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网羽乒小球运动标准发布现状与特征研究

2021-07-29王琦吴子鹏赵启明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4期
关键词:归口行业标准小球

王琦 吴子鹏 赵启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5)

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合称为“三小球”,在我国是具有较好群众基础的运动项目。此类项目的关注度问题历来是项目本身的热点研究,而随着全民健身的发展、相应赛事的大力推广,相关健身、竞赛设施的发展也备受重视。公共体育设施是我国群众健康生活的基石,我国网羽乒运动项目的场馆场地数量庞多,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场馆场地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标准化作为提升质量的重要手段,网羽乒标准对于小球场馆场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对我国当前网羽乒小球场馆场地标准的发布现状进行整理,分析标准的发布特征及趋势,对于标准现存问题提出对策建议,通过高质量标准促成小球场馆场地的高质量建设。因此,对于网羽乒小球场馆场地标准发布现状与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网羽乒小球场馆场地现行标准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团体标准四种类别。

1.2、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线上调研法、实地访谈法对我国网羽乒小球场地以及标准现状进行总结和数据收集,运用数理统计法对其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2、标准发布现状

2.1、整体现状

发布数量:截至2019年12月31日,我国现行网羽乒小球场馆标准共计77项,其中国家标准28项,行业标准16项,地方标准27项,团体标准6项。其中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共占比70%,行业标准占比21%,团体标准占比仅为8%。

图1 网羽乒小球场馆标准整体发布数量现状图

发布年限:网羽乒小球场馆标准最早的一项发布于1992年,最近的一项发布于2019年,年限跨度为28年,其中2017年为标准发布数量最多的年份,当年发布11项标准,这与新《标准化法》的颁布,我国标准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是紧密结合的。

图2 网羽乒小球场馆标准发布时间分布图

体育标准体系框架分类:体育标准体系框架是由体育标准体系结构向下映射而成,是形成体育标准体系的基本组成单元。通过要素进行分类可知:已颁布的网羽乒小球场馆标准,所占比例最大的三类为设施设备类、器材装备类及体育服务类,体育管理类与基础类标准约各占10%的比例,而运动方法类标准确并未颁布。

图3 依据体育标准体系框架分类图

2.2、国家标准发布现状

发布年限:网羽乒小球场馆国家标准最早发布于2005年,最晚为2019年发布,受体育政策及运动项目发展规划影响,其中2007-2008年、2010-2011年、2015-2017年标准发布数量较多。

图4 网羽乒小球场馆国家标准发布时间统计图

归口单位:现行网羽乒小球场馆国家标准归口单位共有10家,分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其他标准化机构两大机构类别。其中发布小球场馆标准最多的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三家单位共发布标准19项,占已发布国家标准总数的67.9%。由于不同的归口单位有各自负责的专业范畴,因此不同归口单位发布的标准内容会产生较大差异。

表1 网羽乒小球场馆国家标准归口单位统计表

要素层分类:要素层反映了体育的基本构成单元,是体育标准体系的核心和服务对象。体育要素主要包括:人、组织、设施设备、器材装备和场所等五个部分。通过对于小球场馆国家标准进行分类可知:标准主要侧重于器材装备与设施设备方面,针对于人、组织、场所方面的标准制定较少。

图5 网羽乒小球场馆国家标准要素层分类统计图

2.3、行业标准发布现状

发布年限:小球场馆行业标准中最早发布于1992年,是轻工业部批准发布的《网球》QB1510-1992,该标准为现行状态,标龄长达29年,最近一项发布标准为2016年,由此可见近几年小球场馆行业标准更新不够及时,相较于快速发展的其他类型的标准,行业标准受到较为明显的影响。

图6 网羽乒小球场馆行业标准发布时间统计图

归口单位:网羽乒小球场馆行业标准发布的归口单位共有8家,其中全国文体用品标准化中心是发布行业标准最多的单位,发布的6项标准均为网羽乒运动项目器材设备类标准,其次是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针对乒乓球、羽毛球及网球鞋出台相应标准,通过标准对于运动鞋的质量提升提出严格要求。

表2 网羽乒小球场馆行业标准归口单位统计表

要素层分类:根据不同标准要素,对现行小球场馆行业标准进行归类,器材装备类标准共有12项,占据63%的比例,现行设施设备类标准3项,场所类标准1项,可见行业标准对于人、组织、其他要素的标准并未涉及。

图7 网羽乒小球场馆行业标准要素层分类统计图

3、标准发布特征

3.1、标准发布数量

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可知,全国范围内的网羽乒球馆总量为56910个,乒乓羽网球场总量为200834个,如此庞大的网羽乒运动项目场馆场地却只有77个现行的标准进行规范,标准的发展相较于运动项目场馆场地的实际建设情况来说,处于滞后的状态。

3.2、标准发布趋势

网羽乒小球场馆标准最早发布于1992年,从2002年开始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2005-2009年发布的标准主要针对于器材设备类标准,以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运动项目的系列器材标准作为标准主要的制定对象,2015-2017年发布的标准主要针对场馆的建设规范、建筑物合理用能、服务管理的质量、检验检测标准,标准制定的着眼点从先前的器材装备转移到设施设备及管理服务,从硬件设备到运动环境的改善及运动感受的提升。

3.3、标准内容侧重

《体育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2020年)》中提出的体育标准体系框架,对于现有的77项标准进行分类中绝大部分比例的标准集中于设施设备与器材装备类,体育标准服务要素框架,对于不同类型的小球场馆标准分别进行划分,可知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中,器材装备类标准占据主要比重,地方标准与团体标准中,设施设备类标准占据主要比重。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通过对现行标准根据要素层分类可以发现,设施设备与器材装备类标准占据绝大部分比例,涉及“人”、“组织”、“场地”的标准数量少之又少,随着智慧场馆、人工智能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网羽乒场馆智能化的标准制定发布的数量依然较少。依据不同类型标准的自身优势进行分析: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起步较早,所以以器材装备类作为标准制定的侧重点,标准最初就是为了提升器材装备质量而制定,服务领域较为单一,地方标准与团体标准起步较晚,灵活性较大,根据不同地域的各自特色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态势而制定,更多着眼于场地设施设备等方面,不仅着眼于提升硬件质量,更加注重提升人在参与体育活动时的运动环境质量,提供管理与服务的质量要求,也开始注重小球场馆的社会性和生态性要求。

4.2、建议

(1)增加标准供给。当前我国网羽乒小球场馆场地的标准数量仍然稀少,相比于国内庞大的三小球运动项目场地数量,对应标准发展现状显得捉襟见肘,应当对小球场馆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不同阶段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区分,增加相应标准供给,不断建立健全小球场馆标准体系,形成全面系统的场馆标准网络;

(2)加强标准宣贯。提高对于标准促进质量提升的重要认识,大力培养标准化人才队伍,定期开展体育标准化宣贯工作;

(3)实时更新标准。与时俱进,智能化推动场馆建设与运营服务管理标准的升级换代,智慧体育场馆的兴起,新基建、区块链、5G、数字经济、智能化等对于智慧体育场馆建设的影响;

(4)重视竞赛规则。不仅需紧盯标准,还应关注运动项目的竞赛规则要求,竞赛规则发生变化也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场馆建设同样起到深刻影响。

猜你喜欢

归口行业标准小球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小球进洞了
小球别跑
小球别跑
近期发布的相关行业标准(2020年3月01日)摘选
加强费用归口管控,实现费用“精益化”管理
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8)
综合性医院结核病归口管理的构建策略
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8)
关于《腹腔镜用穿刺器》行业标准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