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芪参胶麦汤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气阴两虚挟瘀证60例

2021-07-24柴玲娟盛和静陈雪静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气阴室性内皮

柴玲娟 盛和静 陈雪静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浙江 温州 325000

本文采用芪参胶麦汤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气阴两虚挟瘀证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120例。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胸闷胸痛,自汗,五心烦热,舌紫黯、苔少或无苔,脉细涩或结代。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4.38±8.62岁;平均病程5.62±1.48年;室性、房性、交界性早搏分别为27例、18例、15例。对照组中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64.71±8.49岁;平均病程5.40±1.43年;室性、房性、交界性早搏分别为29例、17例、14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P>0.05)。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硝酸酯类药物、利尿剂减轻心脏负担、他汀类调节血脂、营养心肌药物等。对照组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H20100167),每日口服47.5mg,根据病情可加至每日95m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参胶麦汤:人参20g,黄芪、阿胶、丹参、川芎、珍珠母、红景天各15g,磁石、麦冬各10g,水蛭、炙甘草各6g。水煎,每日1剂,晨起及临睡前各服1次。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显效为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心律失常次数减少>70%;有效为症状、心电图均明显改善,心律失常次数减少50%~70%;无效为症状、心电图及心律失常次数均无改善。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3 两组血清学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学指标治疗前后水平变化(±s)

表2 两组血清学指标治疗前后水平变化(±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CRP(mg/L)13.08±2.24 5.12±0.80▲※12.76±2.36 7.43±1.16▲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VEGF(ng/L)92.25±7.68 125.74±10.37▲※91.81±7.73 113.92± 8.65▲ET-1(ng/L)65.15±6.24 43.48±5.11▲※64.83±6.23 51.72±6.15▲

3.4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见表3。

表3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4 体会

芪参胶麦汤中,黄芪、人参补中益气,安神定悸;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丹参活血化瘀,宁心安神;川芎行气活血,解郁止痛;珍珠母、磁石平肝潜阳,镇心安神;红景天补气活血;麦冬滋阴生津;水蛭破血祛瘀;炙甘草调和诸药。上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活血通络、镇心安神的功效。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均可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加重心律失常症状。VEGF在心肌缺氧时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与冠心病的预后关系密切。ET-1具有强烈、持久的缩血管作用,是反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敏感指标。CRP为系统炎症反应的标志性因子,可激活炎症细胞引起缺氧及血管痉挛,并独立调节心脏功能。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EGF、ET-1、CRP水平明显降低;说明芪参胶麦汤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观察结果显示,芪参胶麦汤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气阴两虚挟瘀证效果明显,患者症状和心律失常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少,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猜你喜欢

气阴室性内皮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生脉饮在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糖网1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22例
加味炙甘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气阴两虚型临床研究
补肺养阴汤治疗气阴两虚兼痰浊停滞型小儿支气管肺炎恢复期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