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馆数字服务平台与空间建设

2021-07-12

大众文艺 2021年9期
关键词:服务平台文化馆数字化

(舟山市普陀区文化馆,浙江舟山 316100)

文化馆建设和优化对于我国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建设工作落实过程中,受到互联网技术的影响,数字服务平台和空间建设工作也要尽快提上日程。总之将两者相容,才能保障文化馆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对人民文化需求的满足也有更积极的作用。

一、文化馆数字服务平台与空间建设的必要性

显而易见,文化馆是我国的核心文化服务机构。近年来我国人民的文化意识和生活观念都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群众对文化刺激的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文化馆尽快改革优化,顺应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优势,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文化馆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当中。

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建设能够促使文化馆文化资源和现代化技术更加深入的融合,最终在技术层面上帮助文化馆突破传统文化馆运营过程中所面临的空间方面的制约,文化馆自身的公益性和开放性等特殊社会性质也能得到保障。总之,文化馆的数字服务平台与空间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信息化时代当中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文化信息浏览和阅读要求的主要手段,更是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必然结果。在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后续使用也将更加便捷,能够作为推动文化信息共享和文化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措施,总体而言是利大于弊的。

二、文化馆数字服务平台建设的主要优势

(一)增加群众受益范围

在数字化服务平台主要工作方式是将文化馆内的活动资料和宣传视频等内容发布到网上。将影响范围扩大的同时,宣传时间也能有效延长。

(二)全天候服务

众所周知,数字化和网络化服务带来的主要优势就是能24h为用户提供帮助,广大群众可以在任意时间,通过网络环境访问文化馆的最新信息,这就能给予用户较强的自主性,用户在网络环境上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避免其他安排与文化活动冲突,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碎片化时间的利用率。

(三)促进文化馆活动创新

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文化馆活动的传播和服务效果都能达到以往的数倍。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减少文化馆内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压力。这也比较有利于文化馆使用节约的资金展开新活动的实际,得到良好服务效果,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四)指导群众文艺团队建设

使用了数字化服务平台之后,用户就能够在网络平台上反复观看自己感兴趣的视频和资料内容。这对于业余文化团队的建设有至关重要的辅助作用,大部分团队只需要依靠线上培训就能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

在使用数字化服务平台之后,用户可以自主登录,通过检索程序直接获得自己想要了解的文化内容,显而易见,文化馆数字化服务平台的构建能够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提供更多便利。此外,此种数字化服务平台还能在潜移默化当中帮助人们培养起自主阅读的习惯,在群众心中树立起文化馆内的正面形象。

(五)完善文化馆管理体系

文化馆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能够将原本需要人工传达的工作内容进行转化,在网络环境上,只需要发邮件或公告等就能保障每名工作人员都接收到指派。这能大幅度降低文化馆内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尤其是文化馆内部的培训工作,能够有效简化各个部门之间沟通交流,全面提升文化馆的整体工作效率。在文化馆的管理体系完善层面,工作人员也可以查看各部门工作中实时上传的信息,提高对相关工作的掌控能力,面对其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保障文化馆数字化服务平台建立的速度。

(六)提高文化馆知名度

文化馆日常工作中主要的内容除运营之外还有宣传。数字化服务平台建立之后,文化馆的宣传工作就能打破以往的桎梏,在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利用媒体、广告等多种形式扩大宣传范围和效果,促使文化馆打破当地的地域和经济限制,加强他们和大众之间的联系,就能达到提升文化管知名度的效果。

如:某文化馆将宣传内容发布在当下比较热门的几个自媒体平台上,通过转发抽奖的活动刺激群众帮助扩散,在短时间内就实现了辐射式传播的效果。

三、文化馆数字服务平台与空间建设发展方向

(一)提高云计算技术利用率

文化馆内的大部分资料都是以影音的方式储存。想对此类资料提高处理效率,在建设数字服务平台时,工作人员可以加入云计算技术,云计算的优势就是能在短时间内处理海量数据,这种大规模的数据处理方式能够赋予用户更强的计算能力,数字服务平台当中应用此类技术无异于如虎添翼。同时云计算的结果十分准确,这得益于云计算使用的是数据多副本的容错技术,在工作过程中并不会由于某平台或设备的故障影响计算效果,比使用本地服务器计算更加适合大量用户使用。

(二)将服务作为核心

文化馆数字化服务平台的构建核心是服务,能够在网络环境下为广大用户提供相对优质的服务体验。在构建数字化文化馆的同时,工作人员应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将完全满足群众的文化要求作为第一要务,为他们提供更多合理的文化信息,这样才能帮助文化馆吸引更多用户访问,长此以往成为受群众喜爱的文化资料阅读渠道,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想要切实提升服务效果,文化馆建设数字化服务平台时,可以引进大数据技术,记录用户访问平台时的信息偏好,并因人而异地推荐用户更感兴趣的内容,致力于将文化馆打造成用户最喜爱的文化资料查阅场所。

(三)实现资源系统整合

文化馆应主动整合当地的各类文化资源,通过统一管理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一般情况下文化馆的基本单位是市级文化馆,在设计数字服务平台时,工作人员就要充分考虑市级文化馆下属县级等文化馆的实际需求,尽可能在构建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初期就将下属文化馆包含在内,避免后续设计工作开展难度提升,最终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完善,就能形成统一的文化服务和空间管理平台,有效降低管理服务难度。在整合时需要注意的是,各个地区之间应避免独立建立文化馆数字化服务平台,原因在于统一的服务平台才能更有质量地进行资源整合工作,也能为未来用户的信息分享行为提供便利,全面减少运行成本。

(四)利用移动客户端优势

文化馆数字化服务平台和空间建设时,工作人员不能忽视庞大的移动客户的使用人群。简单讲就是在建设时,配合建立移动客户端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群数量,用户只需要使用智能设备就能获取文化馆内信息,这种信息获取方式具有良好的即时性,对用户而言也更加便捷。

(五)确认主要功能模块

文化馆数字平台的功能模块设计分为管理和服务两个部分。服务模块中包括信息发布、课堂设计、线上活动等,而管理模块中的内容则以人力资源、用户信息、权限人中、平台维护等日常文化馆运行内容为主。工作人员在建立文化馆数字服务平台时有必要明确区分两种模块之间功能的区别,以便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四、文化馆数字服务平台与空间建设途径

(一)提供普遍精准的服务

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传播范围更大。大数据作为文化馆数字化服务平台的构建基础,在网络环境的帮助下,能够发展出更加个性化的经营特点。尤其是对于文化馆内部的装备设施、资源以及服务体系等而言,也是线上线下服务管理相结合的发展契机。

(二)丰富文化内容

大数据背景下的文化馆数字服务平台在互联网环境的辅助下,能够为群众提供更新颖的服务方式以及多彩的活动内容,公共文化的普及程度也能随之提升。文化馆数字化服务平台建立之后,不仅运营成本能得到控制,后续的文化资源了利用率也能稳定提升起来,不仅如此,群众的利益也能得到保障,尤其是他们的公共文化权限,也能充分得到实现。

(三)多样化文化传播形式

大数据技术的背景环境当中,产品能否达到预想宣传效果与文化馆制作课件等相关工作的落实质量息息相关。优秀的市场传播方式以及营销内容都能够加大对文化管产品的宣传力度。因此在数字化服务平台构建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注意设计多终端形式,避免对文化馆的数字化服务平台产生影响。此外在大数据背景下,数字服务平台、媒体传播等多种传播手段都能作为输出媒介,能充分体现出文化服务传播的多样化特点。

(四)线上线下服务体验结合

云计算的网络平台能够促使文化馆的线上线下服务体验结合,最终实现泉镜花的发展。如:某文化馆将3D技术和全景结合,将场馆内部的布景环创等多种文化内容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传达给用户,为当地用户提供了全新的视听服务。

显然,大数据技术的使用能够给文化馆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科学性指导,最终针对大众的真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馆整体服务能力。

(五)实现服务资源信息化转变

当下文化馆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和空间建设的最终目的都是服务大众。达到促进全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目的,这样才能将文化馆的社会价值完全凸显出来。服务资源信息化转变是未来文化馆工作转变的核心,工作人员应通过合理手段将传统的文化资源转变成信息化的存储和管理方式,全面提升工作效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馆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意识到该工作落实的优势,并认识到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建设是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的必然发展规律,再根据当地的特征,将文化资源与先进资源有机结合,在社会需求不断提升的环境下,实现文化馆长效创新的发展。

猜你喜欢

服务平台文化馆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这才叫创业!90后水产追梦人打造一条龙式技术产品服务平台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平台
高校财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探讨
千年的回眸
福州首家“奶爸版”母婴服务平台上线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