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育空间+”话题教学策略*
——以“一个矿泉水瓶的物理”为例

2021-07-20郑成绩陈祖标

读与写 2021年20期
关键词:矿泉水瓶学科知识浮力

郑成绩 陈祖标

(1.福建省晋江市高登中学 福建 泉州 362218) (2.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 福州 350007)

调研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存在主要问题有:一是学生专注度不够;二是教师管理不到位;三是互动方式较单一;四是师生不适应;五是效果不如线下教学。这些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经验都值得认真总结,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成为新常态。笔者针对主要问题,立足教学实践,在“教育空间+”话题教学方面作了有效探究,提出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实施策略。

1.话题建构

话题即“对话+主题”,教学过程其实是师生围绕主题进行有效对话,互动生成的过程。在虚拟与现实教学环境下,主题是否有趣、有意义,直接影响对话的效果,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建构有趣、有意义的话题是关键。在链接理论和新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笔者对话题要求是:一有意义:将学科知识与技能与世界变化、未来发展建立联结,用学科知识与技能解决当下紧迫的现实问题,将学科知识与技能放在世界和未来的大情境中去学习;二有趣味:将学科知识与技能和学生的具身体验建立联结,学以致用,让学生经历用学科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获取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如:矿泉水瓶来自生活,与学生经常“亲密”接触,如果再演绎一下刘谦的神秘“魔术”(如图1)[2],这样的情境创设立马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解密“魔术”的欲望成了探究“浮沉条件”的动力。

2.内容重组

话题主导的内容应该满足条件:一是育人导向;二是素养导向;三是形成知识体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逻辑关联紧密。如:以上创设的情境——听话的“浮沉子”(如图1),主要探究的是物体浮沉条件。“浮沉子”浸没水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可让学生进行受力分析),如果类比甲乙双方拔河比赛,那么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变化就容易理解了,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处于僵持状态,也就是平衡状态,原来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即悬浮;当重力教大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变为竖直向下运动,即下沉;当浮力较大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变为竖直向上运动,即上浮。这个例子分析透彻,既便于学生掌握物体浮沉条件,又巩固了“牛顿第一定律”和“平衡力条件”,学会用“力和运动的关系”来分析解决问题,也加深了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认识,为高中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内容的逻辑关联,可以通过板书的设计来直观体现,如图2,图3。

3.流程再造[3]

对于新课教学一般是按照教材“顺序”教学,但是话题教学却可以用“倒叙”的策略,巧妙的“倒叙”更能体现知识体系,渗透思想方法,培育物理观念和物理精神。比如可以设计这样的话题:图4中的矿泉水瓶受到浮力吗?教学实践中,绝大部分学生认为不受浮力,少数学生陷入沉思,又百思不得其解。当然认为不受浮力的学生也只是凭感觉,这时,教师可以明确告诉学生:感觉是不可靠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用称重法来探究(如图5)。实验显示:去掉瓶底的矿泉水瓶浸入水中,在柱状部分浸入过程中测力计示数没有变化,当锥状部分浸入过程中,测力计示数明显减小,说明图4中的矿泉水瓶是受浮力作用的。这是实验探究的结果,理论上如何解释呢?教师可引导学生建立图6模型,从浮力产生的原因入手,由于正方体上下表面深度不同,压强不同,受到水的压力不同,上下表面压力的合力就是浮力。让学生经历相关公式的推导过程,深入理解压力、压强、浮力,感悟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如:物理建模,“等效法”等,明白浮力是等效力而非性质力。

图6 图7

有了对浮力产生原因的认知,将矿泉水瓶抽象为图7模型,学生就不再怀疑,其受到浮力。

4.评价多元

评价具有检测、引导、激励等功能,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要注重评价功能的发挥。实践中应认真做好以下两点:一是作业改造。大家知道,学生一旦可以上网,经常通过“刷题神器”等应用软件,快速准确完成作业,这样的作业过程,学生没有独立思考,达不到作业的真正目的,因此对作业进行改造是必要的。二是评价激励。对于完成情况较好的,可以在“人人通”班级群发起点赞、交流学习,如图8。因为家长也可看到群里动态,所以这种方式对学生乃至家长的引导和激励效果是很好的!教师、学生、家长可以通过这样的平台实现多元评价。

初中物理“教育空间+”话题教学是践行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的新范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是促进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其次是促进师生信息素养提升,接着是课程资源的优化完善,最后是通过共同研究,让师生能主动拥抱现代信息技术,驾驭信息技术,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教育的现代化。

猜你喜欢

矿泉水瓶学科知识浮力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趣味插秧
用矿泉水瓶制造喷泉
矿泉水瓶制作小飞机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第十章浮力
探秘浮力
神奇的浮力
用矿泉水瓶改进内能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