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叶青嫩枝单芽扦插繁殖技术

2021-07-09谢志亮王盼曾光辉康华靖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嫩枝草炭插条

谢志亮,王盼,曾光辉,康华靖,3*

(1.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温州 325006;2.磐安县中药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浙江 金华 322300;3.温州市农林渔生态系统增汇减排重点实验室,浙江 温州 325006)

三叶青又名三叶崖爬藤、蛇附子、石抱子、石猴子、石老鼠、金线吊葫芦,为葡萄科崖爬藤属多年生蔓生藤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10多个省区,是我国特有的名贵珍稀药用植物[1]。三叶青以块根或全草入药,具有抗病毒、抗炎、镇痛与解热、保肝等作用,且毒副作用小,是西药无法代替的“植物抗生素”[2]。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性脑膜炎、乙型脑炎、病毒性肺炎、黄疸性肝炎等,特别是块根对小儿高烧有特效[3],是抗肿瘤常用药物,对肺癌[4-5]、肝癌[6]、胃癌[7]、肠癌[8]、宫颈癌[9]等癌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

三叶青生长于郁闭度较高、腐殖质含量高、湿度大、排水透气的山坡灌丛、山谷、溪边林下岩石缝中[2],以北纬27.3°以北的武夷山及福建、浙江、江西靠近武夷山的部分山区的三叶青最为正宗,而以浙江产三叶青为上品[10]。因其对光照、温度、湿度等生长环境的要求严苛,自然条件下生长速度缓慢,产量极低。加之三叶青抗肿瘤作用等药理实验的证实,其药效被过分的宣传夸大,近年来人为无节制的采挖,野生三叶青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状态[3]。2012年三叶青被浙江省政府列入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野生三叶青的采集利用受《浙江省野生植物保护办法》(浙政令[2010]277号)制约。因此,开展三叶青野生资源人工栽培种关键技术研究,对珍稀三叶青资源保护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由于三叶青人工栽培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扦插繁殖虽已有报道[11-13],但使用的插条主要是2~3 a生插条,插条用量大,所需时间较长,难以满足规模化栽培的需求。本研究采用多因素多水平的正交试验,以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平均最大根长、萌芽率、新梢长、根鲜重和干重为扦插生根质量的指标,探索三叶青单芽扦插繁殖的最佳组合方法,为三叶青野生资源保护及其产业化栽培提供育苗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三叶青为野生小叶三叶青,2016年11月采挖自温州永嘉山区,盆栽于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智能温室大棚内。

1.2 方法

采用L16(45)正交设计研究不同基质、激素种类及浓度组合、激素处理时间等对三叶青带叶单芽扦插成活与生长的影响。于2017年6月4日剪取三叶青当年生幼嫩枝条(春梢),剪成带叶单芽插条,插条下端长4~5 cm,上端离芽约2 cm,扦插深度为芽刚好露出基质为宜。每处理15条插条,重复3次。扦插后及时喷雾30 min,后期根据气候及土壤干湿情况等进行喷雾。1个月后即7月4日调查生根率、萌芽率、新梢长。随机选取9株,调查其1级根数量、最大根长,并洗净根系吸干水分,用电子分析天平称量根鲜重,80 ℃烘干12 h后再称量根干重。验证试验于7月15日开始,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处理时间同样为1个月。

1~4水平:基质(A)分别为草炭、1/2珍珠岩+1/2草炭、1/2珍珠岩+1/2蛭石和1/3珍珠岩+1/3草炭+1/3蛭石;时间(B)分别为5、15、30和60 s;NAA(C)分别为0、50、100和150 mg·L-1;IBA(D)分别为0、50、100和150 mg·L-1;IAA(E)分别为0、50、100和150 mg·L-1。

1.3 统计与分析

利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生根率、根数和根长的影响

插条扦插10 d左右即从剪口、节上、节间开始发根。从表1看出,除处理1外,其余15个处理的生根率均为100%,各处理间整体上无显著差异。

表1 各处理组合对生根及植株萌芽生长的影响

不同处理间插条的平均生根数差异较大(7.2~33.7根)。比较极值可知,影响插条根数量的主次因子为B>A>C>D>E。分析K值(各水平下指标的数值之和)可知,各因素分别以A4、B2、C3、D4、E3为最优水平,即平均生根数量的最佳组合为A4B2C3D4E3。从最大根长来看,插条的平均最大根长在9.5~17.8 cm。比较极值可知,影响最大根长的主次因子为A>C>D>B>E。分析K值可知,因素分别以A4、B2、C2、D2、E3为最优水平,即最大根长的最佳组合为A4B2C2D2E3。

2.2 对萌芽率和新梢长的影响

萌芽率除处理9~12较低外(以处理9最低,为6.7%),其余12个处理的萌芽率均达100%(表1)。极值分析表明,对三叶青萌芽率影响最大的为因素A(基质),而因素B、C、D和E影响无差异。比较K值可知,各因素分别以A1、A2、A4、B3、C2、D1、E3为最优水平,即A1(A2、A4)B3C2D1E3为诱导腋芽萌发的最佳组合。新梢平均长度与萌芽率相似,以9~12处理的新梢长度最短(小于3 cm)。而其余12个处理的新梢长度均在11 cm以上,最长达到14.1 cm。极值分析表明,影响新梢长度的主次因子为A>E>B>D>C。比较K值可知,各因素分别以A4、B4、C3、C4、D1、E2为最优水平,即新梢长度的最佳组合为A4B4C3(C4)D1E2。

2.3 对平均根鲜重和干重的影响

表1显示,平均单株根鲜重以处理1(0.17 g)最小、处理15最大(0.45 g)。极值分析表明,影响平均根鲜重的主次因子为A>C>B>E>D。比较K值,各因素分别以A4、B2、C2、D4、E1、E2为最优水平,即平均根鲜重的最佳组合为A4B2C2D4E1(E2)。平均单株根干重与平均根鲜重相似,以处理1最小,为0.023 g;最大为处理15,为0.041 g。极值分析表明,影响平均单株根干重的主次因子为A>C>E>D>B。比较K值,各因素分别以A3、B2、C2、D4、E2为最优水平,即平均根干重的最佳组合为A3B2C2D4E2。

2.4 验证试验

影响三叶青嫩枝单芽带叶插条生根数、生根长度、根鲜重、根干重、萌芽率和新梢长度的因素主要为基质,而影响生根数量的因素主要为处理时间。综合分析后认为A4B2C2D4E3较为适宜三叶青嫩枝单芽带叶扦插,即基质为1/3珍珠岩+1/3草炭+1/3蛭石,用NAA 50 mg·L-1+IBA 150 mg·L-1+IAA 100 mg·L-1浸蘸15 s。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三叶青生根率和萌芽率均达到100%,其中平均根数28.5条,最大根长16.4 cm,平均梢长16.2 cm,平均根鲜重0.36 g,平均根干重0.034 g。

3 讨论

三叶青资源稀缺而需求量大,药材市场上供不应求,伪混品众多,严重影响临床疗效。吉庆勇等[14]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三叶青最主要的活性成分黄酮,人工种植植株和野生植株没有显著的差异,这表明人工种植的三叶青能够代替野生三叶青满足市场的药用需求。因此,三叶青人工种植取代野生资源的依赖势在必行,探讨三叶青种苗高效无性扦插繁殖技术对野生三叶青种质资源保护和三叶青的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认为,插穗生长年限是影响三叶青枝条扦插繁殖的重要因素[11]。周小卿等[10]认为,半木质化的三叶青枝条含营养物质多且整条枝都具有运输水分的功能,在能保证足够湿度的情况下,插穗留的叶片多,光合作用强,合成有机物多,从而促进长根。胡春梅等[15]对三叶青不同插穗类型对生根质量指数影响的研究也表明,半木质化带2片叶的效果最好,半木质化带1片叶的效果次之,嫩枝带2片叶的效果居第三,嫩枝带1片叶的效果最差。然而,袁莲莲等[12]则认为三叶青扦插繁殖以当年生嫩枝为佳。本试验用嫩枝单芽的扦插试验结果也表明,生根率为100%,萌发率整体也较高,根和新梢生长良好。另外,通过观察,本试验中扦插后10 d开始生根,时间远远短于同类相关研究[15]。由此可见,嫩枝单芽扦插不仅能节约用枝,还能快速大量繁育幼苗。

本试验的扦插基质种类对插条平均生根数、平均生根长度、平均根鲜重、平均根干重、平均萌芽率和新梢平均长度均有显著影响。已有相关研究表明,新鲜黄泥基质对三叶青扦插效果最好,其生根数量最多,生根率最高,生根长度最长[11,15]。分析认为,这是由于新鲜黄泥质地疏松,具有较好的吸水保水性能,清洁干净、污染少,含有胡敏酸为微酸性土壤,能促进植株发新根[16]。本试验的结果也表明透气有保水的基质配方——1/3珍珠岩+1/3草炭+1/3蛭石的扦插基质效果最佳。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及浸泡时间对三叶青根的生长发育均有显著影响。胡春梅等[15]研究认为,IBA对生根率、平均根数、平均根长、生根质量等各项指标都表现最好,NAA的效果次之,究其原因,生长素类的NAA和IBA含有硫脲基团,能使细胞壁松驰,促进合成蛋白质等物质,能促进植物根细胞的生长。华金渭等[13]研究也表明,用6-BA和IAA的混合液能促进三叶青1 a生枝插条的生根。本试验结果表明,NAA对三叶青扦插生根的平均根数、最大根长及根的干鲜重影响较大。从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处理对三叶青生根情况的影响效果来看,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浓度为100 mg·L-1时,三叶青扦插繁殖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最高,平均根数最多,平均根长最长。玉屏等[17]研究表明,激素浓度为1 000 mg·L-1时,扦插于黄壤、黑壤中效果均较好。同样,吉庆勇等[11]认为,用2~3 a生的老枝在1 000 mg·L-1IBA中浸渍10 s后扦插于黄土中生根效果最佳。本文NAA处理最佳浓度为50 mg·L-1。这与上述研究差异较大,浓度相差较大的原因有可能与选择的枝条年龄有关。

4 小结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基质、外源激素种类与浓度组合及浸蘸时间对当年生带叶单芽嫩枝(春梢)扦插成活的影响表明,扦插基质类型是影响单芽插条萌芽率、新梢长度、最大根长、根鲜重和根干重的主要因素,而影响嫩枝带叶单芽插条生根数量的主要因素是激素处理时间。综合试验结果认为,当年生带叶单芽嫩枝插条用NAA 50 mg·L-1+IBA 150 mg·L-1+IAA 100 mg·L-1浸蘸15 s后,扦插于1/3珍珠岩+1/3草炭+1/3蛭石的基质上效果最佳。验证试验也表明,上述组合处理1个月后的生根率和萌芽率均达100%,平均最大根长16.4 cm,平均每株生根28.5条,根鲜重0.36 g,根干重0.034 g,新梢长度16.2 cm,部分插条叶腋处有2个新梢萌发。

猜你喜欢

嫩枝草炭插条
插条直径对无花果扦插苗成活及生长的影响
早春的嫩枝
葡萄硬枝冬季贮藏方法优化
钻天柳嫩枝扦插苗生长特性研究及优良单株选择
不同草炭比例对覆土栽培暗褐网柄牛肝菌出菇的影响
人工草炭复合基质对樱桃萝卜出苗率和 果实营养的影响
农业秸秆废弃物资源化人工草炭对土壤的影响
美国红枫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花卉生根四招
三种人工草炭对金森女贞育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