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当下博物馆文创的设计要点

2021-07-12

大众文艺 2021年9期
关键词:文创博物馆产品

(辽宁大学,辽宁沈阳 110136)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应来自其他国家文化浪潮的冲击,关注自身的文化资源,对本土文化进行产业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博物馆作为人们可以慢下来接受知识教育和文化熏陶的场所之一,面临着如何创新文创开发和发展资金不足的双重困境。优秀的博物馆文创设计,不仅能充分展现博物馆的文化魅力,也为当下的文化传播注入生机活力,实现博物馆文化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发展现状,尝试总结设计要点,推动博物馆在新时代下用更新的语言、更美的形象、更优的品质为大众服务,履行文化传承的责任。

一、博物馆文创设计的优势与特色

1.博物馆资源

博物馆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馆藏资源所扮演的角色也在不断变化。最初的博物院收藏珍贵文物,馆藏资源的主要任务是供学者们考察研究。后来转变为西方贵族阶层用来收藏奇珍异宝的私人藏所,博物馆藏品仅仅用作为收藏。自科学技术发展起,一些展览自然科学实物资料的博物馆活动开始出现,藏品拿出来用于部分人群观察、鉴赏、研究,给学者研究提供便利。十八世纪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开始向大众开放,逐渐关注起自身丰富的藏品资源,从注重博物馆的典藏、科研转向以教育与娱乐为重要目标对大众开放,从深层次推动社会发展。

2.文创设计

文创设计是以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为目的,使产品具有文化内涵的创造活动。是从具有广泛受众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中汲取灵感,对原来的艺术品再解读与创造的过程及其产物即文创产品,文创产品将文化产业发展与人民文化生活需求紧密联系。并且随着大众文化素养和消费口味的提升,符合社会公众期待的文创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外在表现,而是要将文化结合设计者的奇思妙想,创造出符合当代生活美学、风尚潮流的有一定水准的文化创意产品。

3.博物馆文创的优势与特色

博物馆文化资源若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转变,必然以可视、可感为前提,创作使消费者可以感知和接触的文创产品。博物馆文创同时具备商品与文化属性,在推广和传播博物馆文化上的优势在于可以将博物馆文化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出去,吸引更多的人到博物馆主动了解、认识、欣赏历史文物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博物馆文创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再经过创意设计的产物,都有着鲜明的文化特色,它使博物馆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文化传播的作用。优秀的博物馆文创在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能支持博物馆开展更多的文创设计活动,最后实现在履行职能的同时维持良好的发展。

二、中国博物馆文创设计的现状

1.近年来,政策利好

随着国家与社会的高度支持和关注,中国博物馆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背后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国家相继出台的各种政策方针,使有条件的博物馆和文化单位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积极投入到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来。2015年3月20日,《博物馆条例》正式实施,为博物馆开展文创设计提供了法律和制度支持。而后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在2016年密集出台,3月,《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倡导大力发展文博创意产业,5月,《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如此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优秀文化资源的传承传播与合理利用,也为延伸和拓展博物馆职能,开发馆藏资源,创新文创设计指明了方向。

2.整体势头良好

目前,我国不少大型博物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并逐渐受到大众的关注和喜爱。整体在选品开发、版权保护、产品种类、营销推广、联名合作、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9年8月,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与天猫联合发布的《新文创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近两年,电商平台文创产品成交规模呈爆发式增长,淘宝、天猫平台2019年的成交规模相比2017年增长了3倍。而早在之前,欧美博物馆就不再只是把文物展示当作中心任务,开始关注人的体验与感受,重视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目前已经形成一套成熟完整的产业链。图册、书籍、装饰画乃至首饰与家居品的设计都十分成熟,销售的金额达到其全部收入的80%,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总体来说,我国博物馆文创设计势头良好,一些大型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一系列文创设计别出心裁,广受好评,为博物馆文创设计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然而,一些地方市级的小型博物馆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和创新能力,在文创设计阶段仍存在生搬硬套的现象,与西方相对成熟的文创产业有一定差距。

3.存在问题分析

在良好的发展势头下,我国一些博物馆不断涌现出高质量的文创设计,但仍有很多方面等待进一步优化。从行业整体看,虽然一些有实力的大馆逐渐将馆藏文物的文化元素融入商品中,但是全国绝大多数博物馆尤其是中小博物馆没有自己的产品,90%的产品是代销。可见,我国大多中小型博物馆对文创的设计开发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存在诸多不足:文创品类较少,形式雷同;盲目跟风开发所谓“爆款”产品,粗制滥造;缺少对自身博物馆特点的关注,创意不足等。博物馆没有优秀的文创产品设计,其经济效益降低,从而逐渐形成恶性循环,无法维持良性发展,博物馆的职能就难以深入实现。

三、中国当下博物馆文创的设计要点

1.符合大众审美

随着人们的消费重心向精神文化方向转移,文化付费逐渐被大众接受和支持。面对众多不同的文化消费和审美需求,博物馆文创设计应建立在深入调研市场需求之上。选取文化认同度高的文物,使传统经典融入现代生活之中,设计出集文化、创意、实用、趣味等于一身,能够满足各个年龄阶段和不同消费水平的博物馆文创产品。例如国家博物馆的文创设计,根据馆藏的文化资源开发设计了3000余款文创产品,并将其细分为六大类,覆盖民众生活消费的多个领域。不仅有美观实用的日常文化生活用品,也有艺术精品用作赠送和收藏。其中“珍品典藏”这一类,基于馆藏文物研发的高端艺术摆件,品质优良,工艺精湛,一些小众的高端客户可赠送以收藏纪念。文创设计在满足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同时,起到提升民众审美水平和对引导文化认知的作用。

2.提升创新内涵

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的转述者,博物馆文创设计是其独特表达的“语言”,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传达,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传播和传承经典文化。设计者对每一件博物馆文创产品都要保持严谨、审慎的态度,深入考究细节还原文物历史性,不能失去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格。在设计时必须文化价值优先,拒绝一切低级趣味。博物馆文创设计的创新不能单单停留在复制外在符号的表现,而应多从大众生活的视角,设计出能真正表达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如故宫文创围绕清朝《岁朝图》,开发了“岁朝童趣”红包套装、“童趣”系列艺术书签、“童趣锦鲤”马克杯等多件文创产品。设计者在保持《岁朝图》原图中人物可爱天真的样貌和各类吉庆寓意景物的同时,又以现代表现形式将内在和谐吉祥的寓意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

3.塑造典型形象

在文化消费背景下,文创“IP”已经在文化产业生态圈中蔚然成风。一个好的文创“IP”能使博物馆丰富的文化资源,深厚的文化历史背景产生更大的文化价值。因此,博物馆文创设计不能只是简单地提取文物的器型纹饰、铭文释义、色彩等文化元素等简单的符号衍生。设计者应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把有特点、有趣、有故事性等的传统元素辅以创新性开发,使其更具有“IP”化的传染力。将其应用到各个文化消费领域,如文学、影视、游戏等,引起更多人的情感共鸣和受众。不仅能真正实现文物融入现代生活,文创产品的商业价值也将有一定增长。例如,陕西历史博物馆打造的人气“IP”—“唐妞”,其设计保留了“唐服”和“唐妆”的外在特征,又别出心裁地将唐代“丰满美”与现代的“萌”(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十分可爱,如“卖萌”)结合。“唐妞”被赋予了大众喜闻乐见的人格,受到众多年轻人的喜爱。博物馆除了围绕“唐妞”制作旅游纪念品外,还将其打造成了文化大“IP”,创作的漫画绘本销量喜人。

4.树立品牌化系统性设计理念

各地的博物馆是往往能够集体现当地自然环境、建筑景观、风俗人情的藏品于其中的公共教育场所,拥有能识别的“有形资产”和特有的“无形资产”。博物馆树立品牌能使两种“资产”发挥巨大经济价值和文化效用。品牌的树立就是要文创设计产品具有功能性价值和情感性价值,一方面博物馆可提取能代表自身形象图案、颜色等作为灵感来源,另一方面可以从当地生活文化特色中提取出具象的标志、符号等元素设计文创。经过长期与人们相互的构建过程形成地方特色的博物馆品牌文化,能很好地将其与博物馆进行区分,也能增强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博物馆本身树立具有识别性的品牌,不仅可实现深入、全面、长期的文化传播,同时高文化附加值的文创产品也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博物馆才能持续地开发出可传达中国优秀文化内在精神的文创产品去服务民众。

四、结语

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浪潮中,博物馆放下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态,走进人们日常生活中。凭借优质的文创产品连接社会、联系民众,成为公众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近些年,许多大型博物馆成果显著,值得各个博物馆相互借鉴学习。博物馆要立足于自身浩瀚的文化海洋,以反映和传播文化价值为出发点,起到引导和提升人们文化素养的作用。博物馆文创设计要贯穿古今,开发出种类更多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文创产品,传达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

猜你喜欢

文创博物馆产品
陶溪川文创街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博物馆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露天博物馆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