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选择题解题策略

2021-07-12俞炯志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解题策略选择题高中地理

俞炯志

[摘   要]选择题是高考卷地理部分最常见的重要题型。教会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解答地理选择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选择题;解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6-0094-03

地理选择题以知识覆盖面广、考核内容跨度大、选项迷惑性强和评分快速客观等特点,成为高考卷地理部分的重要题型。

一、地理选择题的基本构成

高中地理选择题一般由材料、题干和选项三部分组成,如下题所示。

大型家居品牌宜家(IKEA)以“低价格销售高质量的商品”为宗旨,在全球55个国家拥有1300多个供应商。目前,宜家在中国大陆17个城市设有21家商场。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

1.宜家产品供应商遍布全球55个国家,主要目的是为了(    )

—— 题干

A.扩大销售市场                 B.增加商品类型

C.降低商品成本                 D.增强品牌影响力

——选项

二、地理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方法一】直选法

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或者从题目所给的材料和题干中直接提取地理信息,得到正确选项。

[例1]为增加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 2015年12月,北印度洋上一项有中美英等国科学家参与的“打穿地壳和地幔边界”的钻探活动正在进行。据此完成第1小题。

1.“打穿地壳和地幔边界”中的边界是指(    )

A.软流层                      B.岩石圈

C.莫霍面                      D.古登堡面

点拨:通过地理课堂学习可以知道,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在一起叫作岩石圈;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古登堡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由材料可知,“打穿地壳和地幔边界”中的边界是指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故选C。

【方法二】排除法

排除法是解答地理选择题最常见的一種方法,绝大多数选择题都可以用排除法来解答。其技巧是将不合题意的选项和表达错误的选项去掉,进而得出正确答案;或者将自己较有把握的、已经基本能够确定的选项预定为正确答案,然后再逐一排除其他错误选项。

[例2]菲律宾玛雅农场是世界生态农业的典范。20世纪70年代该农场还是一家面粉厂,经过十年的建设, 形成了一个农、林、牧、副、渔良性循环的生态农场。读玛雅农场农业生产模式图(见图1),完成第1题。

1. 从经济效益考虑,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好处是(    )

A.延长产业链,增加农场收入

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利于植被保护

C.降低水土流失发生的频率

D.使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减少污染

点拨:题目中的四个选项都是玛雅农场农业生产模式带来的好处,但是B、C、D选项都是从环境效益角度考虑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好处,不符题意。只有A选项表达的是从经济效益层面考虑该农业生产模式所带来的好处,故选A。

【方法三】图解法

图解法针对的是材料和题干都是单纯用文字表达的试题,该方法通过绘制简单的地理示意图来帮助分析解题。图解法能够呈现解题的思维过程,可以减少因单纯想象而出现的解题失误。在学习过程中,灵活运用图解法解题,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3]“半个月亮爬上来……”这是一首在我国西部流传的民歌。当人们在深夜往东面天空,看到真实的这一幕时,月相为(    )

A.满月                       B.上弦月

C.新月                       D.下弦月

点拨:这是一道需要空间想象力的题目,光看文字材料大多数学生很难作出正确选择。假如我们画一个简图(如图2),问题就变得简单了。从图2可知,符合题干中“半个月亮”“当人们在深夜往东面天空,看到真实的这一幕”条件的,只能是下弦月,故选D。

【方法四】巧算法

与计算有关的地理题目很多学生会觉得比较难,无从下手。其实高考地理题中的数学计算不会太烦琐,重在考查学生对地理原理的理解和地理规律的掌握,因此难度不会太大。

[例4]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下表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见表1)。据此回答第1小题。

1.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点拨:“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就是表中四个日期中,离春分日或秋分日最近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所以上述四个日期中日落时刻减去日出时刻最接近12小时的便是答案,故选B。

【方法五】文图互换法

有些试题所提供的文字和图表材料比较模糊,很难从中获取直观的解题信息。这时,我们可以把此部分文字和图表转换为比较直观的图像,来帮助我们解题。

[例5]假期里,小明同学外出旅游。某日早晨小明拍摄了日出的照片,随即发到微信朋友圈。在天津(117°E,39°N)的爸爸和在国外甲城市出差的妈妈马上作出了回复(见图3)。结合图文材料,回答第1小题。

1.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    )

A.呼和浩特(112°E,40°N)

B.兰州(104°E,36°N)

C.杭州(120°E,30°N)

D.南宁(108°E,23°N)

点拨:材料中给出的是小明拍摄日出照片后发到朋友圈的截屏图以及天津的經纬度位置,从文字材料和截屏图我们可以获取以下信息。①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所在的城市北京时间7点29分日出;②当日该地与天津同时日出;③该地为呼和浩特、兰州、杭州和南宁中的某个城市;④时间是在假期(暑假或寒假)。天津7点29分(北京时间)日出,可以判断出是寒假,北半球为冬半年,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如果光靠这些信息,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很难作出正确的选择。假如我们画一张中国局部地区经纬线图,并且在图上标出天津、选项中的城市的位置和冬半年此刻晨线走向(如图4),就会很容易发现在选项所提供的各个城市中只有南宁符合,故选D。

【方法六】优选法

如果试题中的四个选项都基本符合题干的要求,而且题干中又出现“最”“第一”“根本”“核心”等字眼,我们就可以采用优选法对选项进行取舍。

[例6]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完成第1小题。

1.在我国自然灾害中,最为常见的是(    )

A.干旱         B.台风         C.地震        D.风暴潮

点拨: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干旱、台风、地震和风暴潮都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但是,台风和风暴潮大多发生在沿海及其附近地区,地震发生在地震带的周边,相比干旱,它们发生的范围都比较小,因此,对于全国范围来说都不是最常见的,故选A。

以上列举的六种选择题常用解题方法,可以为学生解答地理选择题提供帮助。但是,各种解题方法的选择不能简单僵化,学生需要灵活掌握、综合运用。而且,本文所列举的例题也绝非仅仅运用了一种方法就能选出正确答案的,分别列出各种方法加以分析也只是希望对学生答题有所启发。学生平时在做题时多注意思考,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和习惯,久而久之自然就会掌握解题的方法。当然,如果一味地研究选择题解题技巧与方法,而忽略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建构,那就本末倒置了。只有牢固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再结合合适的解题技巧,才可以提高选择题答题的正确率,从而在地理高考中取得最佳成绩。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韦志榕,朱翔.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解题策略选择题高中地理
例谈解答选择题的几个小技巧
一道物理选择题给我们的启示
略谈整体性思维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策略
初中数学解题策略实践应用研究
论高中数学的解题策略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