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医学理念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探索

2021-08-03赵舒武姜希娟许蓬娟彭雁飞张翟轶边育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3期
关键词:整体观组织学讲授

赵舒武,姜希娟,许蓬娟,彭雁飞,郑 纺,张翟轶,边育红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天津 301617)

组织学与胚胎学(以下简称组胚)课程是医学生的必修课,是研究正常人体的组织、细胞、亚细胞等微观形态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组胚是基础医学课程的主干课程之一,处于基础医学学科群和临床医学学科群之中,既是解剖学的延续,也是生理学、病理学等其他医学基础课程的前导课程,同时也为儿科学、人工生殖技术等临床学科奠定基础。本课程教学内容繁杂抽象,需要记忆的专业名词多,知识点不仅多而且分散,学习者易感到抽象难懂、枯燥无味,以上特点使得组胚成为基础医学课程中难度较大的课程之一[1-3]。对于刚入学的新生,在专业学习方面,组胚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与中学的各门课程相差甚远,学习方法的不适应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不足使得学生易产生挫败感[4]。在思想和社会性方面,很多学生是初次离开父母,自我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容易丧失目标和方向[5]。上述学习和心理上的依赖性与大学要求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形成矛盾,导致学生无法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6]。目前中医院校组胚课程课时缩减严重,教师授课仅关注本课程的知识,忽视多领域、多学科之间的整合。课程特点、学情和教学现状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组胚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很容易造成教与学的严重分离,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各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基础性和系统性,导致各学科知识相对独立、缺乏学科间的联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和思辨意识[7]。针对目前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中学科和科室之间分离严重的现象,樊代明院士首先提出整合医学的概念,强调整合对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性。整合医学是将医学以及与医学相关领域的先进知识理论、诊断治疗有效的实践经验加以有机整合,以发挥最大效应,使临床获得更多收益[8]。整合医学理念是一种先进的医学观,它要求我们不仅以线性的单元思维思考问题,而且要以网状的多元思维来分析问题,这种多学科、多维度的再整合,为避免“以学科为中心”教学模式所致弊端提供了有益的思路。笔者有幸参与了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课题“整合医学战略研究”和天津市重点教改课题“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研究”,在课题研究和实施过程中,将整合医学理念应用于组胚教学,从整合中医学的整体观、整合多学科相关知识、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整合前沿学术动向等方面进行教学实践,现总结如下。

1 整合中医学的整体观

中医学的整体观代表了一种医学观和思维方式,即以统一和完整性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9]。组胚教学中整合中医学的整体观,其一是将课程导图(见图1)引入组胚绪论教学中:将组胚课程引入大学教学体系,并介绍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一方面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理解组胚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使学生能客观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便学生能更好、更合理地制订大学期间的学习计划;另一方面便于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制订课程的整体学习计划。其二是引导学生从人体微观结构角度理解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整体观,启发学生将显微镜下的静态结构回归到有生命、有功能的状态。如讲授循环系统时,先引入《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紧接着提出问题:基于外周阻力血管的组织结构、从血压调节谈原文中冬三月的养生观。然后和学生一起学习血管的组织学结构,再请学生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大部分学生能从外周阻力血管的解剖学分布特点、组织学结构及其相关功能角度,分析冬季尤其黎明气温极低易致血压上升的原因,故原文建议“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这对于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而言是重要的养生知识。如此,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血管结构及其功能意义,还能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维。

图1 中西医临床专业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导图

2 整合多学科相关知识

组胚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入门课程之一,与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密切相关[10],如细胞生物学和解剖学为其上游学科,而生理学、病理学为其下游学科,同时也为儿科学等临床学科提供基础知识。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组织学处于当代生命科学各学科交叉的网络之中,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引用和促进,关系密不可分。因此在教学中,应关注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把上游学科如解剖学的内容融入组胚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把下游学科如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等整合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如在讲授心脏组织学结构时,引入心脏和心包的解剖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心外膜即为解剖中的心包脏层,进一步联系组胚上皮组织中间皮的分布及意义,进而提出如何理解脏层胸膜与肺被膜、脏层腹膜与某些腹腔脏器如胃的外膜关系的问题。再如讲到肺泡的Ⅱ型肺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结合儿科学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新冠肺炎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理学改变等临床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复杂且不易融入的知识点,在讲义和理论讲授中以“链接”形式给学生指明路径。如疏松结缔组织中由生物大分子构成的溶胶状基质和分子筛,虽非重点却是难点,讲授时可以海绵作比帮助学生理解。在组胚教学中整合多学科相关知识,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避免学科间知识的断裂。

3 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

2016年12月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政教育要融入和贯穿高等教育各领域和学科体系,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组胚教学中整合融入思政教育,首先要找准切入点,即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自然整合融入。如在绪论中讲授我国老一辈组胚学家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的贡献,以此为切入点自然引入爱国敬业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奉献求真的医学人文精神。其次要注重从生活细节引入,以便刚入学新生理解和接受。如在讲到精子发生和月经形成等内容时,提到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对生殖系统的危害,引导学生养成诸如热爱运动等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巧妙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人格等思政教育内容。最后以小见大、整合融入,即以教学中的一个知识点融入思政教育的大情怀。如在讲到血—胸腺屏障的结构和功能意义时,可类比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我们成长付出的努力,由此整合家国情怀等理想信念;再如讲到环境致畸的内容时,很自然地融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思政教育内容。总之,专业课教学整合思政教育内容,既能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教学效率。

4 整合前沿学术动向

在组胚教学中,适当融入科研团队和教师自己的科研工作,启发和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开阔学生的科研视野。笔者在组胚教学中将科研团队和自己的科研工作融入教学,如在讲授消化系统小肠黏膜时,可以引入肠道菌群与肠黏膜免疫的最新研究进展,引入《自然》以快报(letter)形式发表的《膳食乳化剂影响小鼠肠道菌促进结肠炎和代谢综合征》文章,将前沿学术动态融入组胚教学。再如讲授到胚胎早期发育以及血细胞发生时,可以结合干细胞的概念、性质和功能,适当谈到目前干细胞研究的意义;再如讲授胚胎学绪论时,可以适当介绍人工生殖技术的历史、现状和进展等。在教学中融入相关科研进展和科研热点,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能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总之,在整合医学理念的引导下开展组胚教学,引导学生建立学科整体观;将多学科相关知识加以整合有助于学生构建立体的医学知识体系;以组胚专业知识为切入点整合相关思政教育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良好的科学素养;整合相关学术前沿动态有利于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整体观组织学讲授
田野调查和学术整体观
《呼吸道感染牛分枝杆菌对肝脏和肠道影响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图版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推进零售业务标准化转型需要整体观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整体观”的“韦达定理”教学与思考
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的讲授方法探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观
乳腺乳头状病变超声引导活检所致病理组织学低估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