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文短篇小说深度阅读教学初探

2021-07-12王慧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深度阅读短篇小说深度学习

王慧

[摘   要]文章以毛姆的短篇小说“The Luncheon”为教学案例,聚焦深度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疏通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最终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综合实践能力,从多个维度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關键词]深度阅读;深度学习;短篇小说;思维能力;综合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6-0027-03

一、什么是深度阅读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郭华,2016)。它具有五个特征:联想与结构、活动与体验、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应用、价值与评价。

深度阅读是聚焦于深度学习的语篇阅读。我们大多数人平时的阅读,大部分都属于浅阅读,只是简单理解作品表面上所呈现的意思,知道作品大概讲什么。深度阅读则是在不断理解作品意思的基础之上进行思考和感悟。比如在读文学书籍的时候,通过研究作品时代背景、语言特点,再结合自己的知识、阅历等,去思考和感悟作品,试图去发现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这就是一个深度阅读的过程。

二、高中生阅读英文短篇小说的好处

了解英语国家的最好途径就是阅读经典名著,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名著可以提升学习英语的兴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强调:教师要在实施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教学时,辩证地处理好教学与考试的关系,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放在首位,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文学作品承载着优美的语言和优秀的文化,文学作品阅读能开阔读者的视野。由于高中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学生很难实现连贯且完整的英文原著整本书阅读。而英文短篇小说具有短小精悍、主题意义深刻、文字精妙的特点,既能让学生窥探英语国家人们的日常生活,又能让学生欣赏到英语这种语言的美妙。阅读短篇小说不需耗费大量时间,学生更容易坚持读完,实现阅读上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三、深度阅读教学设计原则及其应用

在英文短篇小说深度阅读教学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梳理文本、厘清故事脉络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最终让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综合实践能力。

笔者选取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的短篇小说《午餐》(The Luncheon),在高一年级开展了深度阅读教学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1.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知识建构

基于理解、指向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其学习过程的发生具有建构性特征,即将所学的新知识与特定的问题情境相结合,经由思考、质疑、创生等过程,达到知识建构、意义实现的目标。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知识建构正是一个深度学习的过程。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容器,就得有“活动”的机会,有“亲身经历”(用自己的身体、头脑和心灵去模拟经历、简约化经历)知识的发现(发明)、形成、发展的过程的机会(刘月霞 等,2018)。因此,教师应设计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引领学生抓住文章线索,在脑海中建构故事的雏形。每个故事都有一条线索,如人物线索、事件线索、时间线索、地点线索或情感线索等。作者通常会按照特定的线索去展开,这个线索就是文章的主线。教师为学生搭建认知、体验、实践语言的平台,让他们在找寻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把握住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抓住故事的主线。这种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导向的课堂能够助力学生突破思维的障碍、培养深度学习文本的能力(凌旭峰,2019)。

为了让学生能提前厘清故事的脉络,在课堂上进行深层次阅读,笔者在课前学案中设计了五个问答题和一个概要填空题:

I.Read the article carefully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①When did the story happen?

②Where did the woman ask “me” to invite her to lunch?

③How many characters are there in the story?

④How much did the lady eat for the luncheon?

⑤How is the story developed?

II. Make a summary about the whole passage.

A young _________, yet to become famous, had to invite his_________, a woman of forty, to have a _________ because he was _________ and too _________ to refuse her. The woman declared that she never ate anything for lunch but chose the most _________ restaurant and ordered one dish after another with the help of the _________. As a result, he had to spend a months living expenses on this lunch.

通过在文本中找寻上述题目的答案,学生能够对整个故事的内容有个大致的掌握,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故事发展的顺序和内容,并且体验到男主角重逢女主角时的感受。

在处理整篇文章时,笔者将小说分成了三个部分以便引导学生逐步分析——Before luncheon、During luncheon、After luncheon。每个部分设置不同的问题,通过一些细节的描写,让学生随着故事的展开,使自己脑海中模糊的线索渐渐清晰。

2.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课标》指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其中思维品质的培养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突出了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笔者基于对小说文本的充分解读,设置了发展学生思维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的目标,设计了相应的思维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方面,引领学生疏通文本;另一方面,让学生基于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的性格进行深度思考。例如针对第一部分Before luncheon,笔者分别抛出了两个问题:

①What kind of life did the man live at that time?

②Why did he decide to invite the lady to luncheon? And how did he plan to pay for it?

通过找寻文章中对男主角住处的外在描写和他决定请女主角吃午餐的心理描写,一个生活贫穷却好面子的男主角形象便跃然纸上。在针对第一部分的教学活动结束后,笔者让学生通过几句外貌描写猜测一下女主角(the lady)的性格特征,对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初步分析,让学生进行浅层的思考。

针对第二部分During luncheon,笔者设置了如下表格(见表1),以女主角点的食物为阅读线索,让学生在文中寻找对食物的描述,以及男主角的反应和情感描写。

表1

[What the lady ate The description of the food Authors responses

& feelings ∕ ∕ I was startled

when the bill of fare was brought salmon caviar ∕ champagne ∕ giant

asparagus They were enormous,juicy, and appetizing ice cream and coffee ∕ a peach They had the blush of an innocent girl; they had the rich tone of an Italian landscape ]

通过细细分析文本,找到描述作家反应的词,从对食物价格的震惊(startled),到故作慷慨(generous),当女人点的菜越来越多,他的心情从略微下沉(sank a little)到恐慌(panic),最后到已经不在乎(past caring)和无力(faint)。午餐的煎熬终于结束了,整个午餐当中,男主角提心吊胆,女主角却越点越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营造出了紧张的气氛。

张伊娜(2013)指出,外语阅读远非简单的识文断字或一般意义上的信息获取,而是一个复杂的理解过程,需要推理能力等复杂思维的介入。教师引领学生疏通整篇文章,抓住主人公的心理变化,通过对两个人物的比较、分析等逻辑思维,概括出文章的主题意义。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观察、判断、分析、归纳,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交叉运行,编织成思维网络,推动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而具有思维含量的互动不仅能促进英语学习,还能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程晓堂,2018)。

针对第三部分After luncheon,笔者设置了两个问题:

①How much did the man pay for the luncheon?

②Why did the man say that he had had his revenge at last?

通过找寻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学生至此已经对文中所有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笔者接着让学生分别分析、评价男女主角和侍者的性格特点。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这三个人物的缺点:男主角穷困潦倒但是死要面子,女主角贪婪好吃,侍者爱财且颇有心机。最终,男主角在侍者的“助攻”下,迫于无奈,花费一个月的生活费请女主角吃了一顿大餐。这样的自主讨论让学生进行了有层次的思考,从浅层思维发展到深层思维。

3.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升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综合实践的能力

刘月霞等(2018)指出,在深度学习中,“迁移与应用”是将内化的知识外显化、操作化的过程,是知识活化的标志,也是学生学习成果的体现。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将课堂情境转化为生活情境,利用目标语言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提升他们的综合语言实践能力。在探究活动(Exploration)环节,笔者设置了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讨论:如果他们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他们会怎么做以及为什么会这么做。其中一个学生在小组讨论后写道:

If I were the waiter, I would choose the different way. When I was aware of the embarrassing situation the man was in, I would recommend the cheaper dishes to the man and the woman. As a waiter, I was supposed to observe the condition on the table and enable my guests to enjoy the meal. There were many things more important than money, such as responsibility and kindness.

該生充分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把握住了侍者这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对这个人物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语言简洁精练,表达了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从文字中可以看出该生对侍者这个人物的批判,该生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重构了一个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人物形象。在最后的升华(Highlight)环节,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勇于拒绝(be courageous to refuse)、自控不贪婪(self-controlled and not greedy),应当保持关切和善良(thoughtful and kind)。

四、结语

英文短篇小说故事完整、语言优美、主题意义深刻,是英语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优秀材料。在教授毛姆的“The Luncheon”时,笔者聚焦于深度学习,引领学生疏通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高阶的阅读思考,批判性地将所学知识融入原有的知识当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展了逻辑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升了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增强了跨文化意识,有效培养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程晓堂.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10):1-7.

[2]  凌旭群.聚焦深度学习的英语记叙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12):37-41.

[3]  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4]  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25-32.

[5]  张伊娜.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3(18):25-28.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短篇小说深度学习
结缘《短篇小说》
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戴着镣铐起舞
多元化引导促学生深度阅读的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中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