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屏风散加减联合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的疗效评价

2021-07-24河南省清丰县妇幼保健院457000孙献丽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4期
关键词:哮鸣音平喘附表

河南省清丰县妇幼保健院(457000)孙献丽

支气管哮喘作为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多表现为喘憋、呼吸困难等,病情常反复发作,影响患儿身体健康。支气管哮喘主要病理变化以气道慢性炎症为主,通过损伤气道表面细胞,提高气道上皮细胞通透性,促使炎症因子聚集至气道腔内,诱发支气管收缩异常,造成疾病反复发作[1]。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多使用糖皮质激素、受体激动剂等药物治疗,虽可一定程度缓解临床症状,但长期使用易产生药物依赖性[2]。中医认为支气管哮喘属“喘证”范畴,多因脾肺功能失调,宿痰积伏于肺,促使痰阻气道,肺气上行,引发喘促痰鸣之证,故治疗应将补肺固表、扶脾益肾作为主要治疗目的[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玉屏风散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疗效、症状评分、肺功能等方面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103例(2019年2月~2021年2月)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3]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小儿哮喘评估标准[4];近3个月内未使用过支气管扩张剂。排除标准:严重器质性病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重度肺气肿;严重心、肝、肾、脑、血液系统疾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将采用穴位贴敷治疗的51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3~10岁,平均(7.28±1.23)岁;病程1~4年,平均(2.56±0.65)年。将采用玉屏风散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的52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3~11岁,平均(7.59±1.52)岁;病程1~5年,平均(2.98±0.79)年,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吸氧、镇静、抗痉挛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穴位贴敷。将细辛3g、白芥子3g、肉桂5g、法半夏3g、延胡索6g、甘草2g研为细粉,加入姜汁、蜂蜜,制为圆饼状,后选取大椎、肺腧、气海、天突、定喘、膈腧、膻中、肾俞、足三里,贴于以上穴位,20min/次,1次/d,每3d治疗1次,共15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玉屏风散加减,包含防风5g、乌梅5g、白术5g、杏仁5g、桑白皮5g、黄芪15g、半夏5g、前胡7g、甘草5g;对大便干涩者,加用大黄5g、枳实10g;对闭塞流涕者,加用蝉衣10g、辛夷10g;对痰多黏稠者,加用鱼腥草5g。1剂/d,清水煎至400 ml,分早晚2次温水送服,治疗1个月。叮嘱患儿家属,治疗期间勿使用生冷辛辣食物。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显效:哮喘较发作前改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量25%~35%;有效:哮喘症状有所好转,FEV1增加量15%~24%;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FEV1增加量<15%或病情恶化。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率。②治疗前后两组症状评分(咳嗽、喘憋、哮鸣音)。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小儿哮喘症状评估标准,将咳嗽、喘憋、哮鸣音根据重度、中度、轻度、无分别计6、4、2、0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③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最大肺活量(VCMAX)、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④治疗前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抽取患儿肘静脉血3ml,常规离心,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FN-γ、IL-4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观察组显效32例,有效14例,无效6例。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10例,无效14例。观察组总有效率88.46%(46/52)较对照组的72.55%(37/51)高(χ2=4.167,P=0.041)。

2.2 症状评分 治疗后,观察组咳嗽、喘憋、哮鸣音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见附表1。

附表1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s,分)

附表1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咳嗽 喘憋 哮鸣音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2 2.79±0.85 1.23±0.24 2.56±0.69 1.21±0.20 2.34±0.62 1.08±0.21对照组 51 2.63±0.77 2.07±0.52 2.47±0.60 1.96±0.43 2.51±0.88 1.89±0.50 t 1.001 10.559 0.706 11.385 1.135 10.756 P 0.319 <0.001 0.482 <0.001 0.259 <0.001

2.3 肺功能 治疗后,观察组VCMAX、FEV1、PEF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见附表2。

附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s)

附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VCMAX(L) FEV1(L) PEF(L/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2 1.32±0.27 2.28±0.57 1.20±0.23 1.78±0.40 2.14±0.37 3.30±0.93对照组 51 1.36±0.31 1.89±0.45 1.26±0.30 1.36±0.34 2.19±0.40 2.68±0.70 t 0.699 3.849 1.141 5.737 0.659 3.817 P 0.486 <0.001 0.257 <0.001 0.512 <0.001

2.4 炎症因子 治疗后,观察组IFN-γ水平(27.19±4.36)pg/ml较对照组的(22.89±3.75)pg/ml高,IL-4水平(107.25±4.89)ng/ml较对照组的(127.46±6.25)ng/ml低(P<0.0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分为发作期与缓解期,其中缓解期多指主要症状消失,病情基本控制,此阶段为治疗支气管哮喘最佳时期,但常规西医治疗仅给予药物治疗,虽一定程度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长期使用易在激素副作用下,降低治疗效果[4]。因此,临床亟待寻找其他方式,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支气管哮喘属“哮证”范畴,多因津血运行失常、痰瘀内停、阻于气道,终致咳喘,故应以调理肺气、祛风平喘、扶正固表为主要治则。本文得出,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后VCMAX、FEV1、PEF、IFN-γ水平较对照组高,治疗后咳嗽、喘憋、哮鸣音评分、IL-4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穴位贴敷治疗通过使用特定药物刺激,以达温经通络、调理脏腑之功效,而其所用药物中,细辛镇痛止咳;白芥子温肺化痰;肉桂温通经脉;法半夏止咳平喘;延胡索行气活血;甘草补气益脾,同时加入姜汁可驱寒活血,诸药合用,可发挥外祛痰邪之功效。大椎、肺腧、气海等穴位属背俞穴,具驱邪散寒、止咳平喘之功效,将其贴至特定穴位后,促使药性自毛孔中进入,可有效调理气血,激发阳气,达至防病治病的目的。但仅使用穴位贴敷起效时间慢,联合中药使用可提高治疗效果。玉屏风散中防风解表祛风;乌梅敛肺生津;白术健脾益气;杏仁止咳平喘;桑白皮泻肺平喘;黄芪补气养血;半夏化痰降逆;前胡降气化痰;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固表驱邪、健脾益气之功效[5]。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细辛成分中去甲乌头碱可兴奋肾上腺素能β受体,增加支气管肾上腺素能β受体反应性;防风可抑制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E,阻断炎症介质,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黄芪可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提升机体免疫力[6]。

综上所述,玉屏风散加减联合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肺功能恢复,改善炎症因子水平,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哮鸣音平喘附表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附表6 2021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观察通腑平喘汤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不同激素雾化吸入对小儿急性喉炎并发呼吸困难的临床疗效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抢救成功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