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珠单抗与阿柏西普治疗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对比

2021-07-24河南省新蔡县人民医院463500郑洪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4期
关键词:雷珠附表单抗

河南省新蔡县人民医院(463500)郑洪芳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RM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其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且随着病情发展可导致患者视力损伤不断加重,最终导致患者视力功能永久性丧失,从而极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我国居民平均寿命不断延长,ARMD发病率亦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而ARMD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也受到越来越多眼科医生的关注[1]。渗出性ARMD是ARMD患者中极为常见的一种亚型,其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等特点,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临床治疗渗出性ARMD的重要手段,而随着药物学的不断发展,临床可供选择的抗VEGF药物种类也在不断增多[2],但关于不同药物临床疗效差异性对比研究仍较少,此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10例渗出性ARMD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雷珠单抗与阿柏西普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渗出性ARMD患者分为A、B两组(A=55,B=55),纳入患者均符合ARMD临床诊断标准,经眼底荧光造影确诊,属于渗出性ARMD[3],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A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64.75±4.81)岁;病变位置:左眼28例,右眼27例。B组男28例,女27例,年龄51~74岁,平均年龄(64.68±4.75)岁;病变位置:左眼26例,右眼29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组间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 术前3d两组患者均使用妥布霉素滴眼,3次/d,每次1 滴。术前使用碘伏清洗结膜囊,表面麻醉后使用开睑器开睑,于角膜缘3.5mm处进针,于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 A组注入0.5mg雷珠单抗,B组注入2mg阿柏西普,出针后拿棉签轻压进针口30s,每个月给药1次,连续给药3次。

1.3 观察指标 ①使用ETDRS视力表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时的视力水平;②使用OCT仪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时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foveal thickness;CFT)水平;③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分析数据分析,定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定性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视力水平比较 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两组ETDRS视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的ETDRS视力评分高于A组(P<0.05),见附表1。

附表1 治疗前后两组视力水平比较(±s,分)

附表1 治疗前后两组视力水平比较(±s,分)

注:aP<0.05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6个月 治疗后12个月A组 55 56.34±5.68 73.13±7.23a 73.83±7.36a B组 55 56.19±5.74 77.49±7.47a 77.14±7.54a t 0.138 3.110 2.576 P 0.891 0.002 0.011

2.2 治疗前后两组CFT水平比较 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两组CF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的CFT水平低于A组(P<0.05),见附表2。

附表2 治疗前后两组CFT水平比较(±s,μm)

附表2 治疗前后两组CFT水平比较(±s,μm)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6个月 治疗后12个月A组 55 384.71±35.33 341.38±35.62 335.29±34.72 B组 55 387.19±36.42 325.79±33.91 320.83±33.04 t 0.362 2.351 2.237 P 0.718 0.021 0.027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A组有3例患者于用药后第2d出现结膜下出血,2例患者出现眼压升高,B组有2例患者出现结膜下出血,2例患者出现眼压升高,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10%,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1,P=0.728)。

3 讨论

目前尚不完全明确渗出性ARMD发病机制,但多项研究结果证实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是导致渗出性ARMD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可导致黄斑部位水肿、渗出、出血,从而影响患者视力功能[4]。随着近些年临床对渗出性ARMD的研究不断深入,抗VEGF类药物亦从常规抗肿瘤治疗逐渐应用于渗出性ARMD的临床治疗。雷珠单抗与阿柏西普是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两种抗VEGF类药物,此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部分渗出性ARMD患者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对比了上述两种药物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两组ETDRS视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而CF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这表明两种药物均能达到较好的治疗目的。但采用阿柏西普治疗的B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两组ETDRS视力评分均高于采用雷珠单抗治疗的A组,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的CFT水平较低,这表明在治疗渗出性ARMD中,阿柏西普的临床疗效更佳。VEGF-A和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是参与眼部血管形成的主要VEGF家族成员,基础医学研究显示VEGF-A可引起血管渗漏,而PlGF则与病理性血管形成存在密切联系,且该因子还可增强低浓度VEGF活性,其与VEGF-A协同可加快眼部血管病理性改变。雷珠单抗属第二代抗VEGF类药物,其可作用于多个VEGF亚型,从而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5][6]。而阿柏西普则属于第三代抗VEGF类药物,其作用靶点更为广泛,不仅能结合VEGF-A的所有亚型,还可结合PlGF1、PlGF2和VEGF-B,且该药物与VEGF-A、PlGF的结合能力是雷珠单抗的近百倍,故其临床治疗疗效更佳[7][8]。此次研究还对比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较轻,经针对性处理迅速缓解,并未出现视网膜脱落等严重并发症,且组间差异较小,这表明两种药物安全性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阿柏西普治疗渗出性ARMD临床疗效优于雷珠单抗,其可作为临床首选药物。

猜你喜欢

雷珠附表单抗
FOLFOXIRI联合贝伐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医院静配中心曲妥珠单抗剩余液信息化管理与成效
雷珠单抗联合Ozurdex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附表6 2021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护理干预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分析
不同剂量雷珠单抗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