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思政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探索

2021-07-13黄恋

决策探索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人力资源教学

黄恋

【关键词】课程思政;人力资源;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把思政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特别是融入课程教学是高校专业教学必须牢牢把握的核心。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现状,探索以专业教育、职业素养、思政教育“三线融通,德能并修”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现状

(一)专业课程标准中,思政育人模块不突出

专业课程标准是指导专业课程教学的基本纲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标准中虽然确立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思政目标,但是在教学模块设计规划中,没有形成与专业课程相配套的思政教育模块,导致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结合不紧,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融合不深,教学组织中课程思政内容零散,教学形式上课程思政的方法单一。

(二)专业课程体系中,课程思政元素不系统

在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中,课程思政元素不系统,存在零散单一、内容参差不齐等问题,没有形成各年级、各门课程之间的递进互补关系。具体来讲,一是专业课程体系对课程思政体系架构不系统,各课程之间的思政内容互补性差;二是课程思政元素的统筹性差,特别是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缺乏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植入;三是专业课程體系中,把握新时代、新思想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要素不及时,“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还不够。

(三)教师专业背景单一,课程思政能力不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大多是从高校研究生中直接招聘,一方面,这些教师比较缺乏全面的社会实践,较多注重于专业能力的提升,当他们踏上讲台后,在教学过程中就比较缺乏引入思政教育的方法;另一方面,他们的知识更新速度慢,不能够及时把握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还不够,因而没有真正做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属于服务行业,专业教育以人为核心,肩负着培养有社会责任感、诚信服务意识的商务人才的重要使命。专业教育涉及劳资关系、职业安全、就业公平等问题,这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学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中心,以如何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为要务。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统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重点,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更有力地服务于国家的现实需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面,以此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重点内容,是培养“政治要强,情怀要深”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要求。教师可以着重从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培训、薪酬、绩效、劳动关系6个方面,系统植入不同层面的课程思政内容,挖掘不同教学阶段的思政元素,形成递进互补的课程思政模式。

(二)把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点,构建课程思政体系

一是把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选人”的特点,确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和国家层面为重点的思政内容体系,把“培养什么样的人”作为课程思政的一个重点要素。二是紧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用人”的特点,确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社会和国家层面作为重点内容体系,把“为谁培养人”作为课程思政的又一重点。三是把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特点,在深化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培养过程中,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三个层面的递进叠加为重点的课程思政体系,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三) 构建“双线并进、德能并修”的课程思政路径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要求,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标准,紧扣课程思政的核心要素和内容,以学生能力、素养、思政教育为主线,以任务为导向,以技能发展为重点,以素养提升为要件,双线并举,德能并修,同向同行,形成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四)拓展专业教学外延,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总体教学目标确立了学生必须掌握的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的基本理论及操作实务,具体包括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岗位分析、员工招聘与培训、绩效与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因此,根据各模块的教学内容特点,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点,不断拓展教学外延,在“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中引入国家层面内容,挖掘“爱国、爱党”元素;在“员工招聘与培训”中引入个人层面内容,挖掘“诚信服务”元素;在“绩效与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中引入国家和集体层面内容,挖掘“社会责任”元素。只有始终把不断拓展教学外延、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作为教学改进的重要路径,才能实现课程思政的与时俱进。

三、结语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只有准确把握好专业教学特点,科学确定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架构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系,找准课程思政实施的路径和方法,同时,不断拓展课程思政的外延,才能实现课程思政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目标,也只有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才能真正实现课程思政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31-34.

[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人民网,2016-05-17.

[4]康海燕,王胜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贯彻落实 “课程思政”的探讨[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8(19):3.

[5]刘小方.基于“督导层”的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39-42.

(作者单位: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人力资源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人力资源服务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