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鬼有约”:小学生自主发展教育模式的探索

2021-07-28黄誉兰徐双莲

中国德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浦江小鬼育人

黄誉兰?徐双莲

如何培养学习型社会的终身学习者,让更多学生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是现代教育进一步提升内涵和品质的重要任务。学校不仅应向学生传授基础文化知识,而且应该教育学生,使之具有良好道德观念,学会各种技能,让学生具有强大的主观意识、自我约束力、担当力、领导力以及独特的思考能力。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学生具有课程学习的主动性,通过“邀约”的形式形成学习共同体,学生更容易在“立约、守约、评约”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效能感。浦江县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浦江实小”)通过实践,摸索出以自主发展为目标、以跨学科主题课程为内容、以项目化学习为架构的“小鬼有约:小学生自主发展教育模式”。

一、“小鬼有约”教育模式

“小鬼有约:小学生自主发展教育模式”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从核心素养的落实、生命成长的机制和教育的本质出发,“五育”融合,开发课程,完善流程,培植文化,目的是培养“扎实、欢实、丰实”的实小学子。扎实,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后,形成记忆深刻、精熟掌握的能力体系,成为学习的主人,夯实文化基础;欢实:关注学生在支持性的学习情境中,产生愉悦、满足的学习体验;丰实:指学生形成契约精神,具有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互相成就,建构起丰盈的精神世界。小学生自主发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对学校而言,主要体现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中(见图1)。

二、“小鬼有约”特色做法

浦江实小对“小鬼有约:小学生自主发展教育模式”的实践,主要从建构主题、组建团队、制定规则、开展活动、分享成果、“十约”评价等方面来开展。

(一)建构主题

“小鬼有约”主题由“规则有约”“行为有约”“品质有约”三部分组成(见图2)。“规则有约”根据内容开发“1+1+X”实施体系,两个“1”分别指《小学生守则》和各班私人定制的《班级公约》,“X”指根据各项活动制定的《“有约”守则》。“行为有约”从德智体美劳入手,设定立德、益智、健体、育美、劳动五种行为模块,下设“十约”主题活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认领并参加各种活动,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为他们认识和了解社会、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养成合作与团队精神提供机会和条件。“品质有约”旨在通过“规则有约”和“行为有约”,最终达成小学生自主发展的目标。

(二)组建团队

学校在民主、平等、法治、互信的契约文化引领下,基于学生自愿和活动需要,打造“小鬼有约”成长共同体。在共同体中,大家互相支持,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享有尊严,得到发展。

成长共同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同学+老师+家长+大师。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思考决定“主讲人”,可以是学生、教师、家长、有专业特长的大师……以“约读”为例,约读科学类书籍,可以确定从事科学研究的家长、任教科学的老师或者是科普类书籍看得较多的学生甚至老科学家来担任;约读文学类的书籍可以请文学方面有特长的人(如著名作家等)作为“主讲人”。二是个体+微团+全员。确定“主讲人”后,学生自发组织“共同体”,约好参与对象,或全员、或微团、或个体,皆可,为开展活动作好准备。

在共同体中,“引进活动、协同学习、分享表达”三个要素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们尽量保持低调,家长们则全力支持。尊重、倾听、协同、共享是其共同的行动准则。

(三)制定规则

规则是开展活动的保障,学校、家庭、社会注重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活动前,学生采用“1+1+X”的形式制定活动规则。

第一个“1”是《小学生守则》。《小学生守则》是每个小学生都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通过开展《小学生守则》微视频录制,为每一条行为规范配备小故事、童谣、三字经和践行日记,促使小学生了解规则、理解规则,提高对规则的认同度。

第二个“1”是《班级公约》。《班级公约》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形成。学生通过制定和熟悉个性化的班级公约,就知道在班级中要遵守什么,同学之间要如何相处,从被动管理到自主管理,形成集体意识。如602班的《班级公约》:我会时刻保持校服拉链在红领巾领结以上,相互提醒;值日工作时,我是旋风少年,打开火眼金睛,360°红外线扫描—卫生无死角;自习课开启禁言状态,做安静的雄狮……这样的《班级公约》包含了学习与生活、个人与团队、个体与环境、学生与老师的多个维度的品质要求,富有个性与创意。

第三个“X”是《“有约”守则》。每一项“有约”守则的制定按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民主讨论、投票通过的流程进行,从活动性质、学生特点出发,分析现状,量身定制。守则内容一般包括活动任务、活动流程、活动纪律、注意事项等。

(四)开展活动

“项目化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共同体成员的内驱力和主观能动性,变“喂食制”为“觅食制”,是实施“小鬼有约”德育整合课程,切实落实学科三维目标,充分挖掘各学科德育价值,发挥各学科协同德育功能,实现“育人课程”到“课程育人”转变,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工作机制。

浦江实小“项目化学习”的运作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校内运作。学校“走班制”打破全班统一内容、统一进程的“喂食制”授课方式,让每个学生主动“觅食”,学生通过“一生一表”,课程自主开发,对学习进行自主安排和主动选择。目前,学校已开设“铲屎官”工会、木之“恋”创造工坊、浦江乱弹·中国鼓欣赏、徽胡的秘密、动漫城、方言故事、传统游戏、超级演说家等50多门“小鬼有约”的项目化学习课程。二是校外运作。学校把集团内的六个校区做成一个生长共同体,让整个集团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各校资源,推出“校园变形记”,每学期开展一次“有约”活动。同时,利用“互联网+”同步课堂,将“小鬼有约”主题活动辐射到本省山区及外省市。节假日,学生走出校门,约家人、约各行各业工作人员开展各种主题的“有约”活动。

5月4号早上,学校迎来了五位特殊的小客人。她们是来自山区小学的陈芝韵、周爱华、毛欣宜、马晨锘和王欣雨。之后两天,她们将在与自己相约的实验总部的五位小朋友家里同吃同睡。等待已久的实验小学小朋友用自己的方式来欢迎这几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约读:一到实验小学,这五位小朋友马上就和自己结对的好朋友手牵手,去了各自的班级,在班主任事先安排好的座位上坐好,马上就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放学后,他们一起到图书馆,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约赏:在总部同学的带领下,五位檀溪小朋友参观了学校的少儿美术馆。展馆内展示的作品形式丰富多彩,有戏剧脸谱、水粉画、剪纸、水彩画、水墨画等。小朋友们不仅欣赏了丰富多彩的绘画艺术作品,拓宽了视野,感受到了浓郁的艺术氛围,还对实验小学的“书画小学”之名有了更深的认识。

5月10日,总部的5位同学来到山区的校区,与山区的同学们一起上学(约读)、运动(约炼)、舞龙灯(约印)、劳动(约活)。

活动获得家长的一片点赞—

王欣雨妈妈:“谢谢贻涵一家的款待,欣雨近期变了很多,以前在家很娇气,吃饭很闹腾,写作业更是让我头疼,现在欣雨变得可乖了,谢谢这次的约读‘变形记。”

周爱华妈妈:“爱华这次开朗了不少,每天都很开心,也很快适应了新环境,感谢学校的这次活动,也感谢婧萌一家的热情招待。”

胡诗晗妈妈:“早上起来,两个小宝贝不但为自己准备好了早餐,连我的也准备好了,懂事了不少。”

同时,学校还通过“互联网+”同步课堂,把“小鬼有约”德育活动延伸到2,000公里外的四川金口河,两地学生约赏中国鼓、中国书画、家乡美景,约读中华经典,约做甜蜜蛋糕……

(五)分享成果

“小鬼有约:小学生自主发展教育模式”强调学生的参与,重视学生的体验、感受,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求为基础,以主动探索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浦江实小开展活动报告、调查报告、调查表、实物标本、画图、摄影、活动日记、活动记录、手抄报、展板等多种形式的成果发布会,肯定成绩,加强学习,为学生今后自身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六)“十约”评价

浦江实小以“小鬼有约:小学生自主发展教育模式”为载体,致力于培养欢实、丰实、扎实的实小学子,构建了富有学校特色的“十约争章”新体系。根据德、智、体、美、劳五大模块分解成“十约三级”争章目标,十约三级:每个约都分成三个目标,如约读:约读小学士、约读小硕士、约读小博士;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小鬼有约”活动成效

2016年以来,经过4年多的实践探索,“小鬼有约:小学生自主发展教育模式”已深深扎根于浦江实小育人实践的肥沃土壤中,不断渗透到学校的日常教学和管理中,成为学校培育品质学生的有力抓手。

(一)小鬼当家:翻转了学生的传统课堂,走向主动学习

学生自主申报、设计、展示活动,并将个人兴趣转为活动的资源,形成学生自主自创的小课程或小项目。同时,“小鬼有约”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让学生、教师、家长参与学习、活动、竞赛的热情逐年增长。

(二)模式创新:构建了“小鬼有约”教育模式,提升了教育内涵

“小鬼有约”教育模式,把学生放在学校中央,以学生自主管理为核心,以十大“有约”德育主题活动为平台,更全面、更深层次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它更给了学生宽广的展示舞台,铸就了学生的品质,让学生真正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运用到课堂内外的学习中,初步提升了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生活自立的能力。

(三)教師转变:更新了教师的育人观,提升了管理高度

“小鬼有约”促使老师们且行且思,将教学研究看作一种生活方式,在“有约”教育模式的各个环节中发现值得研究的课题。教师形成了以生为本的价值观、个性育人的教学观、多维展示的课程观和多元发展的评价观。

(四)家长登堂:发挥了家校的育人合力,提升了参与度

浦江实小通过“小鬼有约”,发挥学校、学生的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倡“以儿童为本,为生长而来”“家校共建,换位共生”,提高了家校社对学生道德发展、全面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让不同职业、具有不同特长的家长、行业专家参与到学校活动中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

【黄誉兰,浙江省浦江县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高级教师;徐双莲,浙江省浦江县实验小学校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赖泰荣

猜你喜欢

浦江小鬼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陈毅颂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春梅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藏起来的教科书
浦江县美术教师新作选
冲吧,小鬼!
冲吧,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