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周血白细胞检测在小儿肠炎中的应用

2021-07-24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743000赵晶王燕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4期
关键词:肠炎细菌性病毒性

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743000)赵晶 王燕

小儿肠炎是小儿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是由细菌和病毒感染导致引起,主要有腹泻、腹痛、呕吐、电解质紊乱等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1][2]。由于小儿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往往会导致临床不好诊断耽误病情,血常规检测是临床最常用的诊断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患儿进行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检测,分析其对小儿肠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4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肠炎患儿180例,其中细菌性肠炎组80例,病毒性肠炎组100例;以同时期的体检健康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28例,女132例;年龄为6个月~36个月,平均年龄(11.88±5.22)个月。三组患儿年龄和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儿近期均无其他感染性疾病;②患儿近期均无服用抗生素及其他类药物;③患儿家长对本次研究方法知情并同意参与。

1.2 试剂与仪器 采集EDTA-Na2真空抗凝全血标本用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配套试剂由希森美康公司提供。

1.3 研究方法 所有儿童在早晨8:00~8:30抽取空腹静脉血2mL EDTA- Na2抗凝,充分颠倒摇匀后进行外周血WBC、Neu、Lym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4.0统计软件对文章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值±标准差(±s)示,计量资料用方差分析,数据间差别用P值表示,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三组研究对象的WBC、Neu、Lym检测结果分析:由附表中数据可见,细菌性肠炎组和病毒性肠炎组的WBC比对照组明显升高;细菌性肠炎组和病毒性肠炎组WBC、Neu、Lym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菌性肠炎组和对照组WBC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Neu、Lym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毒性肠炎组和对照组WBC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Neu、Lym无显著性差异(P>0.05)。

附表 细菌性肠炎组、病毒性肠炎组、对照组WBC、Neu、Lym外周血白细胞实验室结果比较(±s)

附表 细菌性肠炎组、病毒性肠炎组、对照组WBC、Neu、Lym外周血白细胞实验室结果比较(±s)

注:细菌性肠炎组和对照组WBC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毒性肠炎组和对照组WBC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WBC(×109/L) N(×109/L) L(×109/L)细菌性肠炎组 7.81±2.74 3.27±2.66 3.69±1.54病毒性肠炎组 7.32±2.9 3.36±2.14 3.28±2.65对照组 5.73±0.68 2.91±0.36 2.65±0.31

3 讨论

外周血白细胞检测是平时最常见最普遍的血液常规检验项目之一,老百姓也最熟悉,其对疾病并没有特异性,但是机体受到病毒和细菌入侵后白细胞可吞噬病毒细菌产生炎症反应,白细胞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或降低,可作为炎症疾病的辅助诊断,对一些疾病可进行初步简单的诊断和评估[3][4]。外周血白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5],中性粒细胞也在人体内起着十分重要的保护作用,可吞噬分解一些病原体[6]。淋巴细胞是人体的免疫细胞,主要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7]。当白细胞发生变化时,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白细胞的正常参考范围为(4~10)×109/L,本研究中细菌性肠炎和病毒性肠炎患儿的白细胞均高于对照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升高数值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三组之间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无显著性差异,影响白细胞升高和下降的因素有生理性变化(比如年龄、日间变化、运动、疼痛、情绪、妊娠、分娩、吸烟、饥饿、气温等),也有病理性变化,容易造成临床诊断很困难,导致误诊漏诊而错过最好的治疗时间段耽误病情。所以临床上要在检查完血常规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联合其他检验项目诊断体内是否有炎症,是哪一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肠炎,合理选择用药,及时给予患儿诊疗。

猜你喜欢

肠炎细菌性病毒性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棚菜出现各种“烂” 重防细菌性病害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感染性肠炎如何应对
肠炎是如何引起的、生活中该注意什么?
治病毒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