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2021-07-12

大众文艺 2021年9期
关键词:语文课教学方式德育

(信宜市职业技术学校,广东信宜 525300)

中职语文课,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这一门课承载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的任务。因此,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语文教学,深入挖掘德育因素,通过有效的途径渗透德育,从而提升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对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德育素材缺乏深入的研究,致使德育教育欠缺有效的渗透。现就此现状做一分析,并探究其成因。

一、中职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现状分析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其教学缺失德育的渗透。其具体的表现主要为三个方面。

(一)语文课堂注重传授知识,忽视德育教育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偏向于传授知识,忽视德育教育。《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要尊重学生的感受与情感体验,同时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1]这就意味着教师要通过语文课去熏陶感染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也要发挥语文的人文性,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且尊重他们的感受,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有些教师只顾着讲授语文知识、技能,按照教学进度,照本宣科,在教育学生怎么样做人,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提高个人的素养等方面做得不够。德育的内容没有通过语文课这个载体得到落实。课堂上教师讲授知识的时间占了很大一部分,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多少时间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如此一来,就导致了填鸭式的现象出现。慢慢地,学生也就失去了对语文课的兴趣。

(二)教师对德育教育缺乏有效的组织

如前所述,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而且中职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这就意味着利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中职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提出:“其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等课程教学要结合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有机渗透德育内容,结合专业特点和岗位工作要求,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2]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有目的性、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德育教育缺乏有效的组织。在课堂上,教师对德育教育采取无目的的、简单的方式对待。由此可知,教师对德育教育的意识比较淡薄,对德育教育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继而就无法有效组织开展德育教育。

(三)德育教育的方式单调,缺乏灵活性

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较倾向于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缺点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中职的语文课堂上,部分语文教师采用这样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整一节课的时间,教师讲的时间占去了多数,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时间就少了。在课上,教师“习惯把道德知识、行为规范灌输给学生,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挖掘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渐渐地,学生对语文课出现了厌倦感,学生开始了一系列不良的行为,趴在桌子上睡觉、看天花板、搞小动作……因为在学生看来,这样的语文课堂,没有让他们有表达的机会,这样的语文课,没有走进他们的心灵,这样的语文课,没有使他们能够活出自己的尊严。显然,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难让德育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教学出现德育渗透缺失表现为三个方面:语文课堂偏向于传授知识,忽视德育教育;教师对德育教育缺乏有效的组织;德育教育的方式单调,缺乏灵活性。据此,我们不得不去追问,导致中职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缺失的原因是什么?

二、中职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缺失的原因

造成中职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缺失的原因有多种。经过分析、总结,我们认为中职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缺失的原因主要有四个。

(一)传统的应试思想作祟

受传统应试的思想影响,学校、教师的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对于中职学校而言,衡量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一是看技能比赛成绩,二是看高考的成绩。随着高职高考的改革,高职院校招收中职学生的比例逐年增加,中职学校、教师有了一定的升学压力。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教师把更多的精力集中于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上,这就会出现知识的传授与德育教育的天平出现倾斜。继而出现的是学生的自身素养没有得到提高。

(二)教师对教材缺乏深入的钻研

中职的语文教材里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但是,有些教师不够用心去备课,对教材缺乏深入的钻研。有时候,有的教师会选择直接从网上下载一些课件,结合教参,就上课了。这样一来,就会出现教师对课文中蕴含的德育思想没有深入的思考,只是照本宣科,致使课堂上学生“睡倒一片”的情况出现。

教师之所以对教材缺乏深入的钻研,主要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受到教师工作量化考核的因素影响,任课教师除了上课之外,还要承担其他的工作,如班主任工作、社团工作、家庭等,因此,在花费在备课的时间上相应就减少了。二是有的教师对学生没有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不少中职学生是动力缺失、厌学情绪比较严重的,面对这样的学生,中职教师为自己的束手无策而感到心力交瘁。因此,教师很难做到精心上好每一节课。虽然说教书育人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但是有些教师只是做到了教书,并没有做到育人。育人,需要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面对“后进生”,有高度责任心的教师依然会关注他们的成长,想方设法上好每一节课。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要有一桶水。这就告诫我们要认真备课,花费时间去备教材,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上课的时候做出调整,找准教育教学的着力点,只有如此,才有可能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 。

(三)教师的教学方式缺乏恰当性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4]意思是中职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的教学方式、方法、手段都要围绕着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进行,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 。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传授语文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德育的渗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普遍使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听。显然,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互动,更不利于德育的渗透。

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语文教师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见人见物,关爱学生,潜心育人,聚焦课堂,提高质量,滋润学生于无声之中,让其茁壮成长。

(四)教师对教学工作缺乏反思

苏格拉底说:“不经反思的生活不值得一过”。这话放在教学工作中,同样适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常反思语文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经反思的教学,可能只是完成了知识的传授,但育人未必真正落到实处。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不良行为,有教师把原因归于中职学生基础不扎实、自身素质不高等,却没有反思过自身的教学是否恰当,是否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没有深入思考怎么做才能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以及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渗透德育教育等问题。因此,要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语文教师需在教学工作中及时反思总结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且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

综上,中职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传统的应试思想作祟、对教材的钻研力度不够、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教学工作缺乏反思。

三、结语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并明确指出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持续推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要求要把德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系统推进立德树人,为社会主义培养德技兼备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在教学工作中立德树人,按照《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利用好语文教材,采用多样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另外,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尽职尽责,在学生中树立榜样,用行动影响学生。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你们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培养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教员。”[5]由此可见,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人,也是学生生活的引路人和道德行为的引领者和模范者,教师本身的一言一行,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要在工作的过程中树立典范,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用行动影响学生,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会学生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总言之,语文教师要走进学生,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使我们的学生爱上语文课,最终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语文课教学方式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