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

2021-07-27张翥陶亮亮刘品刚陈旭范修才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14期
关键词:烯酸基线阿司匹林

张翥 陶亮亮 刘品刚 陈旭 范修才

(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江苏 南通 224700)

冠心病(CHD)是心内科常见疾病,发病机制复杂,多认为与感染、饮酒、精神刺激等因素有关,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CH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1〕。阿司匹林是治疗CHD常用抗血小板药物,该药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风险〔2〕。但实践发现,部分规律服用阿司匹林患者会出现阿司匹林抵抗(AP),导致血栓栓塞或其他MACE发生〔3〕。因此,明确老年CHD患者AP早期发生风险因素,对预防MACE发生意义重大。血小板聚集率(PAG)是评估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常用指标,若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可能会出现止血机制障碍,导致PAG变化〔4〕。有研究显示,PAG升高可能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造成血管狭窄或堵塞〔5〕。由此猜测,PAG异常表达可能与老年CHD经阿司匹林治疗后MACE的发生有关。本研究通过观察老年CHD患者PAG情况,分析患者PAG与MACE发生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的60例老年CHD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接受阿司匹林口服治疗并完成随访。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63~75岁,平均(69.41±3.46)岁;体重指数(BMI)17.4~26.8 kg/m2,平均(22.16±1.41)kg/m2;病程1~5年,平均(3.04±0.85)年;入院诊断:心绞痛24例,心肌梗死19例,无症状心肌缺血13例,其他4例。纳入标准:①符合《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6〕中冠心病诊断标准,且经冠脉造影确诊;②入组前均未服用除阿司匹林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③年龄≥60岁;④阿司匹林服用时间≥4 w。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障碍;②合并恶性肿瘤;③血小板计数<100×109/L或>450×109/L;④合并血液系统疾病;⑤合并免疫系统疾病;⑥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

1.2阿司匹林治疗方法 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3035,规格:100 mg/片)口服治疗,首次剂量300 mg/d,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调整至100~200 mg/d,治疗期间定期回院复诊,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适当调整用药剂量。

1.3MACE发生情况及分组 对患者展开为期6个月的康复随访,参照相关标准〔7〕评估并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MACE发生情况,MACE包括心搏骤停、窦性心律失常、再发心肌梗死等;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患者纳为MACE发生组,反之纳为MACE未发生组。

1.4PAG检测方法 于治疗前取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5 ml,分别置于2支抗凝管中,并分别于管内添加3.8%柠檬酸纳溶液,在15 min内送检;1支抗凝管采用低速离心机(济南欧莱博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型号:DD-6R)以4 0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清采用多参数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江苏英诺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型号:PL-12)测定血小板计数;将另1抗凝管采用速度离心机以2 460 r/min离心10 min,去除血小板血浆,并用去除血小板的血浆对含有血小板的血浆进行稀释,将血小板计数稀释至250×109/L左右,于稀释过的含有血小板血浆内添加1 μg/ml 花生四烯酸诱导血小板聚集,采用全自动血小板聚集仪(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AG800)检测PAG,PAG以百分比表示。

1.5基线资料调查 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仔细阅读患者相关资料并记录研究所需基线资料情况,内容包括:性别(男、女)、年龄、BMI、病程、入院诊断(心绞痛、心肌梗死、无症状心肌缺血、其他)、实验室指标〔血栓素B2(将添加花生四烯酸诱导的含有血小板血浆采用低俗离心机以4 0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采取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血栓素B2水平)〕等。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χ2检验、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t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值,以检验PAG预测老年CHD患者MACE发生风险的价值,AUC值>0.90表示预测性能较高,0.71~0.90表示有一定预测性能,0.50~0.70表示预测性能较差。

2 结 果

2.1发生、未发生MACE老年CHD患者相关基线资料比较 60例老年CHD患者随访6个月13例(21.67%)发生MACE。MACE发生组血栓素B2水平、PAG高于未发生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发生、未发生MACE老年CHD患者相关基线资料比较〔n(%)〕

2.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将2.1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协变量,将老年CHD患者MACE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1=发生,0=未发生),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栓素B2、PAG过表达均是老年CHD患者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老年CHD患者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3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 将老年CHD患者MACE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1=发生,0=未发生),将血栓素B2、PAG作为协变量,同时纳入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在校正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带来的影响后,血栓素B2、PAG过表达均是老年CHD患者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且以PAG过表达带来的影响较显著,可能作为独立因素。见表3。

表3 老年CHD患者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2.4PAG预测老年CHD患者MACE发生风险的价值 绘制ROC曲线显示,PAG表达预测老年CHD患者MACE风险的AUC为0.890(AUC 95%CI:0.779~1.000),对应PAG临界值取19.535%时,可获得最佳预测价值,对应的灵敏度为0.923,特异度为0.660,约登指数为0.583,若血清PAG>19.535%,提示MACE发生高风险,且随着水平升高风险增加。见图1。

图1 PAG预测老年CHD患者MACE 发生风险价值的ROC曲线

3 讨 论

阿司匹林作为老年CHD常用治疗药物,规律服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延缓疾病发展,且可预防各类MACE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8〕。但有研究发现,部分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血小板聚集情况较服药前无显著变化,继而可能会发生MACE,影响临床干预效果〔9〕。因此,需寻求有效预测MACE发生指标,以指导临床早期干预、预防,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AR是老年CHD患者经阿司匹林治疗后血小板聚集情况无变化的统称,有研究显示,该现象的发生可能与环氧化酶2抑制不完全有关〔10〕。阿司匹林是通过转换血小板中环氧化酶2,以阻止前列腺素生成花生四烯酸,抑制血小板聚集,但部分环氧化酶2除存在于血小板中外,还存在单核细胞、内皮细胞中,经药物抑制后还会被各类细胞因子诱导再次生成,继而出现环氧化酶2抑制不完全的情况,导致AR发生〔11〕。PAG是反映血小板聚集、AR发生的常用指标,当血小板功能正常时,PAG水平较稳定,且提示血小板聚集功能良好,止血机制完全〔12〕。但在各种病理状态下,若血小板数量增多或功能降低,可能会出现聚集功能增强情况,继而PAG高表达〔13〕。刘浙波等〔14〕研究发现,采用PAG评估临床干预效果,并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有一定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另有研究表明,PAG与CHD患者危险因素存在一定关系〔15〕。结合上述研究结果猜测,PAG与老年CHD患者MACE发生存在一定关系,且可作为MACE发生风险评估指标。本研究结果提示发生MACE患者PAG表达增高;老年CHD患者MACE发生高风险,且随着水平升高风险增加。

本研究还发现血栓素B2过表达可能是老年CHD患者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阿司匹林经口服吸收后,通过乙酰化环氧化酶,以阻滞前列腺素生成花生四烯酸,降低花生四烯酸产物血栓素B2,预防血栓形成〔16〕。而血栓素B2表达增加多提示血栓形成风险较高,即老年CHD患者可能存在AR现象,继而经阿司匹林治疗后可能出现各类MACE〔17〕。此外,有研究显示,血栓素B2与PAG存在一定关系,故可将血栓素B2作为老年CHD患者MACE发生风险的另一预测指标〔18〕。但本研究发现血栓素B2过表达带来的影响不及PAG,故未将其作为主要分析指标,且并未观察血栓素B2预测老年CHD患者MACE发生风险的价值,未来仍需展开大样本、前瞻性研究加以验证。

综上,老年CHD患者MACE发生风险较高,可能与患者PAG过表达有关,未来可考虑检测PAG变化,以评估老年CHD患者MACE发生风险,指导早期干预。

猜你喜欢

烯酸基线阿司匹林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航天技术与甚长基线阵的结合探索
一种SINS/超短基线组合定位系统安装误差标定算法
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对水生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与机理
一种改进的干涉仪测向基线设计方法
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纯化花生四烯酸甲酯
Sn-2二十二碳六烯酸甘油单酯的酶法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