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创建优质特色学校

2021-07-26赵长江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校本心理健康心理

赵长江

抚顺市第二中学创办于1923年。多年来,学校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普通高中管理模式和育人模式。在办学过程中,学校秉承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奠基而办好教育”的理念,坚持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教育教学、德育管理、艺术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积极探索,逐步形成特色教育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发展模式。

一、构建课程化德育模式,提升德育工作实效

为高水平、有实效地实现“立德树人”的工作目标,学校从德育工作的本质和规律出发,积极探索和构建德育工作的有效模式,努力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为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学校对德育工作的主体、客体、内容、目标、途径、载体和动力机制进行归类、归纳和系统分析。

经过实践探索,我们将德育工作归纳为八大课程模块,包括:常规德育管理、综合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德育校本课程及教材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文体艺术教育、家长学校、国际交流等。各模块内部又包括诸多子模块,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各负其责、又相互融合彼此促进,这些模块共同构成抚顺二中德育管理的基本框架,使课程操作规范运行,形成常规。八大德育模块课程的建设,实现了德育过程的课程化实施体系,德育工作的自动化、科学化、系统化、实效性进一步提升。

二、实施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学校逐步确立了具有育人理念和底蕴特色的艺术教育目标:“艺术教育促美育,全面发展塑人才。”通过“做实常规课程,立足校本课程,搭建成长平台,推动特长发展”等途径来实施艺术特色教学。

(一)常规艺术教学体现“实”字

常规艺术教学工作是艺术教育特色创建的基础,关键在于体现一个“实”字。艺术课程教学中,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通过精细化的艺术课教学,学生掌握了艺术课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较牢固的艺术核心素养。高一年级开设音乐、美术欣赏课;高二年级音乐课开设合唱、乐理知识、舞蹈、声乐,美术课开设素描、美术基础知识课,严格落实自然班模块化教学;高三年级开设艺术特长生培训课。国家艺术课三年的严格规范细化实施,达成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掌握和鉴赏的基础性核心目标,从而为全体学生都学会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奠定基础,并让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向专业化发展更进一步。

(二)艺术校本课程体现“趣”字

学校在正常艺术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包括合唱、影视编导、校园艺术展演、陶艺、书法、武术、摄影等校本课程十余种,并编有《绘画基础》《中学生学摄影》等多本校本教材。

如我校摄影课程从2000年开始开设选修课,2002年编写了《中学生学摄影》教材,2009年开始又先后创建摄影和陶艺艺术工作室并开展“工作室模式”教学活动,在省内乃至国内都有一定影响力。在课程开发及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学生兴趣为基础,实施校本课程,既提升了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又推动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如摄影课不仅进一步使学生掌握了摄影的基本技能,学生还将摄影技术中的相关知识迁移到物理、化学和数学的学习方面,提升了学生运用学科知识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增强了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开展校园艺术活动体现“特”字

为提升全体学生的学习和艺术鉴赏能力,也为有艺术兴趣和才华的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学校开展了一系列艺术活动。

1.校园艺术展演

校园艺术展演是一个特色舞台,已连续开展了十几年,从2003年的“杏坛春雨”到2020年的“激扬青春”,每年一个主题。展演面向全校同学,每年有近800人參与。

2.校园艺术节

校园艺术节是学校团委、德育处、学生会策划并组织的学生艺术类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年级为系列,学生广泛参与,其优秀作品于每年4月和9月集中组织比赛展演,由教师和艺术骨干担任评委。

3.艺术社团及校内外活动

学校通过歌唱、辩论、书法、摄影等多种艺术特长展示,让学生张扬青春风采,传承先进文化,抒发爱国情感,培养理想信念。每年艺术节都有约1000名学生参与,学生在社团中的活动表现及优秀作品将被录入综合素质评价系统。

我校现有合唱、广电、摄影、少北武术、陶艺等十几个艺术社团,在省、市举办的“摇篮工程”等各项比赛中,每年都有多人获奖。抚顺二中百人合唱团还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的艺术活动,在央视舞台上展示才艺,使参加的师生深受鼓舞。多年来,抚顺二中一直坚持艺术特色教学,让学生与艺术相伴,在审美中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服务,努力塑造全面复合型人才,成就多彩人生。

三、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关爱学生心理健康

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突破口,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育人工程的关键一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抚顺二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贯主张是:发挥专业教师的核心引领作用,整合校内外专业资源,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通过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建设和对心理问题的辅导和干预,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育心理健康的高中生。

(一)强化心理课程地位,开发校本课程

学校坚持心理健康教育进课表,高一高二两周设1课时、高三定期开展专题辅导,心理教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发展需要及自身教学风格特点,积极研发校本课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心理教育规范、系统实施。

经过20年探索实践,抚顺二中由“缘分的天空——学习型团队建设”等15个专题组成的“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及由“积极的心理暗示”等30个主题组成的“积极心理30课”等校本课程均已自成体系并逐步完善。

(二)加强个体辅导,重视危机干预

加强学生个体心理辅导工作,重视学生心理危机早期识别及干预工作,为有心理困惑的同学及时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或转介服务,确保每一名学生的心身健康发展,是抚顺二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实施的重要举措。二十年来,心理教师通过面谈、电话、微信、网络视频、QQ及书信等多种途径开展个体或团体心理辅导7000多人次,记录心理咨询手记300多万字,及时化解学生心理危机案例数十起。

(三)坚持专业引领,开展教师和家长培训

学校现有专职心理教师3人,其中省心理特级教师1人。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专业引领,资源整合,合力推进”原则,通过专家讲座、拓展训练、专题研讨、心理沙龙等多种形式在教师及家长群体中开展心理健康专题培训。为促进教师自身心理素养及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升,我们设计并实施了内含10大主题的“教师心灵成长系列课程”。

2020年疫情期间及复学后,心理教师通过线上直播为全校高三学生、家长分别做了《压力之下的智慧——基于脑科学研究的心理助考策略》及《影响考试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助考策略》等专题讲座。10月份,学校为高一、高二、高三家长分批次开展全员参与的家长心理专题培训活动,由白云阁老师做《青春期成长诉求及教育引导策略》《高三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引导策略》等专题培训,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四)担当社会责任,深化课题内涵

坚持以项目或课题研究为载体,拉动整合社会各界爱心资源,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涵发展,是抚顺二中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实施的基本思路。十五年来,由心理中心牵头实施的“中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等省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类课题有10项。学校还承担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抚顺市‘8.16洪灾后心理援助工作”、抚顺市教育系统“家文化·爱教育”志愿服务工作站、抚顺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站、中科院心理所“抚顺援鄂医护人员心理援助”等公益服务项目。

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及科研工作取得了多项标志性成果:出版《心理健康教育与活动设计》等心理教育专著1部;参编《团体辅导与危机心理干预》等专业著作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教师及学生用书等40余册;在省级以上刊物中发表专业文章100余篇。其中《校园轻生事件后心理危机干预有效实施》等7篇文章在《中国教育学刊》《人民教育》等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已获教育科研成果奖30余项。2015年,学校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四、夯实教学常规环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学工作方面,学校形成了以“备课要博、上课要准、作业要精、辅导要细、考试与评价要实”五大教学环节。

(一)备课,在“博”字上下功夫

学校按照新课程倡导的思想和理念,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集体备课做到了“三定六统一”,“三定”即指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六统一”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一节课的共性内容,统一课堂練习题,统一课后检测题。个人备课要做到“六备”,即备教学思想和理念,备学生,备教学目标,备教学内容,备教学方法,备教学手段。

(二)上课,在“准”字上下功夫

我们强化学法指导,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实现知识能力双过关。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坚持“谁上课谁对课堂负责,对班级学科质量负责”。

(三)作业,在“精”字上下功夫

作业布置上,学校要求教师做到“精选专练、严格检查、及时处理、规范批阅”,鼓励学生自觉形成自己的“错题集”,教务处每月对教师的批改情况进行统计核实。

(四)辅导,在“细”字上下功夫

学校采取“集中辅导”和“个体答疑”相结合的方法,所有学科教师除利用固定的辅导时间对班级学生进行集中辅导外,还利用零散的课余时间为学生个体进行义务答疑,因材施教,分类推进。

(五)评价,在“实”字上下功夫

学校加强教师的命题研究能力,力争所出的试题紧扣教材,难易适中,有一定的区分度和难度;要求教师认真做好考试组织及试卷批阅、分析和评价工作,做好学业水平测试考查科目的考核评价工作。

此外,学校科学开展学优生培养,推动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我们积极开展学科竞赛专题式强化培训。2020年,学校在数学、化学竞赛中成绩斐然,数学有3人进入省队,化学有1人获得省一等奖,位列全省第三名。在第36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我校有1人获得金牌,位列辽宁省第一名。学校还实施“强基计划”,强化学优生的针对性提升培训,加强对高水平运动员与艺术特长生的科学指导。2021年,首届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与丘成桐数学英才班选拔结果出炉,辽宁省有两名同学入选,这两名同学均来自我校。

(责任编辑:李晶)

猜你喜欢

校本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小测试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心理感受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