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生态园:科创劳动新基地

2021-07-28卢雁红蒋仰林

中国德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生态园劳动智慧

卢雁红?蒋仰林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的出台,各地劳动教育工作得到了很好的重视和加强,一些学校也开始兴建劳动基地,掀起劳动热潮。但是,组织劳动并不等于开展了劳动教育,开设了劳动课并不意味着很好地实施了劳动课程。学校怎样赋予劳动课程更多的教育内涵,发挥其教育力量呢?东阳市外国语小学(以下简称“外小”)将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周围的草地开发为菜园、苗圃、果园,使其成为劳动教育的实践基地,通过深度融入日常生活的实践,让热爱劳动的美德和劳动创造的智慧根植于每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灵,并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体现“智慧”“生态”“经营”理念。学校把基于这样理念与行动实践的劳动教育基地打造成智慧生态园,不断地利用智慧生态园,开展集智慧、生态、经营于一体的各种独特的科创劳动,形成了智慧生态园科创劳动的独特实践样态。

一、依托数据,增进研究素养

整个智慧生态园的劳动探究活动,都有详细记录。学校自行开发了“智造未来研究院”平台,学生们用照片、录像留下劳动的精彩瞬间,也会及时在管理日志上记录生态园看护时的新发现,写下当时劳动的惊喜和感受;天天观察每块地的肥力、水分、温湿度等植物生长数据;由各班分小组轮流采集学校气象站基础气象数据。学生们通过平台记录着智慧生态园的植物生长状态及劳动的全过程,不管是谁,只要登录这个平台,就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当前和历史数据。同时,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准确地获得许多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为持续开展劳动研究提供了依据。

比如在向日葵的种植观察活动中,从一开始的翻土到播种,从每一天的浇水到施肥,从种子的发芽长叶到开花结果,学生们每天都会把向日葵的株高、株径、浇水量等按照不同的种植地分类记录并上传到平台上。一个月下来,有一组发现靠近开心农场的地方,向日葵植株特别高,通过查看数据和实地考察分析,原来是那里离水龙头近,每次浇水都浇得特别透,因而长得好,而远处的向日葵显然是因为缺水才造成植株矮小,于是该组马上把这个情况反映给每个种植小组,各班向日葵的种植状况马上得到整体提升。学生们还进行了种植干预实验,同一批玉米、芝麻种子,用不同的方法干预种植:有的用覆膜、有的用有机肥、有的用无机肥(化肥等),还有采取自然生长的方式,多种种植方式作对比试验,结果发现覆膜的方式生长状态最好,经过对土壤温度、湿度、肥力等数据的分析,发现覆膜后土壤的温度湿度保持最稳定,所以同学们通过小小的种植劳动活动就得到了不同种植方式影响植物生长的研究结论。

外小开展的科創劳动模式,让学生们在劳动中学会收集数据,并借助数据进行分析,很好地培养了劳动技能和数据分析的科学素养。

二、草根智造,提高工作效率

伴随学生们参与劳动的进程,研发思维的触角也将在教师的引领下自然生长,于是便有了劳动的创造和在创造中劳动的全视域观察、实验、研发的教育理想状态。学校坚持智慧、生态理念,不断培育孩子们克服困难的精神,学生们开展的一系列草根式研发,灵感都源于生活,在劳动中会不断地关联生活,自己动手解决生活所需,破解劳动中的难题,用智造提高劳动效能。

智造农用小推车。每年劳动收获的季节到了,学校里各种各样的农产品成熟了,面对这么多果实怎样让运搬更省力呢?木作DIY社团的成员建议一起做一辆手推车。于是,社团的学生就开始分组行动,首先设计图纸,再寻找合适的材料,然后锯割木板、打孔、钉合,有序进行程序化制作,历经辛苦最终完成1.0版的独轮手推车。但在试用独轮手推车过程中,大家就发现车轮行进过程中噪声较大,转弯不够灵活,车斗里面的东西容易滚落等诸多问题。然后针对设计缺陷,学生们又忙着查找资料,观察生活中的车,以及研究车轮滚动的原理。有的人发现车轮滚动过程中,减少摩擦就会减少噪声;有的人发现车轮转弯时的接触面积再大些就能够增加平稳性。最后学生们又重新动手,增加车轮宽度,又用自行车外胎包裹车轮,还加装了灯具,增设了网兜,终于解决了独轮手推车转弯不灵活、夜间使用与物品易掉落的问题。

研发恒温恒湿喷灌系统。在一次次劳动种植过程中,外小的学生发现植物的生长需要稳定的湿度和温度,为了寻找温室大棚控制温湿度的有效方法,首先想到动物植物都需要稳定的湿度和温度,动物对湿度的要求没有那么高,植物需要更精准,所以先选用动物作为研究对象。于是学生们开始先尝试孵小鸡,并提出将普通孵化箱改造成温湿度可控的自动化孵化箱。他们专门请教了信息处的老师,利用温湿度传感器和单片机,自行设计安装、编程,最后制造出温湿度可控的自动化孵化箱,并一举成功地孵化出了可爱的小鸡。有了这次的成功智造,同学们在研究植物恒温恒湿喷灌系统时,就选用了精度更高的传感器,在编程时特意设置了湿度可用硬件设置,因而更简单高效,对植物的生长指标监测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学生们还将此设计运用于温室大棚的管网建设,目前已经可以根据传感器设定湿度值,进行全自动灌溉。

研发雨水灌溉与堆肥装置。苗圃园作为育苗基地,植物众多,需水量较大,学生们于是提出可以将雨水收集用于灌溉,并通过开展项目化学习,征集年级最佳方案,最终形成切实可行、生态又环保的雨水灌溉系统智造方案——将雨水下水管接入蓄水池中,用太阳能供电带动水泵,通过物联网,湿度感应控制水泵,按植物所需将水均衡喷洒灌溉。以上方案已解决了植物用水灌溉问题,剩下的就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育肥问题了。学生们在平时开心农场的种植体验中,发现化肥的养分不如农家肥(有机肥)齐全,一般化肥不含有机质,成分比较单一,只含一种或两三种养分,尽管复混肥料尽可能增加多种养分,也很难做到像农家肥料那样营养全面。到哪里去找农家肥呢?同学们还注意到学校在食堂制作点心期间会产生大量的果皮,这些果皮带给保洁阿姨很大的工作负担,而开心农场正好需要有机肥,于是,同学们便提出利用果皮等有机垃圾进行堆肥,自己制作有机肥的设想,这样的种植既环保,种植的瓜果蔬菜长势和品质又更好,更能体现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于是同学们又自己动手开发堆肥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并将反映堆肥的温度湿度数据上传智慧校园平台,实时监控堆肥情况,真正实现了智慧生态园的“智慧”与“生态”。

外小以智慧生态园为基地,开展定向STEAM和自主STEAM的项目式学习,每一位学生每年智造一件定向STEAM的作品(主要是劳动工具的研发),小学阶段至少完成一个自主STEAM,学生们在平台上发布项目、招募组员、分配任务、记录研究,最后完成研究并结题。截至2020年5月,学校“智造未来研究院平台”共收到STEAM作品684件,20余件作品已经在智慧生态园中使用,如根据针线盒的原理设计的手动播种机,可大大提高播种的速度和种子的均匀分布;用废旧矿泉水瓶制作的简易灌溉器,解决了需要经常浇水的烦恼,目前已经在全校48个教室和12个办公室的124个花盆中使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外小,智慧劳动与生活学习已经密不可分。

三、自主经营,体验创业艰辛

外小对学生校园内开展服务性、生产性劳动的要求是每个班通过智慧、生态的劳动手段,生产更多的高品质的绿色农产品,劳动产品既可用于自己分享,也可用于售卖,积累梦想基金献爱心。为推动学生拥有足够的科创动力,学校还要求各项劳动活动需要资本自筹,短期内也可以向学校借款,按银行利率付息,是以此倒逼学生在种植管理中进行成本核算,对种植的品种、数量、成本进行充分的预算、规划,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体现出全面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学问。

校园里的花草,每季都要进行适度地更换。苗圃园基地的学生们通过调查发现,更换一次花草需要3,000株美国石竹小苗,每次需要6,000元左右的成本,而3,000株美国石竹的成本在2,000元,利润空间巨大。他们心想还不如自己育苗,即可以控制成本又可以省下很多的钱。于是,同学们决定请科学组的老师们带着他们购置花盆、种子、营养土,自己动手种了起来,一次播种4,200粒,材料成本共1,350元,加上水费45元,共计1,395元。经过同学们的精心培育,小苗长势喜人,共存活石竹小苗3,978棵,供应学校3,000株,还可以将多余的978株组织义卖,学生们参照花鸟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核定义卖价格为每株2元,这样组织石竹小苗的义卖活动又收入1,956元,除去前期育苗成本1,395元,既解决了学校的草花替换成本,还净收入561元。最后同学们将劳动盈余自愿汇入到学校红领巾梦想基金会。

校园的开心农场和苗圃园,让学生一边经历体力劳动,体会劳作的辛苦,一边通过出售劳动成果来进行体验探究,了解完整的产业链,懂得生产之前必须做足市场调查,让孩子们明白基本的产业经营模式:前期市场调查—成本核算—品种选择—整土育苗移栽—浇水拔草治虫—收获出售,盈亏核算。这种社会化的劳动经营体验教育,既培养了孩子们的统筹管理能力,又培养了责任与担当的品质,既让孩子们体验了劳动的艰辛,又提高了孩子们节俭的意识,为孩子们未来创业经营打下坚实的启蒙基础。

四、公益服务,培育大爱美德

习总书记阐释的“中国梦”,触动、点燃了外小每一位师生内心深处的“中国梦”,我校师生心中也有一个“百个岘峰书吧,温暖山乡小娃”的大梦想。

依托“百个岘峰书吧,温暖山乡小娃”公益项目,外小将科创劳动继续以爱的形式向社会延伸。这个公益项目的宗旨是用自己的劳动积善款建书吧,传播外小老师的智慧,传递外小孩子的爱心,培育大爱之美德。其主要行动包括:生态行动爱心筹。利用寒假,搜集报纸、硬纸板,开学时带到学校回收点,积累梦想基金,助力书吧行动。才艺作品愛心筹。每学期社团的活动成果,如泥塑、书法、绘画、绘本、剪纸等作品进行义卖。农田劳作爱心筹。用心管理开心农场,精心种植农作物,将自己种植的绿色蔬菜进行义卖。比如,从2017年开始,每学期少先队大队部都组织一次集中收集废纸板的行动。每一个孩子都会利用假期,搜集报纸、废纸板,捆扎、称斤两自己动手,所报数据决不缺斤少两,用勤劳和诚信为少先队积累“梦想基金”,至今已筹措资金累计九万多元。平时,孩子们也将在“智慧生态园”里种植的绿色蔬菜、水果进行义卖,筹集“梦想基金”,三、四年级的学生将开心农场所出的农产品进行义卖,共筹措资金三千多元,五年级同学将2020年培育的花圃苗进行义卖,共筹措资金两千两百多元,他们与六年级的劳动筹款项目一起,用筹集的基金购置书吧,捐给山乡的学校,圆“百个岘峰书吧”的大梦想。目前已为山村学校送出“岘峰书吧”六个,共计书款10万余元。

加强创造性劳动教育,提高学生创造能力,是国家实现两个百年梦想、发展高质量教育的重要途径。外小的智慧生态园以根植学生“智慧”的理念、创新精神、有效的领导力、积极的行动力拥抱智能时代的到来;以根植生态理念,践行绿色环保行动,有效地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引领学校走向劳动教育的未来之路;以引进经营理念、杜绝分享型劳动的享乐思想,培养责任意识和经营智慧,让劳动课程更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通过科创劳动融入STEAM教育,将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相融合,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以形式多样的实践、交流、活动,创造性探索了“新劳动教育”的新内容、新形式、新内涵。智慧生态园实践样态构建了面向未来的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回归了学生自身的主体性教育方式,帮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发现自我,真心感受到双手劳动改变和创造生活的快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技能,形成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体会到劳动的价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卢雁红,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蒋仰林,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小学科学老师】

责任编辑︱赖泰荣

猜你喜欢

生态园劳动智慧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创建人文生态园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玩水上步行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