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1-07-24河南省洛阳仁大医院471300崔高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4期
关键词:库巴缬沙坦左室

河南省洛阳仁大医院(471300)崔高伟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属于异质性心脏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发病率、病死率较高,流行病学显示,我国DCM患病率约为13/10万~84/10万,而确诊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50%,且近些年其发生率呈逐年增加、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强心、利尿、抑制心肌重构、扩血管是目前常用治疗手段,虽能一定程度延缓病情进展,但难以有效延长患者生命周期,改善预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是一种新型抗心衰药,可抑制血管紧张素受体及脑啡肽酶(NEP),抗心衰疗效显著[2]。鉴于此本研究前瞻性选取我院DCM患者94例,旨在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曲美他嗪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前瞻性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我院94例DCM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组47例,女21例,男26例,病程1~7年,平均(4.05±1.27)年,年龄56~72岁,平均(64.35±3.62)岁,心功能:10例Ⅱ级,28例Ⅲ级,9例Ⅳ级;研究组47例,女18例,男29例,病程2~6年,平均(3.87±0.83)年,年龄57~74岁,平均(65.18±3.96)岁,心功能:12例Ⅱ级,29例Ⅲ级,6例Ⅳ级。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3]中DCM诊断标准;超声检测女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0cm,男性>5.5cm,左室射血分数(LVEF)<45%;心功能(NYHA)分级Ⅱ~Ⅲ级;知情本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心脏瓣膜病、高血压、缺血性或先天性心脏病史;房室传导阻滞Ⅱ度或Ⅱ度以上;吸烟史、糖尿病史;收缩压<100mmHg,心率<60次/min。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抗心衰治疗,地高辛,口服,1次·d-1,0.125mg·次-1;螺内酯片,口服,1次·d-1;20mg·次-1;酒石酸美托洛尔,口服,1次·d-1,25mg·次-1;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口服,1次·d-1,40mg·次-1。常规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口服,3次·d-1,20mg·次-1。研究组于常规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口服,2次·d-1,100mg·次-1,2周后调整剂量,2次·d-1,200mg·次-1。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心功能改善≥2级为显效;心功能改善1级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有效+显效=总有效。②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采用心脏超声诊断仪(美国GE公司,VIVID7)检测。③血清学指标:治疗前、治疗后分别取2ml静脉血,离心(15min,3500r/min),分离血清,以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血清肌钙蛋白(cTnT)、醛固酮(ALD)、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含量,试剂盒购自北京福瑞泽生物公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研究组总有效率91.49%(43/47)高于常规组的74.47%(35/47)(P<0.05)。

2.2 心功能指标 治疗后研究组LVES(38.26±3.15)mm、LVEDD(56.47±4.29)mm小于常规组的(41.09±4.13)mm、(59.80±5.01)mm,LVEF(51.68±5.43)%高于常规组的(47.35±4.72)%(P<0.05)。

2.3 血清指标 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TnT、ALD、NT-proBNP水平较常规组低(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血清指标比较(±s)

附表 两组血清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 n cTnT(μg·L-1) ALD(pg·ml-1) NT-proBNP(pg·m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47 0.46±0.15 0.18±0.04a 237.56±8.73 55.87±4.61a 730.45±21.63 428.57±13.46a常规组 47 0.43±0.14 0.25±0.07a 235.69±9.21 81.49±5.48a 726.34±18.59 512.74±16.84a t 1.002 5.952 1.010 24.527 0.988 26.767 P 0.319 <0.001 0.315 <0.001 0.326 <0.001

3 讨论

DCM是第三大心力衰竭原因,主要特征为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左心室增大,晚期可出现乏力、下肢水肿、呼吸困难、胸痛等,若未及时控制,极易引发心律失常而造成心脏骤停,危及患者生命。研究表明,DCM发病过程中心肌重塑发挥关键作用,心脏扩大可减弱心肌细胞收缩力,降低心脏泵血功能[4]。故如何逆转、延缓DCM患者心肌重塑是临床研究重点。

醛固酮-血管紧张素-肾素系统(RAAS)激活为主要心肌重塑原因,现阶段常用抑制RAAS激活药物有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阻滞剂(ACEI),其在其他原因心力衰竭治疗中效果尚可,但针对DCM疗效仍有待提高[5]。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91.49%高于常规组的74.47%,治疗后LVES、LVEDD小于常规组,LVEF高于常规组(P<0.05),可见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曲美他嗪可进一步改善DCM患者心功能,提升疗效。曲美他嗪是哌嗪类衍生物,有利于葡萄糖有氧氧化,生成更多ATP,保证离子泵运转,调节缺血心肌能量代谢,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维持心室收缩功能。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是由缬沙坦、沙库巴曲组成的复合药物,临床效果明显强于缬沙坦、依那普利等ARB/ACEI制剂,能抑制NEP,阻断AngⅡ受体,从而抑制RAAS激活、交感神经兴奋,发挥扩血管,延缓、预防心肌重构作用,其次其可经促尿钠排泄调节心功能状态,延缓心衰进展。因此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曲美他嗪能提高DCM治疗效果,明显改善心功能。

心衰过程中人体可分泌多种特异性物质,其中NT-proBNP属于B型利钠肽前体物质,具有促尿钠排泄、扩血管作用,能抑制RAAS系统,可作为心衰预后评价及诊断指标;cTnT是一种肌肉运动调节蛋白,在肌肉舒张、收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常作为评价心肌损伤的生物学标志物;而ALD为类固醇类激素,有保钠、排钾、排水作用,和心肌重塑关系密切,能作为病情程度判断指标[6]。本研究发现,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TnT、ALD、NT-proBNP低于常规组(P<0.05),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曲美他嗪能抑制心肌重塑,减轻心肌损伤,提高DCM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DCM患者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能延缓心肌重塑,减轻心肌损伤,增强心功能,提升疗效。

猜你喜欢

库巴缬沙坦左室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芥末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