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舞蹈教学中的能力训练

2021-07-12

大众文艺 2021年9期
关键词:舞蹈身体能力

(青岛市歌舞剧院,山东青岛 266000)

舞蹈自古以来就有着强身健体,陶冶情操,传播美的作用。人体作为舞蹈的载体,要做到情感表达的充分和身体语言的完整性,就需要人体的动作能力及身体素质达到一定水平。而舞蹈中的能力训练主要是指,舞蹈课堂上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身体肌肉的爆发力与耐力,而采用的各种踢搬腿、甩腰、跳跃、控腰、控腿等动作训练。能力训练作为舞蹈教学的重要科目,也是舞蹈演员的必修课,训练内容须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阶段性的循序渐进。只有尊重人体的发展规律,科学有效地进行训练,才能够使舞蹈者的身体达到最终的训练目标,并使得舞蹈者在之后的舞蹈展现中有更好的呈现。

一、舞蹈教学中能力训练的“反科学”现象

近些年来,舞蹈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的训练能够快速“见效”,有些非专业教师可谓是运用了各种“拔苗助长”的办法,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身体出现问题,轻则骨骼错位,肌肉变形,重则半身瘫痪,终身残疾。这些“反科学”的训练方法,本文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课堂的“拔苗助长”

所谓课堂的“拔苗助长”主要是指,课堂上教师不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发展状况,为学生设计超负荷的体能训练,“拔苗助长”的课堂最终带来的是让学生身体、心灵受到双重伤害。有些教师认为,让学生能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疲倦”或者“累”就是有效果的舞蹈能力训练,因此会采用一些高强度的练习内容。如:蹲起训练百次、千次的重复,踢腿训练的几百几千次不停歇……这无疑最终会造成学生身体的过度疲劳,长时间的过度疲劳最终会让学生身体受到损伤。原本学生学习舞蹈的目的是用身体表现美、用身体感受美,而这样“超能”的训练最终带来的不只是身体损伤,还有一定程度造成学习者心理上对于舞蹈的排斥和厌恶。

所以用舞蹈课堂的“拔苗助长”来做能力训练,更多是将超出身体极限的教学内容带入到课堂,使得学生能力训练超身体负荷及心理负荷。

(二)教师的“随心所欲”

作为舞蹈的能力训练,相对应的教学教材非常有限,多半的舞蹈教材对舞蹈动作的规范性讲得很清楚,但对舞蹈能力训练强度的科学指导非常少见,所以舞蹈教师对于教学的内容安排,往往是评自己学习的经验进行,欠缺科学性和系统性。有些教师按照以往课堂所学的内容继续“传承式”教学,传承的是自己的记忆中老师几十年前的训练方法,这些方法无具可循,因此也出现了在课上没有计划的“随心所欲”安排体能训练内容的现象。教师的“随心所欲”安排,最终只会让舞蹈课堂失去活力,学生身体出现问题,带来舞蹈教学上的恶性循环。

(三)学生的“欲速不达”

学生的“急于求成”,有时可能让他们不仅没有学到舞蹈,反而还会损伤身体。学生有争强好胜欲,但往往对动作的危险顾虑很少,加之对动作的幅度掌控不准确,为了快速达到目标,学生经常会在自己盲目的训练过程中出现一些身体损伤。另外,学生好奇心重,看到一些“伪科学的”训练方式,会去效仿,随着自己的盲目训练,动作的要领会“走形”。这样盲目训练带来的往往是教学最不想见到的结果:无法掌握动作要领是小问题,如果造成身体的受伤,往往就难以逆转了。

学生的“欲速不达”,是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学生对动作尺度把握较为模糊,欲加速完成训练,训练效果和身体都受到影响。

二、在舞蹈教学中合理安排能力训练的建议

现在,舞蹈也进入到科学教学阶段,从鲁道夫·冯·拉班①的人体科学研究,到拉格朗热②的不同年龄身体锻炼研究,都已在不断地说明人体训练需要以科学的方式进行。各种体育方面的训练也不断证明,舞蹈课堂只有在以科学的方式进行训练后,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动作能力才能真正地提高。

(一)尊重学生身体发展规律

学生在不同年龄段,身体的发育情况大有不同,身体能力的发展水平也相差甚远,只有把握了学生的身体发展规律,根据年龄特点给予适当的能力训练才能让学生练有所用,练有所成。如:低龄学生舞蹈课堂的内容安排应多以有氧训练为主,尽量减少耐力训练的内容,因为在进行耐力训练时低龄学生胸部会出现憋气的情况,造成学生的呼吸功能发育受到影响。再如:能力训练应多采用间接性训练的方式③,锻炼一个项目后间歇休息2—3分钟,之后再继续训练,动作力度也要尽量控制在体重的30%进行。

学生的身体发育增长阶段不同,舞蹈课堂需要有针对性的训练,以帮助学生能够在提高舞蹈能力的同时,更好地促进身体发育,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合理安排教学时长

课堂时长的局限就要求舞蹈教师做到合理安排上课内容,以达到课堂的教学重点突出、训练目标明确的目的。教师在上课前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注意课堂上能力训练部分和舞蹈组合课堂训练的关系,应按照本堂课的教学重点项目合理分配时间。如新授课练习的舞蹈组合负荷承受较小时,课堂的能力训练部分就可以稍微搭配运动强度大的内容,这样以保证课堂的整体训练学生承受负荷平衡,而相反,舞蹈组合的训练使身体能力消耗比较大的时候,学生可能在堂课上无法继续进行强度大的能力训练,就需要教师多安排一些增加肌肉耐力的训练内容。④

课堂上训练变化多种多样,如果教师只是固定安排教学内容,学生在做能力训练时,则是时而体力充足,时而体力不支,训练强度不一致,能力的提高就会受到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适度搭配训练内容

学生的能力训练有合理搭配,做到身体多个部位都能够得到训练。所谓训练搭配就如同,一顿“午餐”,要有“主食”——专项的训练项目,也要有“主菜”——辅助专项项目的训练,还要有“配菜”——调动局部肌肉参与的训练,时不时再来一碗“汤”——训练缓冲,进行“调味”。而“专项训练”在能力训练中起着引领作用,决定着舞蹈课上学生增长能力主要方向。比如跳跃能力的训练,更多是运用到腿部肌肉群作为能力训练的主方面,开始热身后小跳、抱膝跳跃、纵身跳跃等有助于跳跃训练的动作依次进行。但是跳跃运动时还会用到腰部的肌肉力量来辅助身体,所以在进行跳跃训练时还应该插入腰部肌肉群的训练,达到增加不同辅助肌肉群能力的目的。交替训练可以让不同肌肉有缓冲休息的时间,让肌肉群的力量增长更为均匀。

舞蹈课堂上能力训练要做到多个肌肉群的搭配训练,同时也应该将能力强度进行搭配,确保舞蹈课堂上,不会出现某一身体局部训练过度导致肌肉疲劳损伤,保证学生身体素质能力得到增长。

(四)开展方式生动有趣

舞蹈课堂作为活跃程度较强的课堂,如果是日复一日的能力单一训练,将会出现能力滞停现象,如果能在一定条件下加入一些新元素到能力训练中,会促进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训练主动性。舞蹈课堂本就属于兴趣教育为主的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课程,舞蹈教师在舞蹈课堂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和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是快乐教育的必然要求。例如在课堂上带入比赛的方式,在规定范围内,学生之间运用能力训练的项目互相较量,既能调动学生训练情绪,带来心理上的满足,同时还能增长身体能力,改变了能力训练单一无味的疲倦。

趣味能力训练方式多种多样,在舞蹈课堂上只要对能力训练方式稍加变化,就有可能调动起学生的情绪。这既可以满足舞蹈训练的多样性,又能愉悦课堂达到快乐教育的目的,可谓是舞蹈课堂的最一举两得的方式。

(五)重视训练后的放松恢复

学生在能力训练之后身体机能各方面变化较大,肌肉收缩,皮肤毛细血管损伤,以及心肺功能最大限度工作等,所以在训练后舞蹈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身体变化进行掌握,组织适当的放松活动训练,已缓解学生身体的过度疲劳。能力训练后的拉伸运动,要做到身体各部位肌肉群都能有拉伸,如此下去既能够保证学生肌肉不会变形生长,同时还会让训练部位的肌肉增加弹性和灵活性,让学生身体保持健康。科学的放松训练在能力训练环节中起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舞蹈课堂中虽然占重比很小,但是却是对于学生生长发育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总结

课堂上能力训练是以舞蹈教师在课堂的安排为主,所以教师在课堂的安排是否合理,对于提升学生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现代社会上各种训练方法层出不穷,舞蹈教师作为“安检人员”要有着敏锐眼光辨析真伪,对课堂上要安排的训练内容进行掌控。多向兄弟学科,如体育、体育舞蹈、健身等能力训练理论与实践相对成熟的学科学习科学方法,进行合理安排。作为教师,无论是直接的实践经验总结,还是间接地从各种书籍获得的知识,最终都是要对舞蹈课堂的能力训练进行尺度把控。这其中就包括:上课时间分布的把控,训练内容的把控,以及学生身体的情况等多方面的科学把控。让学生在能力训练中不受到损伤的同时,身体素质得到最大程度的增长。舞蹈教学中的能力训练对于学生身体发展至关重要,没有科学的能力训练学生身体素质就无法达到舞蹈动作肢体语言的表达清晰。而对于舞蹈教师来说,能力训练也要松弛有度,万万不可以“拔苗助长”不能够“急于求成”,要做到多种方式结合,多种阶段把握,多种项目交替,以科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身体得到最优化发展,让舞蹈课堂变得更有活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注释:

①匈牙利现代舞理论家、教育家、人体动律学和拉班舞谱的发明者、德国表现派舞蹈创始人之一。被人们与爱因斯坦相提并论的早期现代舞奠基人。

②拉格朗热(Fernand LaGrange)籍贯法国,生理学家 从事体育运动研究与生理学研究,于1888年先后出版了《不同年龄人身体锻炼的生理学》《身体运动的生理学》对于早期研究运动生理学重大影响。

③田麦久.《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第二版216页.

④刘元海.《学校体育教程》.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第一版93页.

猜你喜欢

舞蹈身体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