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雌激素,让人欢喜让人忧

2021-07-28

家庭医药 2021年8期
关键词:雌二醇阴道乳腺癌

雌激素是能促进雌性动物第二性征发育及性器官成熟的物质,主要由雌性动物卵巢和胎盘分泌产生。雌激素受体分布在子宫、阴道、乳房、盆腔以及皮肤、膀胱、尿道、骨骼和大脑,雌激素因此具有广泛而重要的生理作用,若缺乏或异常会导致严重的生理及心理问题,需要合理补充、调整。但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滥用雌激素类药物的现象,因此造成严重后果的屡见不鲜。本期专家评药——

雌激素主要是由女性卵巢和胎盘(怀孕后)分泌的一种激素,通過和雌激素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雌激素受体广泛分布于女性子宫、阴道、乳房、盆腔、尿道、骨骼及大脑等器官组织,雌激素可作用于这些器官组织并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

雌激素是女性好朋友

雌激素的作用主要可分为针对生殖系统及非生殖系统两个部分。对于生殖系统,相对均衡水平的雌激素是维持女性第二性征、卵子的发育和排出、妊娠发生的一项重要保障。在非生殖系统方面,雌激素可以促进青春期骨骼的生长和骨骺的闭合,对于维持骨矿物质含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代谢系统、皮肤等也有明显的影响。

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发育

雌激素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副性征的成长,并维持其正常功能。

卵巢 雌激素是卵泡发育成熟及排卵不可缺少的调节因素。女性到了青春期,卵巢开始分泌雌激素,反过来雌激素也会刺激卵巢发育及成熟,从而分泌更多的雌激素。同时,雌激素可协同卵泡雌激素(FSH)促进卵泡发育,并使卵泡对黄体生成素(LH)的敏感性增加,并诱发排卵。

子宫 雌激素可促进子宫肌的增生,使肌细胞内肌纤蛋白和肌凝蛋白的含量增加,从而促进子宫发育增大。在雌激素的影响下,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的增生变化,并在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共同调节下,维持女性规律性的月经来潮。

影响乳腺发育和副性征的成长 雌激素刺激乳腺导管和结缔组织增生,促进乳腺发育,乳房增大;并使全身脂肪沉积,阴毛分布具有女性化特征,音调较高,骨盆宽大,臀部肥厚等。

帮助妊娠、分娩及产后哺乳

对于女性的重要生理活动,如妊娠、分娩、哺乳等,雌激素不可或缺。

妊娠 雌激素可使宫颈管松弛,并分泌大量清亮稀薄的黏液,有利于精子穿行;可促进输卵管上皮细胞增生,纤毛活动增强促进输卵管运动,有利于精子与卵子的运行;刺激卵泡的发育及促进排卵,促进子宫内膜增生而有利于孕卵着床。

分娩 分娩时雌激素可增高子宫肌的兴奋性,提高子宫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规律而有力的宫缩有助于宫口扩张,胎先露下降,胎儿娩出。

哺乳 妊娠时雌激素与孕激素及催乳素协同促进乳腺及乳腺管生长发育,调节乳腺的泌乳作用,使产后乳汁丰富。

抵御生殖道感染

雌激素可使阴道糖原含量增加,黏膜增厚并出现皱褶。糖原分解使阴道呈酸性(pH4~5),利于阴道乳酸菌的生长,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繁殖,所以雌激素能增强阴道的抵抗力,使阴道保持“自净”环境,抵御阴道内自下而上对内生殖道的感染。

增强骨代谢

雌激素可增强成骨细胞活性,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动,加速骨的生长;并可促进钙盐沉积,促进骨骺及软骨的愈合,因而在青春期早期女孩的生长速度较男孩快。

此外,雌激素对心血管及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可以维持血管张力,保持血流稳定,并增强女性语言、记忆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还可降低血浆胆固醇与β-脂蛋白含量,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并促进肝脏合成一些特殊的蛋白质,如纤维蛋白原等。

雌激素缺乏会影响健康

正常生育年龄的女性卵巢功能正常,雌激素分泌正常,多无明显问题。若女性缺乏雌激素,可引起人体相关内分泌及代谢异常而出现各种症状,如:

1.月经异常,包括周期紊乱、无规律性,或月经淋漓不尽。月经量减少,往往是雌激素缺少出现的最早症状。

2.随着雌激素的进一步下降,可出现潮热、盗汗、情绪障碍、易怒、睡眠障碍等一系列的症状。

3.外阴瘙痒,阴道干涩,分泌物减少,性生活欲望降低或消失,反复尿路感染及阴道感染,以及性生活障碍。

4.进一步可出现由于骨量减少造成的骨质疏松,患者感觉腰酸背疼,关节疼痛,活动无力,易发生各种骨折。同时因缺乏雌激素,血脂及胆固醇代谢异常,会出现血管硬化,血管内皮的损伤,易导致肢体血管栓塞、肺栓塞、脑梗塞、心肌梗死等血栓问题。

缺乏雌激素时,可予适当、精准地补充,但如果无视自身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和家族的遗传情况,盲目乱补雌激素,反而会致病,例如会诱发乳腺癌、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因此,均衡、稳定的雌激素水平十分重要。

传统认为,雌激素是一种“女性激素”,但其实男性体内也存在雌激素,适量的雌激素对于男性的心脏同样有保护作用,同样可以降低心脏病引发死亡的风险。而雌激素缺乏和雌激素受体缺陷也是导致男性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男性衰老,雌激素分泌不足同样是诱因之一。同样道理,男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也可以适当补充,但如果补充过多也一样会产生不良反应,如导致乳房增大、影响精子生成、性欲低下等。

雌激素类药物滥用危害大

药物雌激素是由带有芳香A环的18个碳原子组成的甾体激素。内源性的天然雌激素包括雌酮(E1)、雌二醇(E2)和雌三醇(E3),其中E2的生物活性最高,但药效较短,脂化后效果会有所延长。E1的活性相当于E2的30%~50%,而E3则是E1与E2的最终代谢产物,活性最弱。

临床上用的雌激素类药物多为天然雌激素雌二醇的衍生物,如苯甲酸雌二醇、戊酸雌二醇、环戊丙酸雌二醇等。合成的雌激素类药物包括半合成的炔雌醇、尼尔雌醇和全合成的已烯雌酚、已烷雌酚等。

雌二醇 是天然的雌激素,适应症为雌激素缺乏综合征。口服起始剂量为1mg~2mg,用药过程中如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病、黄疸、偏头痛突然发作、突发性视力障碍、血压显著升高等,应立即停药。

戊酸雌二醇 可与孕激素联合使用,在建立人工月经周期中用于补充主要与自然或人工绝经相关的雌激素缺乏患者、血管舒缩性疾病(如潮热)、生殖泌尿道营养性疾病(如外阴阴道萎缩、性交困难、尿失禁等)、精神性疾病(如睡眠障碍、衰弱等)以及宫颈黏液的改善。戊酸雌二醇为口服给药,因为个体差异较大,剂量需根据个体进行调整,一般每日1片(1mg)。

戊酸雌二醇不能用于妊娠或哺乳期女性,且服用该药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首次出现偏头痛或出现频繁而异常的重度头痛,或有其他可能为脑血管阻塞的先兆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服药。出现或者怀疑出现血栓症状时,也应予停用。

事实上,雌激素类药物治疗可以增加患者胆结石的发生率,某些女性在雌激素治疗期间容易发生胆囊疾病。而年龄较大的女性,如65岁或65岁以上,在使用雌激素治疗时很有可能出现老年性痴呆,务必谨慎。

炔雌醇 适应证为雌激素不足,可用于治疗女性性腺功能不良、闭经、更年期综合征等。也可用于晚期乳腺癌(绝经期后女性)、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与孕激素类药合用,能抑制排卵,即可作为避孕药服用。

炔雌醇是强效的口服雌激素,其作用约为己烯雌酚的20倍,用于性腺发育不全,每日0.02~0.05mg;用于更年期综合症,每日0.02mg;用于前列腺癌,1次0.05~0.5mg,每日3~6次。肝肾功能不全者、心脏病患者、子宫肌瘤、癫痫、糖尿病患者慎用,不明原因的阴道出血者不宜使用。

己烯雌酚 是人工合成的非甾体雌激素,适应证为体内的雌激素不足;乳腺癌、绝经期后及男性晚期乳腺癌,不能进行手术治疗者;前列腺癌不能手术治疗的晚期患者;预防产后泌乳、退(回)乳等。

用于补充体内不足时,每日0.25~0.5mg;用于乳腺癌,每日15mg;用于前列腺癌,开始时每日1~3mg(1~3片),依据病情递增而后递减,维持量每日1mg;预防产后泌乳、退乳,一次5mg,每日3次,连服3天。

己烯雌酚有可能引发血栓症以及心功能不正常,引起肝功能异常、血脂异常、钠潴留,以及不规则的阴道流血、子宫肥大、尿频或小便疼痛等不良反应。有血栓性静脉炎和肺栓塞性病史的患者禁用,与雌激素有关的肿瘤患者及未确诊的阴道不规则流血患者、高血压患者禁用,孕妇禁用。

需要指出的是,现实生活中常存在一些滥用雌激素的情况,如滥用含有非法添加雌激素的保健品、化妆品、美容产品;盲目使用雌激素以丰满乳房;滥用避孕药;滥用雌激素喂养家禽、鱼类等肉食产品。雌激素滥用危害极大,可能造成以下后果:

1.刺激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导致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增多。

2.诱发肿瘤及恶性肿瘤的发生。有人把雌激素称为“致癌激素”,滥用雌激素会导致子宫肌瘤复发或已有的子宫肌瘤迅速增大;由于雌激素可刺激子宫内膜增生,严重者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癌以及一些卵巢癌的发病风险。

雌激素为乳腺癌发生的高风险因素已经得到学术界的认可。美国曾大范围用雌激素作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替代治疗,效果很好,但不久后发现用药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明显增高;而停止这种替代治疗后,乳腺癌发病的增长速度随后减慢。2006年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25万的乳腺癌患者,其中不乏滥用雌激素而致病者。

3.可损害肝脏和肾脏。雌激素为甾体激素,代谢过程需经过肝脏灭活,肾脏排泄。滥用会加重肝肾负担,严重者导致肝肾功能不全及衰竭。

4.妊娠期使用可导致胎儿畸形。如发生男胎女性化,出现尿道下裂、附睾、睾丸发育异常,甚至引起胎儿脑积水、脑脊膜膨出等。

5.可使哮喘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6.长期滥用雌激素可促使胆结石形成,诱发胰腺炎和血栓栓塞性疾病。

总之,长期大量滥用雌激素,可能会酿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雌激素的使用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从食物中摄取雌激素更安全

事实上,除了通过药物来补充雌激素,还可以通过食物外源性辅助摄取雌激素,例如可以通过饮用豆浆、蜂王浆等来辅助补充。豆浆中含有丰富的植物性雌激素异黄酮,蜂王浆中则含有丰富的动物性雌激素。但临床共识,饮食只能做到对雌激素的部分补充,如果想通过外源性膳食攝取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不现实。

有研究针对含有异黄酮的4种膳食补充剂,包括大豆子叶、大豆胚芽、红三叶草和葛藤进行了研究,这些植物提取物都被声称可以保护骨骼健康,避免雌激素流失,防止骨质疏松等。该项研究将4种异黄酮与传统的双膦酸盐治疗、利塞膦酸钠和雌激素加孕酮进行了比较,结果是这些传统疗法减少了受试者22%~24%的骨质流失,来自子叶和胚芽的大豆异黄酮则仅仅减少了受试者5%~9%的骨质流失。可以这么认为:膳食补充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如药物补充雌激素来得直接和有效,但其不良反应较少,相对安全。

需要强调的是,雌激素并非人人都可以补充,例如有血栓性静脉炎和肺栓塞性病史患者禁用,与雌激素有关的肿瘤患者及未确诊的阴道不规则流血患者、高血压患者等禁用。雌激素并非多多益善,过高的雌激素水平可能引起血管栓塞、异常子宫流血、肝功能异常、胆道疾病等,因而不可以盲目地外源性补充。需根据自身激素的水平、基因遗传的状况,经过相关系统检查,确定为雌激素水平较低且无相关禁忌症时,才能考虑补充。食源性补充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药源性补充前则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尽量规避用药风险。切不可轻信那些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增加雌激素水平的保健(食)品,随意买来使用。

总之,雌激素水平的均衡和稳定,对于生殖系统、骨骼、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等的健康十分重要,是否需要补充以及如何补充,都应在专业的医疗机构检查后,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要明白,雌激素并非“神药”,退一万步说,即使是“神药”,运用不当也会变成“毒药”,且行且珍惜!

猜你喜欢

雌二醇阴道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微雌二醇人工抗原合成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18~F-雌二醇的质量控制研究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
保留阴道黏膜的阴道紧缩术临床体会
戊酸雌二醇在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应用
雌二醇对大鼠EAE血-脑脊液屏障及TGF-β表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