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微课设计与应用分析

2021-06-30李永隆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微课设计小学课堂数学教学

李永隆

摘  要:近年来,网络科技不断进步和发展,各式各样的微视频平台迅速兴起,微课教学的方式也由此产生。本文对运用小学数学微课开展教学活动的作用,提出了微课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以“分数的意义”一课为例,介绍了其具体的应用,希望对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课堂;数学教学;微课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4-0121-02

Analysis on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s Micro Course in Primary School

LI Yonglong  (Educat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reau of Zhuoni County,Gannan Prefecture,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a variety of micro video platforms have sprung up rapidly,and the way of micro class teaching has also emerged. In this paper,the use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micro class to carry out teaching activities,put forward the design process of micro class precautions,and "the meaning of score" class as an example,introduced its specific application,hoping to help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 class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proces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lassroom;Mathematics teaching;Micro course design

1.小學数学微课教学作用

将微课教学应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对于相关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升。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其在生活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极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微课教学对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了充分运用,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保证教学的效果。第二,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对教学的内容作出适当调整,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接受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促进其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第三,微课的应用符合学生的个人认知规律。微课在实际应用中,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有效利用学生能够高效率学习的时间段,从而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重点、难点知识。微课主要是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让较为抽象、逻辑性较强的知识点直观、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通过微课视频的时长,不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小学生大多生性活泼、好动,很难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物上,所以,微课这种形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点等,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有较大帮助。

2.小学数学微课设计注意事项

要保证微课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课程内容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使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得到充分展现。因为微课视频的时间有限,教师在制作过程中要突出教学重点,保证其趣味性,使学生更好完成对知识的掌握。第二,由于微课的时间较短,因此教师在制作过程中要对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保证课程内容的精炼,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知识点,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第三,微课教学主要是通过视频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因此,教师在制作的过程中要保证视频及音量的清晰度,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更好的保证教学效果。第四,微课的设计质量和最终的应用效果存在直接的联系,这需要教师在微课设计当中,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教师需要选择主题明确且重、难点突出的内容,并且针对教学方法的应用等进行通盘考虑。教师在微课的设计当中,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比如,可以应用假设法抛出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教师如果想要利用微课开展高效教学,需要通过微课创造较为生动的学习氛围。

3.“分数的意义”微课设计教学案例

(1)编写微课教案

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要明确教学的内容、目标、重难点等。就“分数的意义”这节课而言,教师要明确以下几点:第一,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第二,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意义、单位“1”的含义、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对分数进行合理利用。第三,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第四,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确单位“1”的含义。在明确了上述内容后,教师要以此为基础开始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第一,导入。

良好的课堂导入环节能够使整节课达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以所学知识为基础,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在内容选择上,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并做出适当的延伸,同时要在讲明主旨的基础上,保证其趣味性,为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对于“分数的意义”一节,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做好课程的导入。第一,视频导入。通过微课的形式为学生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对课堂重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师可以在正式开始讲解教学内容之前为学生播放《熊出没》中森林里的成员分食物的小片段。“一天光头强宴请大家共进晚餐,他准备了一个蛋糕和大家共享,熊二见了想要一口把它吃掉,但是熊大说:我们只有这“1”个蛋糕,但是这里却有八名成员,怎样才能让大家都吃到呢?”熊大仔细思考了一会,开始动手分蛋糕,它把蛋糕分成8份,也就是把整体“1”平均分为8份,每位成员获得一份。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我们能否用整数来表示成员分得的蛋糕?该怎样表示呢?在学生思考过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引出课堂的主题,我们可以用分数进行表示,每位成员获得了1/8的蛋糕。

第二,实物导入。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两个橙子,在课前将其展示在学生面前,并对其进行提问:“老师想把这两个橙子分给两名表现积极的同学,应该怎样分配呢?”学生会回答每人分1个。随后,教师再进行追问:“如果老师吃掉了一个橙子,要怎样奖励这两名同学呢?”学生会回答:“每人分一半。”在此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能否将一半换一种方式表示出来?”学生经过教师的提示可以想到用分数1/2进行表示。随后,教师再引出教学的主要内容:分数的意义。

通过简单的课堂导入,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并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当中,为后续内容的讲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新授。

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演示相关的教学内容,通过微课演示将圆形、正方形以及线段进行平均分的动画,再将动画中最终呈现的效果用分数准确的表示出來。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条线段”中的“一”有一定的认识,将其视为单位“1”,并进行平均分配。再学习用分数表示平均分配后的结果,即“几分之几”。

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讲授了理论知识过后,可以借助实物,为学生进行“平均分”的演示。要在课前准备5个橙子,在教学过程中,将其展示在学生面前,并提出问题:“这里有几个橙子?”在学生回答过后,再继续追问:“如果将其视为一个整体,这5个橙子代表什么?对于这个整体而言,每个橙子又该怎样表示?”通过简单的提问,学生能够对单位“1”的概念有更深的印象和了解。在演示之后,教师要做好相关内容的总结,以加深学生对新知的认识和理解,为其后续进行深入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四,练习。

在完成了新知识的讲解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好巩固练习,在此,教师可以自行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练习内容,让其在相对轻松的状态下完成对知识的深入研读。比如,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题目:“我们的班级中共有30名学生,其中男生11名,女生19名,请同学们告诉老师男女同学各占总人数的多少?”(11/30、19/30)。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设计出班级同学男女分布的画面,并将其展示出来,进而让学生对分数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体会,帮助其更好的完成对知识的巩固。通过设置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题目,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进而达到更好的练习效果。

在进行练习时,教师能够对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有一个更好的了解,从而及时的为其作出讲解。在此,可以对微课进行充分的利用,就较为普遍的问题而言,通过将微课中的教学视频为学生进行反复播放,并结合其中的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提问,帮助其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点。

比如,部分学生没有很好的理解单位“1”的概念,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分一块蛋糕”的微课视频,当蛋糕的画面出现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这里的一块蛋糕具有怎样的意义”通过这一问题,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单位“1”的概念,加深其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在后续的微课视频中,学生能够准确抓住这一知识点,并对其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对于其完成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总结。

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总结:本节课对分数的意义进行了学习,对单位“1”的含义有了明确的了解,将单位“1”进行平均分,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在总结的环节,一定要保证内容的精简、精炼,帮助学生更好的抓住课堂教学的重点,进而对知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掌握,实现对教学环节的升华。此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预留时间,让其自行做好知识点的总结工作,并在课上分享,通过该种方式,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听课状况有一个了解,进而为其提出适当的学习和听课建议,同时对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及时调整,进而呈现出更好的教学内容。

(2)做好课程总结

在完成教学内容后,教师要对整个授课过程进行回顾,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最终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对于反响较好的环节要做好记录,并在后续的微课设计过程中,继续发扬;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做好反思并及时改进,使后续的微课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为学生成绩的进步和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此外,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其学习的状况,并结合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师也可以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合理应用微课,教师可以制作以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微课视频,在视频中提出课后的习题内容,并且将微课视频上传到班级QQ群当中,可以让学生在回家后,随时进行观看。如果学生在微课视频内容方面存在疑问或者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反复回看微课内容,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夯实基础,并且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时候,也需要进行全面分析,除了需要考察学生的数学成绩、数学知识运用情况等,也要对学生微课运用的情况进行分析,将其纳入评价体系当中。对于可以积极、合理运用微课学习的学生,教师需要进行鼓励,而对于不愿意利用微课学习或者在微课应用方面存在难度的学生,教师需要多了解情况,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微课资源。

4.结语

微课教学的方式在现阶段的教学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可以辅助教师完成课堂教学的活动;帮助学生完成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帮助家长辅助孩子学习。该种教学方式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节约了时间,还具有便捷、精炼的特点,值得被大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蒋向裕.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设计及教学方式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08):9

[2]王龙.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设计及教学方式分析[J].数码设计(上),2019(02):111

猜你喜欢

微课设计小学课堂数学教学
浅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微课程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应用
微课在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建于生命关怀基础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浅谈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几大关键点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英语教学有效性缺失的原因调查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