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维生素D与病情的相关性研究

2021-07-07陈泽璇刘智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酸性

陈泽璇 刘智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简称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全球发病率高,在发达国家发病率为20%~30%,我国发病率为12.94%,1~12个月婴儿高达30.48%[1-2]。AD临床表现多样,瘙痒明显,反复发作不但影响患儿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还对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AD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近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血清维生素D不足与AD发病密切相关,补充维生素D可有效治疗AD,但结论尚未统一[3-6]。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法对AD患儿25-羟维生素D3水平进行检测,并将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其他特应性指标进行相关分析,探讨AD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能为AD患儿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提供新的思路,也为AD的治疗与预防提供重要的前期研究,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3月—2020年4月在皮肤科特应性皮炎患儿病例100例作为研究组及同期健康体检儿60例作为对照组。患儿入选标准:(1)符合Williams诊断标准[7];(2)6个月~12岁AD患儿;(3)病程超过2个月;(4)近期没有应用过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剔除标准:(1)高IgE综合征;(2)慢性全身性疾病(除哮喘或过敏性鼻炎);(3)以前接受过全身治疗或光疗的AD患儿;(4)早期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症;(5)长期接受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为本院健康体检儿,入选标准:无过敏性疾病及家族过敏史,无免疫及炎症性疾病史。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伦理部门同意。对照组中,有男35例,女25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年龄(4.35±3.42)岁。研究组中,有男53例,女47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年龄(4.75±2.65)岁。两组年龄、性别等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病情评定

参考特应性皮炎SCORAD评分法[7]对患儿病情进行评定,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严重程度,二是皮肤病变范围,三是瘙痒与睡眠影响程度,通过统一培训的医师予以评定,得分范围为0~103分,分数越大,表明患儿的病情越严重:0~24分为轻度;>24~50分为中度;>50~103分为重度。

1.3 检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AD组和对照组25-羟维生素D3水平,罗氏法检测血清总IgE水平,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嗜酸性粒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对白介素水平进行检测。所有患者在评估第1天提供血液标本。25-羟维生素D3水平大于等于30 nmol/L表示维生素D正常,25-羟维生素D3水平不足30 nmol/L表示缺乏维生素D;嗜酸性粒细胞比例≥0.05被认为是增加。全部操作都根据试剂说明书开展。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有数据均予以软件SPSS 21.0处理,计量资料予以t检验,予以Pearson对25-羟维生素D3、总免疫球蛋白IgE、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进行相关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25-羟维生素D3、总免疫球蛋白IgE、嗜酸性粒细胞水平

研究组25-羟维生素D3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总免疫球蛋白IgE、嗜酸性粒细胞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2.2 研究组25-羟维生素D3不同状态的总免疫球蛋白IgE水平

研究中数据分析发现研究组25-羟维生素D3缺乏患儿的总免疫球蛋白IgE、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均比25-羟维生素D3正常患儿高(P<0.05)。见表2。

3 讨论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复发性、炎症性的慢性皮肤病,患者常合并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其他特应性疾病,故被认为是一种系统性疾病。目前A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众多研究表明与遗传、免疫异常、环境、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皮肤菌群紊乱和饮食的改变密切相关[1];其中免疫功能和皮肤屏障功能的失调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AD患者中Th2与Th1细胞因子的失衡导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改变和IgE介导的超敏反应的发生[8]。Th1及Th2型细胞因子,如IL-4等是介导AD发病的重要参与因素,其中细胞因子靶向药物治疗AD是重要等进展。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总免疫球蛋白IgE、酸性粒细胞比对照组高,与文献是符合[8]。

表1 组间25-羟维生素D3、总免疫球蛋白IgE、嗜酸性粒细胞()

表1 组间25-羟维生素D3、总免疫球蛋白IgE、嗜酸性粒细胞()

分组 25-羟维生素D3(nmol/L) 总免疫球蛋白IgE(U/mL) 嗜酸性粒细胞(×109/L)

表2 研究组25-羟维生素D3不同状态的总免疫球蛋白IgE与嗜酸性粒细胞水平()

表2 研究组25-羟维生素D3不同状态的总免疫球蛋白IgE与嗜酸性粒细胞水平()

维生素D状态 总免疫球蛋白IgE(U/mL) 嗜酸性粒细胞(×109/L)

流行病学首先发现了维生素D与特应性皮炎患儿的关系。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血清维生素D不足与AD发病密切相关。本研究发现:研究组25-羟维生素D3水平比对照组低,与文献相一致[6,9-10]。

维生素D对机体先天性免疫及获得性免疫均能发挥作用,具有重要的抗感染、修复皮肤屏障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作用,这些正与AD的发生密切相关。维生素D对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功能有调控作用,这类细胞均表达维生素D受体,维生素D与受体结合,诱导机体免疫耐受,减少自身免疫性炎症发生[8]。机体内的25-羟维生素D3水平主要对CD4+T细胞进行调控,后者于抗原的作用下可分化为效应T细胞。

皮肤屏障受损是AD发病的重要因素[11]。丝聚蛋白是正常皮肤屏障功能的有效结构蛋白,特应性皮炎患儿易出现丝聚蛋白基因突变或表达受阻,引发角质层水合作用降低,从而引起皮肤反复感染。皮肤中存在大量维生素D受体,维生素D可以增加丝聚蛋白的表达,有效修复皮肤屏障功能。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化障碍。通过补充维生素D可以调节Th1/Th2平衡[12-13],可以改善AD的严重程度。本研究同时发现,研究组25-羟维生素D3与SCORAD呈负相关,与血清总IgE水和嗜酸性粒细胞呈负相关,而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及总分均与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无相关性,提示25-羟维生素D3参与特应性皮炎的发生与发展,对25-羟维生素D3的检测能够为特应性皮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判定提供参考依据。

总而言之,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下降,且与血清总IgE水平、嗜酸性粒细胞、SCORAD呈负相关,检测25-羟维生素D3可以为特应性皮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判定提供参考意义,为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但维生素D的治疗作用仍需大规模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特应性皮炎酸性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空气污染与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病机制及治疗
益生菌在防治儿童特应性皮炎中的应用探究
针刺结合神阙拔罐治疗面部接触性皮炎验案1则
论证NO3-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
柠檬是酸性食物吗
嗜酸性脂膜炎1例与相关文献浅析
成人期特应性皮炎的研究现状
膳食对特应性皮炎影响的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