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让学引思”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2021-06-30王淑娟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让学引思思维导图小学数学

王淑娟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与相互交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帮助每一位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爱好。教师通过“让学引思”的教学模式,能够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数学潜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让学引思;小学数学;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4-0125-02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Research Based on "let learning lead thinking"

WANG Shujuan  (Suqia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sankeshu branch school,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promote students'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mutual communication,so that students can learn actively,and help every student to increase their interest and hobby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Teachers can develop students' imagination and mathematics potential through the teaching mode of "Let learning and thinking",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encourage students to develop good mathematical thinking,and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Let learning lead to thinking;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Mind map

“让学引思”由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主要理念就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紧密融合,从而实现知识的自主迁移,提高學生的学习效果。在素质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最主要的就是积极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让学引思”教学理念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

1.情境是“让学引思”教学的基础

“让学引思”的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填鸭式教学的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进行分析与验证,将所学的知识与新知识相互对比关联,从而形成独特的数学学习模式,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由于小学数学难度比较大,对许多学生来说很难产生学习兴趣,为此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进行有效掌握,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让学引思”的学习效果。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核心素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养成正确的数学核心理念,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增强。

在“让学引思”理念的指导之下,教师最主要的就是结合学生实际特点,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让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讲解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卡纸、美术刀等多种工具,亲自动手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结合以前学过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知识回顾反思,总结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能够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通过亲身讨论的方式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在情境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设置与学生成长相符合的教学情境,快速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情境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够一味地让学生进行学习,而是应该将学习和思考相结合,最终将知识内化,形成独特的知识结构体系。比如,在讲解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出示自己所购买的文具,说出价格,然后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扮演收银员和购物者的角色。每一位学生可以根据商品的价格进行讨价还价,充分还原整个购物的消费过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想要的东西,通过虚拟的货币进行交易增强学生对人民币币值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整体水平,让学生在实际的环境下加深对人民币的认知与了解。

2.主动思考是“让学引思”的关键

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践水平进行分析,强化学习获得经验,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学习。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将数学教学活动予以充实。在传统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处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往往按照教师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对数学公式进行记忆,而在课后为学生留下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机械化演练,这样的数学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并没有能够深刻理解数学教学的内容。学习过程枯燥乏味,甚至不知所措,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在“让学引思”教学开展时,教师必须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让学生成为数学教学的主体,通过自主思考以及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让学引思”能够使被动转为主动,促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水平大幅度提升。在开展“让学引思”教学时,必须要不断积累内化,加强教师的正确引导,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通过为学生制定清晰准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利用自主教学方式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实际测量》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准备好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多种测量工具,让学生对测量工具上的尺度进行准确把握,结合之前所学过的知识对分米和厘米重新认识,加深学生对新数学知识的理解,让整个数学学习形成一体化的知识网。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对测量知识进行灵活运用,通过开展趣味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快速抢答,提高学生的学习活跃性。

3.思维导图是“让学引思”的主要方式

思维导图顾名思义,就是将学生思考的过程以图案的形式直观呈现,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更好理清数量关系。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重构,快速深入挖掘数学学习潜力。在数学思维导图应用时,可以充分融合“让学引思”的教学模式,使得整个教学系统更加清晰直观。

例如,在讲解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比较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气泡式或树状式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对长方体的棱面、顶点等不同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确保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有着清晰直观的认识。在“让学引思”模式下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鼓励学生大胆猜疑,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将思维的过程印在脑海中,在数学教学中还要使教学案例更加生活化简单化,为学生创设与学生思维能力相适应的环境,可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例如,在讲解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实际测量》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教室内进行测量,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配合,共同计算整个教室的面积,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对教室有着更深刻的印象,也能够对班级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科学把控是“让学引思”的重点

“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课堂把控,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要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因为每一位学生都会存在个性差异,不同学生之间的思维方式都存在显著差别。教师必须按照学生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快速整合,理清教材脉络,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大部分都采用单向灌输的教学形式,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只能够死记硬背。在“让学引思”的模式下,可以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锻炼和培养,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强化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在每一个知识点讲解完毕后都要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进行反思与回顾,分析自己的不懂的知识点,加强对新旧知识的横向比较,营造出自己的數学知识体系。通过这样的设计方案,能够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在课堂上,单纯地讲授课本知识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反而会让学生感到无聊。因此,教师要注重课堂互动,通过设置合理有趣的教学环节,使上课时的气氛充分活跃,学生才有兴趣继续学习,课程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因此,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在课堂上布置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一起交流探讨,加深学生学习印象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例如,在讲解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如何通过剪切和拼接组成一个简单的多边形,通过这种简单的操作、观察和归纳方式,可以让学生对多边形的面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出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觉得数学是一种有趣的探究活动。

5.创建思维空间是“让学引思”的重中之重

立足“让学引思”的数学课堂,离不开教师的高效指导。教师需把握教材特征、学生知识基础及学习环境,将思维空间、想象空间全部交给学生,指引学生深入参与教学活动过程,进而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具体而言,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感知具体事物入手,引导学生清晰获得表现,最终进入深入思考状态。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时,教师应合理设置课堂问题,向学生提问:“关于圆这个平面图形,你都知道哪些知识呢?”“你想了解哪些与圆相关的知识呢?”由于教师提问,学生纷纷展开思考,在课堂上各抒己见。有人说:“圆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圆。”有人说:“我想知道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画圆呢?”有人说:“为什么我们生活中的车轮都是圆形?有什么意义吗?”……随之,教师应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牛车车轮、汽车车轮、火车车轮、黄包车车轮等,在教师指引下,学生发现不同车轮都是“圆形”,教师顺势引导:“是呀,我们生活中的车轮果然都是圆形呐!那大家知道为什么不能做成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又或者是平行四边形的吗?”“如果,火车的车轮是三角形的,我们坐上去会有怎样的感觉呢?”由此一来,学生便会进入新的思考境界,展开新知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谈话”入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兴趣。教师未曾将结论直接告知学生,而是从启迪角度启示学生,为学生搭建“思考”平台。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既有效顺应了学生学习需求,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热情,拓展学生探究空间,促使其真正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及价值。

6.结语

数学学科在小学阶段非常重要,可以增强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整体效果。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要不断转变教学模式,将“让学引思”有效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进行分析,打造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环境,从而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情境化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让学引思”效率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余邵洪.基于"让学引思"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研究[J].考试周刊,2020(39):86-87

[2]王鑫.基于让学引思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J].魅力中国,2020(07):191

猜你喜欢

让学引思思维导图小学数学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让学引思”
基于“让学引思”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让学引思”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