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系统为基础的高职健康评估教学改革实践

2021-08-03芳,蔡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3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内科量表

叶 芳,蔡 莉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健康评估是护理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课程的桥梁。2019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明确指出健康评估为高职护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1]。目前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存在教学理念陈旧、护理学专业特色不突出、与后续课程衔接不紧密、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2-3]。关于健康评估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探讨教学方法、提升师资水平、优化教材内容、改进考核方式等方面[4-7],本研究将健康评估教学内容以系统为基础进行设计,以期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2018级护理专业大专二年级两个教学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其中一个教学班为试验组,另一个为对照组。试验组45人,其中男生1人(2.2%)、女生44人(97.8%),年龄19~22岁,中位数20岁;对照组45人,其中男生7人(15.6%)、女生38人(84.4%),年龄18~24岁,中位数 20岁。两组学生性别构成、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专业层次、课程学时安排、授课教师均一致,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健康评估教学内容包括健康史评估、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本研究试验组将教学内容以系统为基础进行重组,将健康评估教学内容分为健康史评估、常见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常用辅助检查4部分,各部分教学内容分系统进行教学设计,使课程教学内容与前期的医学基础课程和后续的护理专业课程形式上保持一致(具体见图1);对照组则按传统的以教材编制顺序进行教学[8]。

图1 以系统为基础的健康评估教学内容设计

1.3 评价指标

1.3.1 期末考核成绩 采用期末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健康评估与内科护理的课程考核成绩,理论考核为闭卷考试,题型包括单选题(60%)、填空题(10%)、简答题(15%)和病例分析(15%),满分100分。单选题由机器阅卷,填空题、简答题和病例分析各题均由同一名教师阅卷;技能考核根据本校自编的健康评估与内科护理各项操作考核标准进行评定,满分100分,试验组与对照组技能考核教师相同。

1.3.2 学生教育环境感受 通过问卷星向试验组与对照组发放Dundee教育环境评估量表(Dundee Ready Education Environment Measure,DREEM)以了解对教育环境的感受。该量表包括5个维度,分别是学生对教学的感受(12项)、对教师的感受(11项)、对学业的自我感受(8项)、对学习氛围的感受(12项)、社交自我感受(7项)。每个维度分为5个级别:非常同意为4分,同意为3分,不确定为2分,不同意为1分,非常不同意为0分,满分200分,总得分151~200分表示非常好,101~150分表示较好,51~100分表示存在很多问题,0~50分表示问题严重[9]。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课程考核成绩用±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两组的DREEM得分用M(P25,P75)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健康评估及内科护理考核成绩

本研究对比了试验组与对照组健康评估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结果见表1。试验组健康评估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技能成绩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科护理为健康评估的后续课程,本研究对比两组内科护理的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结果见表2。试验组内科护理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技能成绩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试验组与对照组健康评估考核成绩对比(±s,分)

表1 试验组与对照组健康评估考核成绩对比(±s,分)

试验组(n=45)对照组(n=45)t值P值组别 理论成绩66.99±9.72 61.39±12.68 2.351 0.021技能成绩83.04±7.80 81.20±8.78 1.054 0.295

表2 试验组与对照组内科护理考核成绩对比(±s,分)

表2 试验组与对照组内科护理考核成绩对比(±s,分)

试验组(n=45)对照组(n=45)t值P值组别 理论成绩77.32±7.89 72.29±10.39 2.588 0.011技能成绩84.58±7.66 83.38±8.48 0.705 0.483

2.2 Dundee教育环境评估量表(DREEM)得分

共发放问卷90份,回收问卷90份,有效问卷88份,对照组中剔除2份无效问卷,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43,结果信度较高。试验组量表总得分为132~200分,对照组量表总得分为125~200分,两组量表总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及各维度得分见表3、表4。

表3 试验组与对照组Dundee教育环境评估量表得分比较[M(P25,P75),分]

表4 试验组与对照组教育环境评估量表得分对比[n(%)]

3 讨论

3.1 以系统为基础的教学设计可提高学生健康评估及后续课程理论考核成绩

高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中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前后不能有效衔接、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主要与课程教学设计、学生自身学习基础、学业时长等因素密切相关[10-11]。本文通过将健康评估教学内容以系统为基础进行设计,使学习内容与前期的人体解剖等医学基础课程及后续的内科护理等护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保持一致,有助于前后知识的有效衔接,实现了“医学基础课程—护理专业基础课程—护理专业课程”形式上的统一。试验组健康评估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以系统为基础的教学设计提升了学生健康评估理论知识学习效果。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后续内科护理课程学生的学习效果,试验组内科护理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本次教学改革提高了健康评估后续课程内科护理理论教学效果。两门课程的技能考核成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得分均较高,这与高职护理教学中注重学生操作能力培养有关[12]。

3.2 学生对以系统为基础的健康评估教学教育环境感受较好

当前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主体为学生[13]。本研究通过给研究对象发放Dundee教育环境评估量表评估学生对教育环境的感受,包括对教学、教师、学习氛围、学业和社交的自我感受5个维度的评估,试验组与对照组该量表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无显著性差异,评价为非常好的比例分别为88.9%和8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学生对教育环境评价均较好,学生对以系统为基础的健康评估教学的教育环境感受较好。

3.3 思考

健康评估为连接医学基础课程与护理专业课程的桥梁,其学习效果对护理专业知识掌握很重要。有研究将健康评估与内科护理等护理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教学[14-15],但健康评估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其培养目标与专业课程不同,将其与专业课程直接整合可能难以达到培养临床护理评估思维的目标。护理研究生教材中高级健康评估虽以系统为基础进行设置[16],但以疾病为导向,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要求较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难以达到。

4 结语

以系统为基础的健康评估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健康评估及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且大部分学生感受较好。但教学设计只是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一个方面,提升课程教学效果还需在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各方面进行优化。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内科量表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