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课外经典语篇培育语言能力的教学案例研究

2021-07-12吴小艾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语言能力课外核心素养

吴小艾

[摘   要]文章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的语言能力素养及其培养要求,以卡梅伦的“Lets Stick Together”演讲稿[1]为素材,探讨利用课外经典语篇培育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课外;经典语篇;核心素养;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6-0029-03

一、新课标中“语言能力”的内涵及其培育策略

(一)语言能力素养水平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而每种素养又可划分为三种水平[2]。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中的基础要素,也是形成和发展另外三种核心素养的依托。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关注学生语言能力的养成和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

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与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感、语言意识。由此可见,语言能力的提高不仅仅可以让学生获得知识(如单词、语法等)、發展技能(如写作技能),更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形成多种思维方式、开展跨文化交流。

(二)语言能力培育策略

通过分析语言能力的内涵容易看出,语言能力包含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及情感态度的能力,其培育载体是社会情境,培育途径则是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的联动。因此,语言能力的培育,应特别关注情境(语篇)的选择和相关的学科活动的开展。

1.选择情境(语篇)素材

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不能脱离情境(语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选择真实、有效的社会情境素材,否则发展语言能力将成为空中楼阁。选择的情境(语篇)必须有主题意义,必须是自然完整的语篇,且能引发学生的比较与判断、调适与沟通、认同与传播、感悟与鉴别等思维活动。

2.多种语言活动并举

语言能力的培育途径主要是针对情境(语篇)的听、说、读、看、写等多种方式联动,围绕主题意义开展连贯的、针对性的语言活动。然而现实教学中经常存在各种语言活动相互独立的现象。例如听力材料仅仅用于“听”的训练、阅读材料仅仅用于“读”的训练、写作材料仅仅用于“写”的训练,没有发挥一种材料可以从不同角度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在选定好情境(语篇)材料后,组织学生从听、说、读、看、写等多视角来分析和探究情境(语篇),让学生在各方面获得发展。例如前英国首相卡梅伦的演讲稿“Lets Stick Together”就是一份难得的好素材,让学生围绕主题意义探究开展有层次、连贯性的语言活动,对学生素养发展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3.以任务驱动为手段

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目标,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其通过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听教师讲解等多种方式完成任务,从而培育语言能力。必须明确,语言能力仅仅依靠教师讲授是无法养成的,在以培养学生素养为目标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千万不要包办替代。例如对某一观点的感悟与辨别,首先应该通过自身阅读和分析,找出观点的内涵,再结合自己的认知进行分析比较,从而作出判断并说明判断依据,这样,学生在听、说、读、看、写的技能得到发展的同时,语言能力也得到发展,也为其他素养的发展提供依托[3]。

二、培育学生语言能力的案例研究

(一)选定情境(语篇)素材

将卡梅伦的“Lets Stick Together”作为本课的社会情境(语篇)素材,主要理由如下:

首先,该素材主题意义明确。该演讲是在全民公投前的一段演讲,意在表达国家完整的意义,劝说民众要紧紧团结在一起,说明不要分离的原因及分离的后果等。

其次,该素材包括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表达方式,符合开展听、说、读、看、写等多种语言活动的需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其他学科核心素养。

再次,该素材情境(语篇)陌生,可以很好地检测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找出不足,为学生个体的语言能力评估与发展提供依据,也符合高考中的核心素养考查要求。

(二)教学设计与实施

1.教学目标

通过围绕“Lets Stick Together”的听、说、读、看、写等多种语言活动,评估并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水平,同时也为发展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提供依托。

2.教学过程

【任务1】依据演讲稿文字、视频素材,完成以下任务:

①look at the picture and the title of the live speech, then guess what the speech is mainly about(only a word or a phrase).

②Find one or two sentences in the speech which impress you most.

③Find synonyms of “break up” in the speech.

设计意图:本任务让学生观察演讲现场图片,回答问题,对演讲进行思考和预测,从而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在培养学生阅读语篇、理解语篇所需的“听(listening)、说(speaking)、读(reading)、看(viewing)、写(writing)”[2]等基本技能,评估并发展学生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素养水平,同时也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任务2】Gap filling.

课堂上再次播放演讲视频(仅提供有空缺词的文字素材),要求学生依据通过预习、现场试听获取的信息,填出空缺的词。素材如下:

①So this is our            to the people of Scotland.

②Head            heart and soul, we want you to stay.

③If you dont like this          , it wont last forever.

④But if you leave the UK, that will be           .

⑤... we dont need to            our country apart.

⑥Will my family and I truly be           by going it alone?

⑦Dont           in what this country is, and what we can be.

⑧So please, from  all of us:          .

设计意图:该任务旨在锻炼学生听、看的基本技能和理解语篇的能力,评估并发展学生的词汇理解、语法应用等能力水平。各小题设计意图见表1。

【任务3】仔细阅读演讲稿中的最后三段材料,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1:Match the word and definition.

The underlined  word  “reduce” means             .

A.make something less or smaller in size, quantity, price, etc.

B.lose weight

C.change something to a more general or more simple form

D.be poorer than you were before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及词汇的形式猜测词义的能力,评估并发展学生理解词汇、语篇的能力水平,使学生掌握在陌生语篇中学习与理解词汇的基本策略:阅读语篇上下文→找出逻辑关系→观察关键词的形态→分析词汇真实意义→解决相关问题。

问题2:Translate the last paragraph into Chinese.

设计意图:通过完整语篇主题意义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的词汇、语法、语句综合应用能力,评估并发展学生理解和双语表达意义、意图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素养水平,以及英语学习能力水平,使学生掌握“translation”的基本策略。

【任务4】Micro-writing.

Discuss the following topic in groups and micro-writ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①Use the words and phrases which were filled in Task 2.

②Use some linking words to make your writing coherent.

③Limit the words to 100.

“If you were David Cameron, what would you do to make Scotland stay?”

設计意图:首先通过对主题的讨论与思考,让学生进一步探究语篇主题的意义,通过英文写作培养学生的微写作基本技能,同时评估和发展学生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素养水平,以及英语学习能力水平。

三、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以演讲稿为素材,以探究语篇主题意义为线索,以任务驱动为导向,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语言活动(包括听、说、读、看、写),对学生的素养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进一步被激发

通过对真实有意义的文字、声音、视频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听到原汁原味的英文发音,又能阅读地道的英文原始材料,还能感悟国内外文化的差异,感受文章中的逻辑思维,不论从哪个方面都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二)学生的素养水平得到评估和发展

通过任务驱动、多种语言活动的开展,学生听、说、读、看、写的技能得到提升,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及情感态度的能力获得发展,在学习和使用语言过程中形成并发展了语言意识和语感。

(三)教师专业水平得到提升

要做好教学设计、实施好教学活动,教师必须先认真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尤其是2017年版课程标准。教师必须找准课程目标,选择合适的语篇,然后将课程目标分解到课时教学目标中,再设计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素养发展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理论水平得到了提升,对课程标准的研究更加深入,教学设计与实施水平进一步提高,从而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卡梅伦.卡梅伦深情演讲挽留苏格兰文稿[EB/OL].(2014-09-23)[2021-01-06].https://wenku.baidu.com/view/90a0315567ec102de3bd8959.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  梅德明,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语言能力课外核心素养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培养幼儿语言艺术的方法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英语微课”对高职国际合作项目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探讨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