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微课在高校跆拳道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7-02周尤彭志刚广东理工学院体育系

灌篮 2021年36期

周尤 彭志刚 广东理工学院体育系

《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引导“互联网+体育”发展模式,实施“互联网+体育”战略。在“互联网+”时代下,微课作为一种以视频为展现形式、互联网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和学习资源,已成为教师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将微课引入高校体育课是对体育教学一次新的探索,它可以打破传统教学对于场地时间的限制,让学生可以在“碎片”时间中进行学习。在这样的碎片化时间里,既可以利用互联网传递体育技能技术,又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指具有明确教学目标,围绕着某一知识重点或者难点进行教学设计,以5 到10 分钟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授课模式。根据微课的概念可以总结出,体育微课是指以视频的形式,将体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重点或某一具体的技术动作进行剖析的教学过程。

(二)微课的特点

(1)短小精悍。首先,每节微课的时间一般需控制在10分钟以内。在短视频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世界,太过冗长的视频课会让学习者产生疲劳和厌倦。其次,由于受到时长的限制,微课的内容通常十分精简,微课的时间虽短但是重点突出,能够在学习者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内进行讲解和教学。

(2)开放性与共享性。互联网及大数据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更开放、自由、广阔的平台进行学习,在互联网中,你可以迅速便捷地找到各种微课资源,选取适合自己或者最感兴趣的课程进行自学,学习者在遇到优秀的微课资源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快速地分享和别人,进行学习资源共享。

(3)灵活性和趣味性。在微课视频的制作过程中往往会加以配乐,提供文字、图像甚至说动画。制作精良的微课视频是非常吸引眼球的,能够大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有的微课还有“打卡”“闯关”等形式,寓教于乐。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微课在高校跆拳道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基于本文的研究宗旨,通过以“微课”“互联网+”和“跆拳道教学”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阅读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对广东理工学院跆拳道公共体育课的学生发放问卷,共计发放80 份问卷,回收80 份,有效问卷80 份,回收率100%。

3.教学实验法

选用广东理工学院跆拳道公共体育课的学生为实验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两个班级,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为确保样本合理性,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四项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检验两组学生是否符合取样原则。

4.逻辑分析法

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提出合理建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实验后两组学生各项数值结果对比分析:

1.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分析

从表1 中可以看出,在学习动机维度上,实验前后存在显著差异,t=-3.58,p=0.001**,实验前学习动机显著低于实验后的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维度上,实验前后存在显著差异,t=-3.288,p=0.002**,实验前学习过程显著低于实验后的学习过程。在学习结果维度上,实验前后存在显著差异,t=-3.042,p=0.003**,实验前学习结果显著低于实验后的学习结果。在学习环境维度上,实验前和实验后数据不存在显著差异,t=-1.119,p=0.267。

由表1 我们可以看出,通过32 个学时的微课教学后,实验组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三个维度上水平发生了极显著变化,P<0.01。这说明微课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表1 实验组学生实验前后自主能力T 检验结果

由表2 我们可以看出,通过32 学时的传统模式教学后,对照组学生在“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环境”三个维度上均没有显著性变化,和实验前相比不存在差异。但是学生在“学习动机”上发生了显著变化,P<0.05。这是由于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跆拳道有了新的认识,提升了学习兴趣,在掌握了一定的动作机能和理论知识以后,学生参与运动的动机发生了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

表2 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后自主学习能力T 检验结果

从表3 中可以看出,在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习动机存在显著差异,t=3.06,p=0.022*,实验组的学习动机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习过程也存在显著差异,t=2.15,p=0.034*,实验组的学习过程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在学习结果维度上,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t=2.16,p=0.033*,实验组的学习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最后,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习环境不存在显著差异,t=1.56,p=0.122,实验组的学习过程显著高于对照组。

表3 实验后两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T 检验结果

由表3 我们可以看出,实验教学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三个维度上的P 值均小于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为期一个学期的学习中,两组学生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运用微课教学的实验组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有显著提高。

2.对学生掌握动作技能的影响分析

从表4 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腿法成绩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的腿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品势成绩也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的品势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

表4 两组学生期末技术考核成绩

由表4 可知,实验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高于对照组的学生,P<0.05,两个班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微课可以更好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对提升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帮助。

四、结论

适用微课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把微课与跆拳道课程结合起来并利用网络平台发布,可以使资源得到共享,对跆拳道的传播和推广有积极作用。想要制作一节优秀的微课并非易事,需要教师拓展多媒体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