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雨课堂应用研究的元民族志分析

2021-07-22刘萌萌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实证智慧教学雨课堂

刘萌萌

摘  要:本文对有关雨课堂应用研究方面的文章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元民族志的方法对文章进行查找、评估和综合。在知网上通过关键字搜索和筛选,最终采用了23篇文章。通过对这23篇文章的综合分析比较,得到以下实验结果:一是雨课堂对混合式教学有如下贡献:课前直接插入慕课、课中互动方式多样、课后学习数据分析。雨课堂与混合式教学能够构建一定程度的智慧课堂。二是有关实证研究的文章比较多。虽然结果表明应用雨课堂的学习效果较传统课堂好,但对于如何在横向上促进课程改革并没有过多研究,这也是未来对雨课堂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关键词:雨课堂;智慧教学;大数据;实证;元民族志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7-0-02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研制开发的智慧教学工具,目前在各大高校中应用得很广泛。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目前研究得也比较多。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的王帅国老师介绍了雨课堂的功能以及应用场合,并就如何应用雨课堂开展混合式教学给出相应的建议。在各大省市的智慧课堂教学大赛中,应用雨课堂和学习通智慧教学工具的占很大比重。在呈现方式上两大工具各具特色,各有优缺点。本文将雨课堂应用研究方面的文章进行元民族志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

一、研究方法

在本篇论文中,采用了元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雨课堂的应用研究进行综合定性分析。元民族志研究方法最早是由Noblit和Hare在教育领域综合定性数据的一种解释策略。不同于元分析的定量研究,元民族志研究方法不只是综述,更是一种解释的定性研究方法。元民族志研究方法会对数据进行比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雨课堂是一种智慧教学工具,可以导出学生的学习数据,涉及大数据分析,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且雨课堂是清华大學研制开发的,而《现代教育技术》杂志是清华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基于以上因素,本篇论文在选取样本时采用以下策略。

第一,在知网搜索关键字中包含雨课堂与混合式的文章。

第二,在知网搜索关键字中包含雨课堂与智慧的文章。

第三,在知网搜索关键字中包含雨课堂与大数据的文章。

第四,在知网搜索篇名中包含雨课堂与实证的文章。

第五,在知网搜索篇名中包含雨课堂并且在《现代教育技术》期刊发表的文章。去掉重复的文章,共得到样本23篇。

二、研究过程

(一)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

朱桂萍、于歆杰教授提出了在大班《电路原理》课上,利用雨课堂开展混合式教学[1]。课前会要求学生学习一部分知识点,但不是全部。课上除了教师讲授外,还会使用雨课堂开展讨论,实现一定程度的翻转。大班课上学生人数在90人左右,雨课堂为学生讨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和平台。雨课堂还能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课上、课下的在线互动。蒋丽丽、杨静提出了基于雨课堂构建混合式学习,并阐述了MOOC和雨课堂的区别。在雨课堂中可以加入MOOC视频,再加上雨课堂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互动,使得利用雨课堂构建混合式学习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韩淼提出在高校思政课中开展基于MOOC和雨课堂的混合式学习。雨课堂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充分发挥它的优势。与对照组相比,成绩有明显提高。由此可见,收藏、随机点名以及红包功能都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同于上述两位老师,李超超提出采用其他平台的MOOC,再结合雨课堂也可以很好地实现翻转课堂,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肖安宝提出了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并将其应用在高校思政课中加以实践。模型主要涉及课前的任务推送、学生的在线预习,课中的活动任务、作品展示,雨课堂互动,课后任务布置、交流互动等。最后的实验结果运用SPSS22.0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表明雨课堂课堂互动功能非常受欢迎。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诸如翻转的课时该如何认定;对于思政课程应注重人与人的交往,仅凭雨课堂互动是否过于单一等。

(二)基于雨课堂的大数据分析

张婷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下“雨课堂”在高职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将教育信息化与传统教学相整合,雨课堂充分解决了这一问题。课前学生预习、课中的师生互动、课后的大数据分析,雨课堂可以很好地融入教学过程,并且门槛低,易于掌握。孙建波在《大数据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研究》中,以G教师为例,对比了运用慕课、雨课堂和LM云班课的教学过程。结果表明运用LM云班课效果是最好的,说明雨课堂在功能上还需进一步完善。

(三)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构建

马山刚、于歆杰提出,雨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教学工具。岩淑霞提出利用雨课堂构建空中智慧教室,主要核心思想是利用雨课堂的课前、课中、课后功能,对某课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很受学生欢迎,课程学习效果较之传统课堂也有很大提升。周春燕提出利用雨课堂构建智慧课堂。雨课堂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课堂互动,课前、课中、课后的授课模式,以及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基于雨课堂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真正的智慧教学。包萍提出在《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中开展智慧教学,教学效果明显,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朱桂萍、王帅国等利用雨课堂实现《电路原理》课程的智慧实验。利用雨课堂推送实验任务,接收实验结果、上传实验数据,这也是雨课堂的一个新的应用情景。于洪涛提出基于雨课堂的高校智慧教学五步法,将其应用到了课堂中。通过对教学效果的分析,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评教、评学的分析,最后得出基于雨课堂的高校智慧教学五步法,易于掌握与实现、能够很好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效果有很大改善。严诗研究探讨了雨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由此提出运用雨课堂给教师带来的挑战,诸如信息的收集、数据的分析处理,同时给出相应的建议。

(四)基于雨课堂的实证研究

目前发表的研究成果中,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的实证研究比较多。李肖将雨课堂应用到高校网球课中,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应用雨课堂后,学生的学生兴趣有了很大提高。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学习数据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学生网球各项技能较之对照组有很大提升,说明雨课堂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能动作用。王猛对职场英语课程、姚洁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采用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模式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明显优于对照班,习题的出错率明显减少。杨芳教授探讨了如何基于雨课堂在“生活英语听说”课程中开展教学活动。调查结果表明,受众对于雨课堂的满意程度不尽相同,雨课堂在某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袁博教授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研究学生性别、学习用时与成绩之间的关系,并得到学生的学习曲线。研究表明,雨课堂对于教师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时给予干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向明教授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方式,从联通主义理论出发,对雨课堂的应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雨课堂对于学习的干预具有正向激励作用。李妍提出应用雨课堂在混合式学习环境中进行深度学习,并对学习效果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应用雨课堂的课堂效果较之传统课堂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明显提升。

三、研究结果

本研究采用的样本是来自14个期刊的23篇文章。分别对雨课堂与混合式、雨课堂与智慧教学、雨课堂与大数据分析、基于雨课堂的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质性分析。

研究发现运用雨课堂能很好地实现混合式教学,可直接运用雨课堂插入慕课视频,但只能是学堂在线的慕课视频或网络视频,也可以利用其他平台的慕课开展混合式教学。课中利用雨课堂可以很好地进行师生互动。关于雨课堂的互动方式在样本研究中都有提及。课后的学习分析可以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但也有教师对雨课堂和其他智慧教学工具进行了对比,发现雨课堂还存在提升的空间,所以在这方面可以进行进一步研究。在智慧教学方面,样本文章的研究大致与混合式教学的环节类似,但也有教师提出了利用雨课堂进行智慧实验等。说明雨课堂有着更大的应用前景,在这方面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关于利用雨课堂进行实证研究方面的文章已经有很多了,除非有创新性的见解,否则实证方面的研究不会有太多新意。

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发现雨课堂在对某一课程的横向研究方面有所欠缺。比如某校公共基础课《现代教育技术》,如何利用雨课堂的学生学习数据分析结果,在横向上对课程有所裨益。在这方面应有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贾莉英.卫生政策系统综述方法研制与实例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9.

[2]龚晶,王家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微课资源的运用研究——以旅游管理類专业为例[J].中外企业文化,2020(12):171-172.

(责任编辑:董维)

猜你喜欢

实证智慧教学雨课堂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从百度“神灯搜索”看课堂教育教学的变革
基于智慧教学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与互动系统设计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分析
O2O电子商务顾客满意度分析
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智慧教学
课程智慧教学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