1.2.1 创设情境 教师以课前微视频及学习任务清单内容为基础,引入教学病例,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明确课堂学习任务。

1.2.2 知识讲解 以教材护理内容为基础,以教学PPT为媒介,深入浅出精讲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集中思想,紧跟老师思路,掌握重要理论知识,为病例分析及护理岗位模拟训练奠定理论基础。

1.2.3 病例分析 教师发布讨论病例,组织学生以小组(12~13人)为单位进行病例讨论分析,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引导学生完成病例分析学习任务,达到巩固知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及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目的。

1.2.4 岗位实训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内科护理评估岗位操作示范视频,讲明实训流程及实训内容,指导学生分组实训,每组成员12~13人,分配一名模拟病人,学生根据实训内容开展实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完成护理评估,提炼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和撰写实训报告,锻炼学生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及职业素养。

1.2.5 点评总结 从学生和教师两个维度对小组岗位实训和病例分析进行点评。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则对每一个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通过点评发现学习盲点和不足,便于课后补救学习,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率。

1.3 课后

检查测评:教师在蓝墨云班课平台上传测试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试,检测理论学习效果;综合测评:教师对学生的理论测评成绩、病例分析测评及岗位实训测评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每一位学生的最终测评成绩;课后反思: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优点和不足,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2 成绩比较

以3个常见内科疾病护理教学效果为例,比较采用理实一体化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见表1)。

表1 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分)

3 问卷调查

对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63份,收回问卷63份,有效问卷63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见表2。

表2 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班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4 讨论与思考

4.1 理实一体化教学可提升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班级学生的成绩明显好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班级学生的成绩。从表2可以看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更受学生欢迎。探究原因,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理论满堂灌、实践教学机械刻板的状态。教师通过临床调研,设计出符合临床工作岗位的教学内容,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采用讲解、问题引导、情景模拟、讨论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在同一教学环境中实施教学,学习必要理论知识,模拟临床岗位工作过程,淡化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概念和界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在模仿内科护士角色中学习知识与技能,学习兴趣增高、自主学习意识增强,边学边做,边做边思考,理论指导了实践,实践验证了理论,巩固了知识,增强了技能,学习效率增高,学习成绩提升。同时,学生在体验内科护士角色中增强了职业认同感,培养了护士职业素养。

4.2 理实一体化教学有助于护生向护士角色的转换

内科护理学理实一体化教学设在内科模拟病房,采用模拟病人模拟临床疾病,学生面对模拟病人开展护理评估,收集资料,运用内科护理理论知识对资料进行讨论、分析,找出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并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整个教学过程模拟了临床岗位工作,学生体验了内科护士的角色和内科护理岗位工作过程,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运用知识能力和临床适应能力,对护生向护士角色转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3 模拟病人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

内科护理学理实一体化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病人的扮演,病人角色的扮演不能脱离临床实际,否则就失去了角色扮演的意义。教师要通过临床调研,以真实的案例为背景,撰写病人扮演脚本,要求脚本内容不能脱离临床实际,但可进行教学化处理。选择具有一定表演素质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培训,尽可能把病人角色模拟到位,学生面对这样的模拟病人,才能体验到真实的临床护士岗位工作状态,才是不脱离临床岗位的实训,才能实现模拟教学的目的。同时要注意,在开始培训模拟病人时,模拟病人演绎的脚本不要太复杂,要循序渐进,若角色太复杂,学生的表演难以达到要求,反而适得其反,影响教学效果。

4.4 理实一体化教学不能脱离现实教学环境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放在同一教学环境中进行,这个教学环境既要满足理论教学,又要满足实训教学,对教学环境和设备设施要求较高,需要配置有多媒体的专业实训室,而这样的护理专业实训室在我校并不多,不能满足护理专业所有班级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要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要求学校在短时间内做到也不现实,所以,可根据学校的设备设施选择教学内容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比如,在内科护理学每个系统疾病章节中选择一个常见疾病,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得每个系统疾病的整体护理模式都有一个参照,学生进入临床后,面对不同病人时,可以参照这个模式实施护理,这种选择是现实教学环境下一种可行的方法。

在内科护理学课程中尝试理实一体化教学,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互进行,相辅相成,融为一体[1],改变了传统重理论、轻技能,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教学状况,以实践作为理论知识的载体,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做合一,有效激发了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理实内科实训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理实一体化课程过程考核的研究与探索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基本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