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与微课混合教学模式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1-08-03周艳芳李明勇顾帝水王槐高谌登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3期
关键词:混合互联网+微课

周艳芳 ,李明勇 ,顾帝水 ,王槐高 ,谌登红 ,甘 兵

(1.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2.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目前,“互联网+”是高校教改的重要内容之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技术革新的开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深度融合,给医学教育带来巨大改变。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丰富了教学资源,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构建互联共享教学资源。

“互联网+”与微课混合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一种新形式,具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我们进行深入分析、寻找应对策略,推进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改革进程。

1 传统教学模式的劣势

1.1 教学内容过时,学校不重视

医学教育普遍存在课程多、时间紧、任务重等突出问题[1]。目前,医学课程多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少,知识掌握不扎实、理解不透彻。部分教师已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未能及时更新和调整教学方法、手段,跟不上时代潮流。学校方面,部分学校不重视新的教学模式,不对教师进行相应培训,教学体制改革和设备更新迫在眉睫。

1.2 教学内容知识框架不完善,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

教学内容陈旧,更新速度慢,知识容量有限,知识框架出现“短板”[2]。这与当前教育体制有很大关系,再加上课程多、任务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参与教学活动、完成相应学习任务时不自信、害羞等现象突出。

2 “互联网+”与微课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

2.1 内容丰富,开阔眼界

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微课、互联网等媒介转授知识,教学方式新颖,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扩大了学生视野。比如,针对章节重点难点,制作相应微课,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知识点讲清、讲透;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辩证的方式学习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师利用微课视频教学,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扩大学生知识面。

2.2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思维

个性化教学是培养医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和手段[3]。在“互联网+”背景下,微课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学生依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学生利用微课预习,找到了没有掌握的重点知识;课中与教师交流,重点学习;课后对知识点进行反复学习,培养思维能力。教师收集大量材料制作微课,扩大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深入探索奠定基础[4]。

3 “互联网+”与微课混合教学模式实施的意义

3.1 完善教学规划和课程体系

互联网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源,微课是其中之一。微课具有以下特征:(1)短小精悍,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内容简洁。(2)应用方便。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与其他教学资源的融入更加协调。在PBL、TBL中的应用十分广泛。(3)传播方便。扩展网络平台,方便学生线上线下学习。“互联网+”与微课混合教学模式以视频教学为主,教师结合知识点,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扩展教学资源,同时将知识点有机联系起来完善课程体系。

3.2 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气氛压抑、学生缺乏积极性、教师教学热情不高。微课转换了师生角色,教师不再唱“独角戏”[5],教学内容框架更完善,形式更多样,教学效率大幅度提升;学生课前、课中、课后能够有效管理时间,并且对知识点反复斟酌、分析,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3.3 转变教学理念,端正学术态度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互联网+”与微课混合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角互换。课程理论知识、技能教学由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2)教育领域更加广泛。教师与时俱进,在熟悉本专业技能的同时学习课外知识,改变千篇一律、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端正学术态度,敢于创新、革新,由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混合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思考、转变教学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6]。

4 混合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效果比较

4.1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2017年临床医学等专业4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病理生理学课程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MODS等章节实施“互联网+”与微课混合教学模式,其余章节实行传统教学模式。以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之一。

4.2 课前准备

混合教学模式:教师将章节内容划分为3个层次:掌握、熟悉、了解;发布二维码组织学生结合病例、问题等进行有目的的预习,并查阅相关资料。教师在师生互动平台设置留言板,学生可记录每天的学习体验,及时与教师、同学交流沟通。

4.3 课中学习

这是混合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教师理论讲授结束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后利用PPT汇报讨论结果,促进了师生交流,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课程结束时通过2~3个测试题检测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根据学生得分情况进行针对性补充。

4.4 课后测试

学生根据教师课前布置的任务,结合知识盲点,主动思考,加深理解。微课平台上的自主测试题可用于学生复习检测,教师可以根据后台的数据分析,对难点内容进行梳理,调整教学方法,弥补教学不足。

5 教学效果分析评价

课程结束后,通过网络向学生发放教学情况调查问卷523份,结合期末病理生理学考核成绩进行教学效果评估(见表1)。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混合式教学效果较好,符合当下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表1 “互联网+”与微课混合教学模式调查问卷

5.1 对混合教学模式的认可度

学生认为基础实验的缺陷除了操作机会少以外(占32%),现代教学技术、设备缺乏(占21%)及授课方法单一(占17%)也是主要因素。对于病原生物学课外学习资源,96%的学生是通过电脑、手机等工具进行检索、学习,说明学生对网络学习手段不陌生、不排斥,能很好地利用这些工具。74%的学生认为线上教学的对象主要是普通学生。对于“线上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关系”,91%的学生认同“传统课堂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说明传统课堂教学的面对面讲授、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受到学生认可。86%的学生认为利用手机观看微课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且远超过其他优点,如时间自由(占6%)及有课后复习题(占6%)。对于“课堂讲授与分组讨论、独立思考你更喜欢哪种”选择课堂讲授、分组讨论、独立思考的学生各占31%,说明传统讲授与分组讨论、独立思考对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同等重要。

5.2 教学参与度

63%的学生认为线上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有视频教学、课外知识拓展及习题评测。问卷调查中,虽然44%的学生利用手机学习微课的时间为每周30 min左右,但是也有39%的学生很少利用手机学习微课;对于小组讨论,有37%的学生较少参与,60%的学生参与较多。90%的学生认为实验系列微课对后续实验操作有较大帮助,9%的学生认为无帮助。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认同“互联网+”与微课混合教学对学习效率的提升作用。对于自主研制的实验系列微课,73%的学生主要用于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有25%的学生从未使用过,而这部分学生也是未来我们关注的对象。

5.3 教学督导

对于问题“你认为应增加哪些成绩的比重”,大多数学生选择课后作业(占53%),课堂实验成功率排第二(占36%),而学生课堂发言频率、质量(占4%)和科研设计、论文(占6%)占比非常小,提示学生对课程考核更倾向于平时的过程性评价,这对后续开展网络自测、网络评测等形成性评价的开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此外,65%的学生认为应该加强对网络评测及自主学习的监督,10%的学生建议增加网络评测及自主学习所占比重。所以,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习是以后研究的方向。

5.4 对考试成绩的影响(见表1)

表1 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比较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发现,实行”互联网+”与微课混合教学模式后,2017级学生整体成绩没有明显提高,可能与实行混合教学的章节有限,混合教学未能贯穿课程教学全程,教学效果提升幅度有限有关。但是分析试卷难度发现,在章节出题分值相同的情况下,两个年级学生的失分点有明显差异。2016级学生的主要失分点为总论中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个论中的肾功能不全,而2017级学生的主要失分点为总论中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休克及个论中的肾功能不全,说明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章节实行混合教学后,学生对相应内容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好。

6 存在问题及展望

6.1 学生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

由于学生知识面较窄,因此要花费时间查阅资料、讨论和学习相关内容,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参与教学活动、执行相应任务时会出现不愿意、不自信、害羞等情况。

6.2 教师信息化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教师在混合教学过程中,要投入较多时间和精力,花费时间查阅资料和设计、修改教学方案。此外,微课制作过程中要使用各种录屏软件以及课件美化技术,这都需要接受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培训。此外,教师还要经常进行微课平台建设,丰富课程视频、试题库;通过学情数据统计,如访问次数与时长、访问时点、提问及解答次数、任务完成度等,进行学情分析,因材施教。

6.3 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基础医学教学与临床脱节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基础医学教学质量有逐年下滑的趋势[7]。混合教学模式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素养的有效手段。在“互联网+”与微课混合教学过程中,明显感受到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学生普遍接受这种教学形式。“互联网+”与微课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为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医学课程建设奠定基础,也提供了宝贵经验。

猜你喜欢

混合互联网+微课
混合宅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混合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