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有效策略

2021-06-30张小华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运动兴趣小学体育培养策略

张小华

摘  要: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促使学生长期实现自主学习,就必须要保证学生对学科学习是感兴趣的、有期待心理的。对此,小学体育教师也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确保学生能够始终以自主积极的状态参与体育锻炼活动,让学生真正实现健康成长。本文将从设计趣味游戏,培养运动兴趣;设计多元项目,实现校本教学;重视评价激励,保护期待心理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如何积极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关键词:小学体育;运动兴趣;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4-0139-02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Sports

ZHANG  Xiaohua  (Huotian Central Primary School,Yunxiao County,Zhangzhou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It is often said that 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 If we want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achieve long-term independent learning,we must ensure that students are interested in subject learning and have expectations. In this regard,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also actively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sports,to ensure that students can always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activities in an autonomous and active state,so that students can truly achieve healthy growth.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how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sports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designing fun games to cultivate sports interest;designing multiple projects to achieve school-based teaching;attaching importance to evaluation and incentives and protecting anticipation psychology.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Sports interests;Training strategy

从现实角度来看,小学生正是爱玩好动的年纪,本身应该十分期待体育活动,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造成这一现状的基本原因便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应试化”指导行为,以及单一枯燥的运动锻炼活动直接影响了小学生的运动心态,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感、乏味感,无法有效保护学生的积极运动心态,也因此影响了学生的自主运动行为,难以让学生形成终身运动意识。对此,小学体育教师则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尽量让学生喜欢上运动,使其能够及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真正让学生受益。

1.设计趣味游戏,培养运动兴趣

(1)以游戏活动创新热身形式

小学体育教师要尝试在热身环节组织体育游戏活动,以便优化体育课的准备效果,初步调动学生的积极运动心理,为激趣教学开个好头。

在热身环节,笔者会利用一些传统游戏来组织运动活动,如踢毽子、丢沙包、跑城等等,而且学生在课間活动中也经常玩游戏,所以如果通过游戏活动来组织热身活动,则可利用课间休息环节,以便留出更多的时间促使学生学习体育技能。比如,在“队形队列”一课教学开始之前,笔者就组织了一轮“捕鱼”游戏,即学生两两对立而战,双手交握举过头顶,由十组同学组成捕鱼大道;其余学生依次通过这条人桥,并喊着“大网不捞鱼,小网来捞鱼,一捞捞出了很多鱼”这个口号,随着口号结束,“人桥”则可下落,被圈出的学生则成为新的“人桥”,由此替换游戏角色,重新开始捕鱼游戏。通过这一游戏活动,学生既可热身,也可产生高涨的运动热情,而这就有利于引导学生去分析队形队列的变换姿势与技巧,使其懂得根据口号做出相应的队形队列变换动作。

(2)以游戏活动改善技能练习方式

小学体育教师可尝试通过游戏活动去创新体育教学形式,通过趣味游戏改善学生的运动感官,以便逐步优化学生的运动态度,使其真正实现有效运动。

例如,在“短跑”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短跑能力,笔者就组织了一轮体育游戏活动,即警察抓小偷。为此,笔者还专门在操场上布置了游戏场地,规定了奔跑路线,然后便让学生自主选择游戏角色,分别扮演警察、小偷,然后随着游戏口号进行抓捕活动。在这一游戏的影响下,本班学生都表现出了高涨的运动热情,而且十分主动地展现了自己的短跑能力。其中,有几个学生通过游戏活动也顺利通过了运动瓶颈,加快了短跑速度,切实实现了自主运动。

2.设计多元项目,实现校本教学

(1)围绕学情需求开设多元项目

小学体育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去整理学情信息,全面总结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根据学校的体育课程资源去思考教学条件,由此设计多元的体育项目,促使学生真正实现自主运动。

为了全面优化学生的自主运动意识,笔者就认真了解了本班学生的运动需求、运动喜好与运动经验,结合学校的教育条件设计了多元化的体育项目。比如,男同学的喜好比较明确,比较喜欢足球、篮球等竞技性较强,而且运动量较大的团体性运动项目,恰好本校也购入了足够的篮球、足球,而且还在篮球场、足球场的建设过程中投入了充足的资金,所以笔者就顺势组织了校园足球、篮球教学,以便及时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再者,有一些女同学很喜欢健美操、啦啦操,十分热衷于這种视听结合、动作优美的趣味运动。对此,笔者也认真思考了组织健美操、啦啦操运动教学的可行性,按照学生意愿组织了相关活动。

(2)组织课外校本体育教学活动

小学体育教师既要专门根据校本教学需求丰富课堂教学指导,也要引导学生在课外自主参与相应的体育锻炼活动,全面丰富学生的运动经验,让学生及时形成良好的运动心态。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笔者除了会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体育技能之外,也会尽量在课外通过社团活动去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以便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使其逐步养成健康的兴趣爱好。以足球运动教学为例,笔者每周都会利用课余活动期间组织学生学习足球技能,同时也会开放足球训练场地,鼓励学生在休息期间参加足球运动,使其反复巩固足球运动技能,以便不断优化学生的运动行为。如此,则可让学生根据个人时间安排参加足球锻炼,可以很好地保护学生的积极运动心理。

3.重视评价激励,保护期待心理

(1)重视学生自评、互评,保护学生积极运动心理

小学体育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点评能力,引导学生及时反思运动收获、现有不足,端正学生的运动心态,让学生切实实现有效运动。

例如,在“立定跳远”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在课堂上通过实时检测观察了学生的跳跃能力,并及时引导学生自我评价、相互点评。比如,有的学生比较自信,认为自己在立定跳远活动中姿势标准、跳远距离理想,且身姿比较轻盈,肯定了自己的跳远能力。有的学生则比较谦虚、缺乏自信,承认了自己在立定跳远中跳跃距离不足、身体协调性较差等现有不足,因此产生了低落情绪。对此,笔者就及时安抚学生,从起跳、落地姿势的标准性赏识了学生,弱化了学生的自卑心理。接着,笔者就引导学生相互欣赏、相互点评,使其客观指出同伴的运动优势,由此激励学生,改善学生的运动心理。

(2)科学调整评价语言,重视评价语言的暗示作用

语言是实施教学评价活动的基本媒介,应该切实关注语言本身的赏识、激励与激趣作用,尽量通过直观语言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心理暗示作用,以便逐步优化学生的运动感受,让学生产生持久的运动兴趣。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运动表现、心理素质去调整评价语言,同时兼顾赏识与批评作用,以便及时优化学生的运动心态,使其产生持久的、稳定的运动兴趣。

例如,在“跳绳”运动教学中,笔者就引导学生学习了摇绳、跳绳技术,通过喊口号的方式帮助学生协调了手脚能力,让学生顺利掌握了跳绳技术。通过努力练习,本班学生普遍都能连续跳绳20-50个,也有几个学生表现出了优良的跳绳天赋。对此,笔者就及时赏识了学生、鼓舞了学生,客观分析了学生的运动能力变化情况,由此保护学生的积极运动心理。果不其然,在笔者的即时赏识活动中,本班学生也产生了愉悦、幸福、成就的运动情感,而这就可直接改善学生的运动态度,促使学生更加热情地展现自己的跳绳能力。通过后期反馈,笔者发现本班学生在课后也会自主练习跳绳技术,也有几个学生玩起了花样跳绳。

4.创设公平、竞争的体育学习氛围

受到性格、身体条件、家庭原因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小学体育教师将自主决定权交给学生,那么部分学生就会产生放弃体育运动的想法。为此小学体育教师要加强课堂管理工作,积极为学生创设公平、竞争、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到自己倾向的体育运动中,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真正享受到乐趣,感受到集体带来温暖,体会同学之间宝贵的友情。比如,班级中有这样一位学生,他具有较强的个人意识,喜欢踢足球,但是却不喜欢与同学一同踢足球。还有这样一位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完后,仅仅将自己手中的体育器材归还,当遇到被丢到一旁的体育器材时秉承无视的态度。以上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独生子女较多,他们受到父母的溺爱和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过分重视自身的利益,严重缺乏团队协作意识。为此在实际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将班级中的学生分为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每一小组中的学生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对于在体育运动中表现较好的小组,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样将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团结意识,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集体精神,对体育运动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5.完善和优化体育教学方法

完善和优化体育教学方法将会有效增强体育教学效果,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兴趣。首先,小学体育教师要合理应用诸多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提前设置好的学习情境中深刻感受活泼、宽松的学习氛围,从而充分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根本上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比如,在学习跑步时,小学体育教师可以积极使用游戏教学法,在游戏中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运动技巧。同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要提升考试运用的科学性,让学生不受考试压力的影响主动参与体育运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更多的体育知识。在具体教学中,要做到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共同进步,让学生享受到成果的喜悦,从而慢慢的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除此之外,小学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模范和榜样作用,通过自己正确的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使用科学方法增强学生体质,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可以很好地改善学生的自主运动意识,更易于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实现有效运动、幸福运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客观分析学生的情感发育状态、心理素质情况,通过科学指导落实激趣教学,尽量改善学生的运动心态,让学生渐渐爱上体育,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活动,从而逐步优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其有序提升自身的运动能力。

参考文献

[1]沈惠泉.论小学体育课堂激励性语言的运用策略[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40(06):97-100

[2]张天胤.小学体育教学学生运动兴趣培养探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7(12):46+49

[3]刘艳贞.论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7(16):149-150

[4]徐志敏.邵武市城区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兴趣的现状与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01):34+76

猜你喜欢

运动兴趣小学体育培养策略
拨动兴趣琴弦 奏响体育乐章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