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敷脐配合无菌间歇导尿治疗膀胱逼尿肌活动低下35例

2021-07-24邵亚敏任黎刚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尿量无菌疗程

蔡 琦 邵亚敏 舒 彦 任黎刚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2

逼尿肌活动低下(DU)是由于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减弱或收缩持续时间缩短,导致正常排尿时间段内膀胱排空延迟或不能完全排空的一种临床常见的膀胱功能障碍。目前,关于DU的治疗尚未形成有效统一的治疗方案,尚无确切有效的口服药物,临床上现阶段采用的毒蕈碱受体激动药及胆碱酯酶抑制药效果有限,且不良反应较多。笔者采用中药敷脐配合无菌间歇导尿的方法治疗男性膀胱逼尿肌活动低下,收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4版)》中DU的诊断标准[1]。②本院门诊就诊的男性DU患者;③年龄18至65周岁;④病程至少1个月;⑤知情同意,自愿参加。

1.2 排除标准:①中药过敏者;②合并其它系统严重疾病者;③精神疾病者。

1.3 一般资料:50例均为2017年1月~2018年2月本院门诊收治的男性D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平均年龄47.50±15.67岁。对照组25例,平均年龄50.67±17.0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结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接受无菌间歇性导尿治疗及常规护理。

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药敷脐治疗。中药敷脐方组成:黄芪15g,乌药、益智仁、白及各10g,没药、乳香各5g,炒制后捣碎研磨成粉,混合后取3g粉末以陈醋调制成糊状,敷贴在患者脐部,以无菌纱布覆盖,之后用胶布固定,将温度为40℃的暖水袋在纱布之上热熨。每天敷2次,每次持续30min,每天换药1次,10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3天,每2疗程为1治疗周期。

3 治疗结果

3.1 观察指标:干预2疗程后评价两组综合疗效、膀胱残余尿量和最大尿流率的改善情况。其中综合疗效可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具体评定标准参照《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4版)》[2]。

3.2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3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3.4 两组膀胱残余尿量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比较(±s,ml)

表2 两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比较(±s,ml)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干预后103.37±30.38*▲122.70±32.54*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25 25干预前162.67±46.33 159.00±49.00

4 体会

中药敷脐治疗是中医学中的外治方法,治病理论的基础为中医经络以及脏腑学说。脐是胚胎发育中腹壁闭合的最后位置,具有表皮角质层薄弱的特点,药物易渗透进入角质层,相比其他位置外敷具有药物利用率与吸收率更高的优点。在中医经络学中,脐对应的穴位为神厥穴,通过药物刺激可刺激经脉中的气运行,提高脏腑气血的运行功能。敷脐方中黄芪具有益气助阳、养肾健脾的功效,乌药可以止痛行气、散寒温肾,益智仁能补阳温肾、缩尿固精,白及有消肿生肌及止血收敛的作用,配合没药与乳香的生肌行气化瘀的功效。全方针对患者肾气不足、膀胱不固的特点,补足肾气而使膀胱固摄有权、开合有度。可见,运用中药敷脐联合无菌间歇性导尿治疗男性膀胱逼尿肌活动低下,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膀胱残余尿量,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尿量无菌疗程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
基于风险评估的无菌原料药的无菌工艺模拟验证
监测尿量能否预防急性肾损伤和判断预后
无花果煎汤熏洗治疗痔疮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