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班有戏,德育花开

2021-07-28叶梅

中国德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班班排练戏剧

“班班有戏”,就是以戏剧为载体,以班级为单位,鼓励人人参与的一项综合性艺术展示活动。它引学生走入故事场景,领悟故事精神;引学生与角色共成长,锻炼优秀品质;引学生发现秩序之美,培养良好习惯;引学生增强集体意识,提升合作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多次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综观当下,虽然“德育为先”口号叫得响亮,深挖细掘,空洞的说教式德育在各级各类学校仍占主流,“假、大、空”理論一套又一套,不贴近学生生活,不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如何破冰?笔者在对“班班有戏”背后故事的收集和整理中再次发现“班班有戏”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所谓“班班有戏”,就是以戏剧为载体,以班级为单位,鼓励人人参与的一项综合性艺术展示活动。它引学生走入故事场景,领悟故事精神;引学生与角色共成长,锻炼优秀品质;引学生发现秩序之美,培养良好习惯;引学生增强集体意识,提升合作能力。班班有戏,在校园内焕发生命的光彩。

一、“班班有戏”引学生走入故事场景,

领悟故事精神

整个小学阶段,学生会接触许多富有教育意义的经典故事,如《后羿射日》《木兰从军》《将相和》《英雄王二小》《草原英雄小姐妹》等,这些故事能够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故事虽好,但其中的人物与故事场景似乎有些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如何能使故事与学生建立起更好的联系?戏剧排练与演出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能够带领学生还原故事场景,激发情感,韬养精神世界。

五年级课文《桥》讲述的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老支书王大山和他的儿子党员王石头,护送村民过了桥,而他们却被无情的大水吞噬了。风雨过后,村民都自发走到断桥边祭奠这二位舍己救人的党员,寄托自己的哀思。老师借编排这部剧,把学生带入洪水来势不可挡的场景中,学生通过动作、神态、语言反复排演,深深被老支书先人后己,忘我牺牲的精神所感动,演出时他们的全情投入使台下的观众们感受到党性的光芒俨然已投射到这些孩子的身上,落在他们心底。

经典故事是我国历史文化的智慧凝聚,是各个历史时代的产物,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知识和道理,是开展德育工作的良好素材,如何用好这一素材,“班班有戏”便是一种有益尝试,活动中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二、“班班有戏”引学生与角色共成长,

锻炼优秀品质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机会从小学习表演,将来很难成为有魅力的社会角色,让儿童参加戏剧表演,不是要培养文艺爱好者,而是要赋予孩子们一种社会技能”。

小A同学参加班里《木兰从军》话剧的排练,初选时担任“我方士兵”的角色,是个没有台词,比较容易完成的角色,契合他平淡不张扬的个性。开始排练时,他没有像其他学生那样对参演表现出高涨的热情,但随着排练步步深入,他似乎越来越关注台上排练的情况。一天晚上他跟爸爸聊起排戏的事,居然很渴望地说:“如果我能饰演一个有台词的角色就好了!”……排练后期,为了确保演出的顺利,老师决定为几个重要角色安排B角,到时看谁演得效果好就由谁出演。小A因为后期的优秀表现,被老师选为“花弧”这个角色的替补。自从成为花弧角色的替补,他一有空闲时间,就会拿起剧本研读,为了保证表演的连贯和顺畅,不但背熟了“花弧”的台词,连与“花弧”配戏的其他角色的台词也都记下来了。还经常拉上妈妈和他对戏,一遍一遍地回忆排练场上老师对这个角色的表演要求。甚至晚上洗澡的时候,也会听到他用颤颤巍巍的声音揣摩角色:“官爷,我去,我去,我明天就可以出征……”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被选定正式出演“花弧”,腼腆的他成功逆袭。

舞台表演本身对学生的自信心、舞台气质、语言表达都是很好的锻炼。“班班有戏”让我们看到的学生的巨大潜能,平时看上去好像腼腆内向,在集体活动中沉静、不积极的学生,通过戏剧排练的感染、带动,就能迸发出积极性、进取心和韧劲,这些都会使学生一生受益。

三、“班班有戏”引学生发现秩序之美,

培养良好习惯

亨·亚当斯曾说过,有秩序才会有习惯。秩序一向是被看作完成戏剧呈现过程的保证。有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参加“班班有戏”的表演,缺乏表演经验,说话太小声,没有抑扬顿挫,没有肢体动作,没有舞台方位,排练无序,甚至还会在排练场追逐打闹,使排练无法继续。

四年级小B同学说:“开始我都把戏剧表演想得太简单,可以信手拈来,可是一排练才发现平时不好的行为习惯全部反映在练习中,眼神不够专注,含胸驼背,腿脚不知如何站,说话不停地晃动,一些小动作,排练时怎么也忍不住。有次和同学在排练的时候打闹,被老师狠狠批评说,如果表演不好就换人!怕被其他小朋友顶上,自那以后我特别地小心。在排练时,不断提醒自己,该什么时候上场,该站在什么位置。后来,趁排练休息的时间,我和其他同学开始学会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其他同学的表演,慢慢发现,原来每一个角色的每一句台词要求都是不一样的,了解了每个角色的特点和上场的顺序,就可以把自己扮演的角色演得更精彩。戏剧节结束了,但现在的我走路的时候头抬高,目视前方;上课的时候,以前内向,不敢举手,现在能勇敢地举起手回答问题,我盼望着下次的戏剧节快点到来……”

小学阶段正是孩子们习惯养成的关键期,特别要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和训练。班班有戏,准备之紧、排练之苦、化妆之美、表演之悦……每一个过程的锻炼都使孩子们懂得了规矩和秩序,看着他们在演出时各就各位,各司其职,秩序井然,忙而不乱的上下场,真让人感叹。从开始的懵懂、混乱到后来有规矩、有秩序,良好习惯就在一次次的排练中养成。

四、“班班有戏”引学生增强集体意识,

提升合作能力

“班班有戏”是一项团队工作,这其中的主角与配角、导演与演员、演员与观众……存在着种种关系,能否在互动交往中处理好这些关系,是对个人的一种历练和考验。在“班班有戏”故事的背后,我们看到很多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如学生之间为排练产生摩擦的,为角色产生情绪的,为剧本产生分歧的,等等。诸如此类的矛盾在每一次排练中都在上演,但可喜的是最终为了共同目标,班级的荣誉,都能得到圆满解决。

小C同学在《我的笔我的梦》中饰演小角色,类似于跑龙套,她感觉自己的角色很轻,没什么重要性,排练比较敷衍。在一次与她的对话中,老师问她:“你认为一颗螺丝钉对一架飞机来说,重不重要?”她想了一会儿说:“一颗螺丝钉对于飞机这个庞然大物来说,太过微小。但是如果一颗螺丝钉出了问题的话,那飞机可能出现故障,甚至可能出现灾难性后果。”“所以,”老师进一步跟她讨论,“你看,我们班这部戏剧中,这些所谓配角是不是有点类似一颗颗螺丝钉,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大家一起努力才构成了一部完整的戏剧。”她听老师这么一分析,茅塞顿开,向老师保证一定会演好自己的角色。

团队协作非常重要,这几乎是所有学生的共识,但具体怎样重要,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概念,戏剧表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场景,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角色无大小,哪怕是一颗螺丝钉也有重大价值。班班有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成长空间,学生由此升华而来的责任心和合作精神,会让他们的未来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班班有戏”戏外有戏,如戏剧般精彩耀眼。每一位有情怀的教育工作者都应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思想,为“立德树人”不停注入活水,让德育更加丰富、鲜活、灵动,静然花开。

【叶梅,广东省深圳市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郭鑫超

猜你喜欢

班班排练戏剧
传统戏剧——木偶戏
新年晚会
两个大忙人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浅谈义务教育薄改项目学校“班班通”的使用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乐师
对语文课运用班班通的几点思考
浅谈农村小学班班通设备的管理与使用
鸟雀排练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