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男单决赛技战术对比分析

2021-07-29许东东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4期
关键词:德约费德勒本场

许东东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1、选题依据

女子网坛如今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出现了不少新生代的的代表,如,大阪直美、穆古鲁扎、安德莱斯库等人,这几位新生代的球员也都拿到了大满贯冠军的荣誉;可是男子网坛,却始终多年不变,站在最高领奖台的始终是费德勒、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三人;近三年以来,12座大满贯冠军均被三人拿下,其中费德勒拿到了2017年的澳网和温网,2018年的澳网;德约科维奇则拿到了2018年的澳网和温网,2019年的澳网和温网;纳达儿拿到了连续三年的法网冠军和2017年的美网和2019年的美网;所以通过对德约科维奇和费德勒在温网决赛上的技战术分析,希望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对于网球运动员有借鉴意义;

2、选题意义

对于费德勒和德约科维奇的技战术研究有所更新和深化;对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文献综述

付健在2014年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德约科维奇的技战术分析中提出建议德约科维奇在发球技术方面应加强力量、速度、旋转和落点变化的训练,以提高发球质量,并逐渐把比赛的重点放在发球后的衔接技术及各项技术、战术的灵活运用上;在发挥自己出色的底线技术的同时,还要注重底线进攻节奏的变化,避免对手很快适应自己相对单一的进攻手段,从而提高技战术的灵活性;应该加强网前技术的训练。积极利用发球、接发球、底线的进攻,更多地来到网前,增加自己的得分手段;

朱红雨在上海大师杯网球赛男单决赛费德勒与纳达尔的技战术对比分析中提出费德勒在发球方面成功率虽比纳达尔低,但是一发得分率和二发得分率上都比纳达尔高,最高达 83%。费德勒的非受迫性失误比纳达尔少;制胜分:费德勒的制胜分高出纳达尔的一倍。费德勒上网次数比纳达尔多,得分也比纳达尔多。

底相持阶段,费德勒大角度调动纳达尔,抢节奏击球压缩纳达尔的接球时间,建立优势;

王宁、王兴在2016年澳网半决赛费德勒和德约科维奇的技战术对比分析中提出如下结论:德约科维奇在发球技术上领先费德勒;德约科维奇在接发球上优于费德勒;费德勒的网前技术优于费德勒;德约科维奇在多拍相持阶段优于费德勒;费德勒在体能上弱于德约科维奇;

薛萌在费德勒在四大网球公开赛决赛中相持阶段技战术运用特点的技战术分析中得出结论:费德勒在红土球场反手抽球的稳定性最差;在不同场地上正手直线变斜线、正手侧身攻的使用率和得分率最高;相持阶段费德勒的击球落点主要集中在后场和对手的反手位;随着费德勒的年龄越大,击球的次数越多,得分率越低;

4、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4.1 研究对象

以2019年温网男单决赛中两位运动员的比赛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其各项指标进行分析。

4.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上搜索“网球技战术分析”,检索相关文献20余篇,对于技战术分析这块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

(2)录像观察法。

通过对2019年温网男子单打决赛的录像反复回看,从比赛场面上更加清楚的了解双方运动员各采用了什么技战术,双方的优缺点是什么,不仅仅从数据上分析,更能直观的了解双方运动员在场上的表现。

(3)数理统计法。

通过对两名运动员在这场比赛的一发进球率、一发得分率、二发进球率、二发得分率、多拍相持、上网得分、非受迫性失误等数据的分析,分析本场比赛两名运动员的各项技战术指标。

(4)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这场比赛的技战术分析,找到德约科维奇获胜的原因以及费德勒输球的原因,总结经验。

5、结果与分析

5.1、两名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和交战记录分析

表1的数据显示:两名运动员的身高和体重方面差别不大;德约的年龄比费德勒年轻6岁;两人的世界排名德约优于费德勒;交战记录德约26∶21优于费德勒,大满贯的交手记录8∶6优于费德勒;反手持拍方面德约是双手反拍,费德勒是单手反拍,从两种不同的技术来分析,单手反拍打出去的球角度更大,旋转更多,在比赛中使用切削的次数会比较多,双手反拍打出去的球更加稳定;因此从以上数据分析,无论是年龄还是交战记录上看在比赛开始前,德约都是更加占据优势的一方。

表1 费德勒与德约科维奇的基本资料与交战记录

5.2、两名运动员在本场比赛的发球分析

发球这项技术是所有的网球技术中唯一不会受到对方干扰的技术,而且也是一项主动向对方发起进攻的技术,是所有发球局战术中的起点。从以上数据来看,一发时球速更快,得分率相较于二发更快,但是没有二发时的稳定性高,这是由发球的规则所决定的,每一区的发球都有两次机会,在第一次发球时,运动员都尽可能的将球发的更快更转,以便能够在发球时占据优势;而在第二次发球时运动员都是首先保证自己的进区率,以防出现双误给对方直接得分的机会,所以在二发得分率上要小于一发。

表2的数据显示:在ACE的数量上费德勒以26∶10领先于德约;一发进球率和得分率费德勒也以64%和78%领先于559%和74%;在二发进球率和得分率上费德勒同样以92%和52%领先于90%和50%;最后在双误上,费德勒同样以6∶9优于德约;所以从以上的数据分析,在发球方面,费德勒在本场比赛全面压制德约。

表2 两名运动员的发球数据分析

5.3、制胜分、上网得分率和非受迫性失误的分析

制胜分:在比赛活球期中,一名运动员打出一个球速很快或者角度很刁钻的回球时,对方的球拍没有碰到球并且球落在有效区域内。制胜分包括ACE球,正反手回球、截击球、高压球等直接得分的手段。从表2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费德勒在制胜分方面以94-54的绝对优势占据领先,这是由费德勒的技术和今天制定的战术决定的。首先,随着费德勒的年龄增加,体能也不如以前那么好,所以在每一分时都是希望以更快的速度结束此分;其次,从对手的情况来看,德约是一名底线技术极其优秀的运动员,所以当费德勒面对这种类型的对手时,不愿意和对手在底线僵持,更多的采用发球上网和放小球的技战术;因此,在制胜分这一方面,费德勒要好于德约。

上网得分:当运动员在发球线和网之间距离击球得分,称为网前得分,上网的形式有多种:发球上网、接发上网、底线抽球之后随球上网。上网击球是一种快速解决一分的最好形式,由于费德勒年龄的增长,以及对手德约强大的底线相持能力,所以费德勒在本场比赛中使用了大量的上网击球。在本场比赛中,费德勒一共上网65次,拿下其中的51分,得分率达到了78%;反观德约在这一数据上的表现是:上网38次,拿下24分,得分率达到了63%。德约因为自己的体能相对于对手占据优势,而且更擅长于底线僵持,所以很少采用上网击球,不过在为数不多的上网中得分率达到了63%,虽然不如费德勒在这一数据上那么优秀,但是也算是发挥不错的。

非受迫性失误:也称主动失误,当对手的来球角度不大或者球速不快时,自己将球打出对方底线或者击球下网,称为非受迫性失误。从表3中可知:在本场比赛中费德勒和德约在这一数据上的对比是:61∶52;在这一数据中德约占据了明显的优势,这是由两人的打法决定的,费德勒在本场比赛的打法更加激进冒险,而德约就是求稳,所以在非受迫性失误这一数据上德约占据优势。

表3 费德勒VS德约制胜分、上网得分率、主动失误数据

破发点:当一位运动员处于接发局时,面临只要再得一分便能够赢下这局时,那一球称为破发点。在本场比赛中,费德勒一共面临13个破发点,把握住了其中7个,破发率达到了53%;二德约在本场比赛中一共面临8个破发点,把握住了其中3个,破发率是38%;所以在这一数据上的对比,费德勒不管是在破发点的个数上还是在破发点的效率上,相比于德约,都占据了不小的优势。

5.4、得分对比分析

表4 费德勒VS德约的每一盘的比分和总得分对比

首先,在总得分方面费德勒以218分的总得分超过德约的203分,从这一数据上看,好像应该是费德勒赢得这场比赛,可是结果则是德约赢得比赛。这是网球比赛与篮球、足球这些项目最大的区别,并不是谁的总得分高,谁就一定获得比赛的胜利。以这场比赛为例在第一盘中德约通过抢七以5分的微弱优势胜出,而在第二盘中德约因为在开始阶段便远远的被对方甩开,所以不管是从场面上还是从第二盘的数据上来看,德约在第二盘中段开始便放弃了第二盘的比赛。这一战略也告诉了我们,当我们在一盘的比赛中没有希望拿到胜利时,可以采取放弃战略,以保存体能,在下一盘的比赛中和对方比拼,而不是在大比分落后时还要一分一分的和对方硬拼。

6、结论

通过这次对各项数据的研究对比,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在比赛中要扬长避短,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如,费德勒在本场比赛的网前就尤其突出(51∶24);(2)这场比赛也告诉了我们,网球时一项“马拉松”式的比赛,谁有足够的体能,谁就能拿到获得比赛胜利的法宝;(3)心理素质至关重要,在比赛的关键时刻一个关键分可能对于整场比赛的胜负关系起到决定性作用,如,德约科维奇在本场比赛赢得的三盘比赛全都是通过抢七获胜。

猜你喜欢

德约费德勒本场
澳网将允许俄选手和德约参赛
温网夺冠后德约目标是美网
费德勒要在法网复出
得分王
费德勒成瑞士在世印上硬币“第一人”
费德勒:成就不老传奇
德约 来点信心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积分榜
对大蜂螨传播途径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