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提升学生实践创新力的指导方法

2021-06-30尹世荣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培养策略

尹世荣

摘  要:目前,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普及与素质教育体制的逐步完善,美术教育受到了广泛关注,而美术教学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教学,需要全面突出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引导学生全面参与美术实践活动。为此,小学美术教师便要通过丰富的美术实践与创新活动去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本文将从组织写生活动,完善生活观察;组织美工活动,内化美术技能;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组织创新活动,发展创新能力四个角度来分析小学美术教师应如何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实践创新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5-8877(2021)04-0141-02

The Guiding Method of Elementary Art to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YIN Shirong  (Shandong Rizhao Heshan Experimental School,China)

【Abstract】At present,with the comprehensive popularization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quality education system gradually perfected,the fine arts education has received the widespread attention,and the fine arts teaching as a kind of visual art,need to fully highlight the students'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guides the student to participate fully in the art practice to this end,the elementary school fine arts teachers have to pass the rich art practice and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of innovation in this article,we will from the organization's sketch activities,improve the life observation;Organize art activities and internalize art skills;Organize practical activities and cultivate practical ability;How should art teachers in primary schools gradually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ve practice ability from four perspectives of organizing innovative activities and Developing innovative ability.

【Key words】Primary school;Art practice;Innovation;Cultivation strategy

在过去,小学学校并不重视美术教育,虽然会开设美术课程,但是教师、学生的教学热情却比较低迷,教师为了按时完成知识、技能教学任务,会在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去学习美术理论知识,采用应试标准去监督学生反复练习美术表现方式,以便让学生快速生成美术表现能力。这就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美术学习效果,而且由于比较僵化、单一,很难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力,无法让学生亲身感受美术艺术的美与无穷变化。对此,小学美术教师则必须要切实解放学生,突破教学时空限制,确保学生可以积极参与美术实践、创新活动,以便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力,为发展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做好充足准备。

1.组织写生活动,完善生活观察

写生是美术教育活动中的一个基本实践活动。小学美术教师要积极组织写生活动,且要主动突破时空限制,让学生尝试使用美术技巧去描摹、记录现实生活,从而切实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美术实践能力。

例如,在《窗外的景色》一课教学中,笔者就组织了写生活动,让学生选择一个窗口去观察窗外的景色,由此参与写生活动,通过窗口外的景色去展现自己的视觉观察结论。为此,小学生则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位置去观察窗外的景色,学习如何使用彩笔、线性工具去表现自己的窗口景物,掌握画出窗外景色的基本画法。比如,有的学生比较喜欢自然景色,专门挑选了一个能够展现郁郁葱葱的树木景色的窗口,由此利用线性笔与彩笔去记录窗外的自然景观,整体色调都选择了绿色,呈现了自然、清新的画面。有的学生则比较喜欢生机勃勃的人情味,所以选择了一个能够展现同学参加课余活动的窗口,通过窗口视角展现了同伴在课间活动玩游戏、嬉笑打闹的场景。还有的学生并不想要记录学校中的窗外景色,所以笔者就适当延长了写生周期,让学生通过家庭生活、社区生活去观察窗外的景色,由此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其能够自主记录能够展现美的窗口。

2.组织美工活动,内化美术技能

美工活动可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更易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丰富学生的美术实践经验。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积极组织美工实践活动,优化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能够逐步形成良好的实践创新力。

例如,在《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拿着自己心爱的汽车玩具或汽车模型参加美术学习活动,让学生认真观察汽车的外形、颜色,由此丰富学生的生活观察,使其从造型、色彩搭配等美术角度去分析汽车的结构。然后,笔者就补充了生活常识知识,引导学生探究了汽车的用途,还使用丰富的照片资源展现了不同类型的汽车实物照片,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汽车的外形特点,由此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接着,笔者就设计了明确的美工实践任务:整合生活资源,自主设计、制作一个汽车模型。为此,小学生则需全面整理生活中的废旧资源,如皮革、铝制品、微型玻璃等等,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生活素材去制作汽车模型,使其积极参与美工实践活动。如此,则可切实锻炼小学生的实践创新力,同时也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兴趣,让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学习。

3.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在课改环境下,综合实践活动备受关注,也被看成是本轮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积极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且能跳出教材、课堂限制,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去引导学生展现自己的实践创新力,以便逐步优化学生的美术思维意识、学科能力。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力,笔者会全面整合乡土资源去构建校本课程,同时会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去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受美术文化的熏陶,以便切实优化小学生的美术体验经历,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潜能,促使学生积极利用美术技能去记录生活、表达个人情感。比如,本地保留了一些传统建筑,而这些传统建筑不仅存在线条美、对称美,还体现着古人的人文思想,可以很好地开阔学生的美术学习视野,让学生自觉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由此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学生产生更多的创意。因此,笔者就组织学生参观了本地传统民居,由人民群众讲解传统民居的建筑理念、建筑方式,由此引导学生去探究传统民居的线条美、文化美与造型美。在此过程中,笔者同时也组织了写生活动,让学生通过画笔去记录实践观察所得,及时锻炼了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了传统民居的艺术美。

4.组织创新活动,发展创新能力

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小学美术教学长期忽视了小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教师通常会根据应试标准去约束小学生的美术表现行为,对学生提出严格的应试要求,规范了学生的美术实践行为。这就渐渐导致小学生形成了固定思维,虽然可以展现出规范的美术技能,却严重缺乏创新意识,渐渐出现了“千人一面”的现实问题。对此,小学美术教师则要改变这一教学行为,组织丰富的美术创新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美术技能去展现自己的实践创新力,切实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实现个性化创作。

例如,在《画嗅觉》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准备了多种味道突出的物品,如醋、香油、蜂蜜等等,让学生闻一闻,使其积极整合语言材料去表达自己的嗅觉体会,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学习使用美术工具去展现嗅觉感受,让学生参与表现性绘画活动。在此过程中,笔者会全面解放学生,让学生根据个人嗅觉体会去画画,希望可以及时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力,优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待学生画完嗅觉之后,笔者便组织了绘画成果展现活动,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展现学生所画的画,由学生亲自解释个人创意。比如,有的学生画了一幅蝴蝶翩翩起舞、儿童欢声歌唱的一幅画,表示自己从小便喜欢吃甜食,闻到蜂蜜的味道便让犹如身处花园之中,变得甜蜜异常。有的学生则画了一幅蓝天白云、绿草如茵的画,表示自己很细化蜂蜜的味道,但是却并不感觉甜蜜,而是感觉十分清新、可口,就像是悠哉哉躺在蓝天之下荡秋千的幸福感。还有的学生画了一幅以黑色为色彩基调的画,表示自己最讨厌酸味,而醋的酸味就像是让自己身处黑暗之中,找不到亮光与方向的感觉。面对学生的美术创作,笔者不仅没有使用统一标准去评价学生,而是一一肯定了学生的创意,赏识了学生。

5.采取新型手段,凸显主体地位

纵观小学教育体系,小学美术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内容,但其却不在考试范围内,所以众多小学教师都将其视为辅助课程,甚至认为小学美术仅仅就是“画画课”,忽视美术教学本身价值及其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价值。就小学美术教学现状而言,小学生美术实践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为此,立足新课标改革背景,相关教师应重新审视自身教学观念,转变小学美术教学方式,积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允许学生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发展。

小学生年龄尚小,对众多事物的理解都不够全面。同时,其在绘画方面有一定可遵循的思维,常常喜爱用色彩及线条表达进行绘画,绘画表达不受局限,作品画面相对随意、夸张,携带着浓烈的主观成分。为此,教师应注重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绘画思维,适当转变固有的教学参考,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绘画中凸显个人情感及创造力。此外,美术教师应注重与学生展开深入交流,帮助学生获取优良的美术学习体验,助力其形成良好的美术习惯。在学生绘画之际,可以充分表达个人思想,长此以往定会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创新能力。

6.仿生仿物教学,提升综合素质

美术本是一门自然学科、生活学科,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之际,美术教师应注重拉近美术与学生自然生活间的距离,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事物及画面感。在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技能之际,生活是必不可少的导师。同时,美术教学也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小学生年龄、心理发展规律特殊,对很多未知事物、新鲜事物均保持好奇心理。所以,如果教师能将美术教材知识与自然生活中的点滴加以结合,势必会有效激发学生绘画能力、表达欲望,并且避免学生在长时间学习美术知识时产生疲劳现象。总之,美术离不开生活,离不开观察。学生在创作美术作品时,需要有大量的素材加以支持。通过“仿生仿物”教学,便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创作灵感,促使学生在观察基础上逐步培养更多思想、想法,进而运用“仿生仿物”形式将自己的真实想法用绘画手段表达出来,促进学生真正体验到“美术来源于自然与生活”的道理,逐步提高创造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力可以直接优化学生的美术表现行为,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美术理解,也可直接作用于小学生的审美判断意识,是综合发展学生美术学科素养的关键步骤。对此,小学美术教师便要积极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美术实践、创新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美术写生、美工制作、综合实践与美术创作活动,全方位地优化美术教学环境,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实践创新力。

参考文献

[1]陈雪瑶.小学美术剪纸教学的意义和实践价值[J].美术教育研究,2018(10):145

[2]张梅玲.实践出真知—发展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7(22):135

[3]黄洛霞.体验创意手工之樂培育主动探究之能—小学美术创意手工教学策略的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7(09):58-60

[4]韩瑞格.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08):220-221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培养策略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