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综合评价的学生成长积分表的设计与使用

2021-07-26赵国彬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量表核心素养

赵国彬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教育评价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为教育的差异化赋能,引导学校由“重分数”向“重过程”转变,使其真正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目标,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方案》的实施给予教育功能重新思考和定位,无论对哪一个层面或哪一个类别的教育而言,其影响和指导性都是“大同小异”。“大同”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小异”就是“评价机制”在教育不同阶段的具体实施。

为更好地落实小学阶段的评价机制改革,我校设计了学生成长积分记录量表(见表1),旨在鼓励学生多样化成长、成才。

一、学生成长积分表的设计理念

(一)核心理念

找准评价机制的改革切入点至关重要。以往我校按照学生考试成绩来进行评价,考试是评价方式,分数是评价标准,学优生和学困生是评价结果。这种评价方式明显单一,有的学生从三年级甚至是从一年级开始成绩就跟不上,比父母和老师的失望更严重的是学生本人的自我放弃;而那些所谓的好学生,成长也并非尽如人意,很多学生因为抗挫能力差,偶尔的一次成绩下滑就一蹶不振。学校曾经尝试把分数按等级制来划分,或者是学生成绩不排名,然而这仅是评价标准的改变,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无从谈起。

学生评价标准应该是考察综合能力的并持续跟踪。假设有一套评价系统能根据学生的努力程度划分,引导学生不懈努力,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最终使其不断进步,那么这套评价系统对学生最大的帮助应该是督促和提醒,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让学生看到成长的希望,这就是我校学生成长积分记录量表设计与使用的初衷。

1.科学记录,目及成长

一张表格用6年,能够比较客观全面地呈现学生身体、素养和成绩的全过程。一是让学生看得见自己的成长,相信努力给自己带来的变化,从小培养学生成长型思维的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各学科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使其针对学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诊断。

2.改革评价,提高目标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以及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形成,建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成长积分制。我校把学生每学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以积分的形式记录下来,让学生看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进步与不足,引导学生进行修正和完善,促进学生由主动学习向深度学习延伸,从而达到提高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

3.聚焦素养,重塑标准

我校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改变了“唯成绩”评价的单一性,还增加了质量评价和身体素质测评,其中质量评价的制定是依据最新版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中的“学生发展质量评价”。通过创新评价体系,使教育真正做到以保证学生身体健康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核心,让学生每学期所取得的学科成绩分量更足、价值更高,为其综合发展赋能。

4.积分管理,寓教于乐

成长积分记录量表的主要功能,是让学生看到通过努力给自己带来的变化。采用积分制不是让学生互相攀比分数的高低,而是鼓励学生不断地去超越自己。当然,学校或班级可以定期开展兑换积分的活动,如达到相应積分可以兑换一本图书、观看一场电影、参加一次研学旅行、给校长做一周的助理,等等。在此基础上,总积分不变,只在兑换的分数盖上“已兑换”印章即可,既保证了教育功能的导向,又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二)栏目设置

1.身体素质记录量表

这张表里包含身高、体重、视力、臂展、跳绳、跳高、跳远等,可按照小学低中高三个学段适当增减。首次测量为基础数据,在学生体质健康的标准范围内各积一分,不在标准范围内的不积分;以后每学期末测量一次,在标准范围内各积一分,不在标准范围内的不积分;臂展、跳绳、跳高、跳远等每增加厘米或1个积1分;视力提升0.1或保持正常积1分。

2. 质量评价记录量表

质量评价记录量表只列出了学生质量评价一、二级指标(学生发展质量评价共三级指标),可以看做为质量评价统计表,后附对应的学生申报质量评价“描述性材料”。

3.成绩储蓄记录量表

从一年级开始,学生每学期或期中的笔试成绩除以10直接记入档案,这样以“储蓄”的方式记录各学期成绩,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不会因为一次的考试成绩的得失而悲喜。学校还将百分制作文成绩除以20记入档案,以达到以写促读的效果。

质量评价记录量表还有附加规定:观看纪录片《中华通史》《党史100讲》一集并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积1分;阅读1本图书并写出简要感受或画出思维导图积1分,等等。学生在申报素养评价时,要从一级指标对应填写到三级指标,每一次填写的过程,都是学生对核心素养认知和理解的深化(见表2)。

二、学生成长积分记录量表的管理和使用

成长积分的使用以学生为主,初期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及时解决问题,采用精细化与开放式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做好学生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培养。因为成长型思维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重过程、轻结果,有利于《方案》提出的“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的发展要求,同时更符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

(一)身体素质、成绩储蓄两个记录量表进行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主要就是保证两项数据的精确,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保障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加此项记录活动。

身体素质记录量表可共享每学期体质健康测评结果,学校每学年给学生开出一份“身体发育情况报告单”,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身体发育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教给学生修正或矫治的方法,保证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例如,近年来学生近视率的快速增长,其中大部分学生近视是由于不注意防护甚至认为戴眼镜很酷等主观因素造成的,利用身体素质记录量表可以有效改变学生错误的行为和观念。

(二)质量评价记录量表进行开放式管理

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我国基础教育不断地从“物”走向“人”,实现教育回归到落实立德树人的轨道上,这是教育标准的转变和提高。但仅凭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让学生感悟和理解是不够的,更需要一种可行性的评价,引导学生主动去感知、反思核心素养的要素,逐渐成为自己的积累、习惯或品质中的一部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中的“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正是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教师可采用开放式的管理办法,发挥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其他同学的帮助,最终自我努力,增加积分。此外,评判的环节也尽量以鼓励为主,这项记录可以从三年级开始,有条件的可以从一年级开始。低年级由教师评价,中高年级由三名(人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以上的学生认可,教师复评(签章即可)。

(三)引导学生用记录量表进行诊断

如果一个学生身体健康成长,质量评价发展全面,他的学科成绩往往也是优异的。例如,某个学生的成绩下滑,可以引导其在自己核心素养记录量表里面二级指标“学习习惯”中查找三级指标做得是否有问题,从而进行自我修正;如果是作文成绩不高,就引导学生到核心素养记录量表里查找自己三级指标“14”中的阅读量是否足够,是否需要及时充实自己,进行自我调整或矫正。这种自我管理、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有益的。

总之,使用成长积分记录量表,既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内驱力的成长效应,又要考虑不能给教师增加过多的负担,引导师生怀揣幸福和喜悦,一起成长。

(责任编辑:赵春艳)

猜你喜欢

量表核心素养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积极人格教育量表编制与现状调查研究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议论文评价量表的设计思路与使用方法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