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上的应用研究

2021-06-30何桂洲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微课教学初中地理应用研究

何桂洲

摘  要:在新时代信息技术和教育共同改革发展的进程中,教育工作者基于教学内容不断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和创新。而微课作为新课程改革进步的产物,为初中地理课堂带来了新鲜的活力。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微课,不仅能够营造出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也能让地理教学在新颖的教学形式中得到质量和效率上的提升。同时,能否将微课的教学优势体现在初中地理课堂上,也直接表现出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此,本文针对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上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

关键词:微课教学;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4-0081-02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course in Geography Clas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HE Guizhou  (Guancun Middle School,Conghua District,Guangzhou City,Guangdong Province,china)

【Absrtact】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educators constantly explore and innovate the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the teaching content. As the produc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progress,micro-class brings fresh vitality to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classroom. The full application of micro-class in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classroom teaching can not only create an active classroom atmosphere,but als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geography teaching in the new teaching form. At the same time,whether the teaching advantages of micro-class can be reflected in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classroom,also directly shows the teaching level of geography teachers. Therefore,this paper aims at micro-class  The appli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classroom has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research discussion.

【Key Words】Microcourse Teaching;Ju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Classroom Teaching;Applied Research

微課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广泛应用,意味着微时代已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渗透在教育的各个领域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地理作为初中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点学科,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微课引入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能够从根本上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从课前预习、课堂学习、重难点分析、课外延伸等多方面入手,帮助学生不断提升物理综合实力,推动教学实践开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1.巧用微课导入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在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下,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一定不能忽视开展课堂导入环节。众所周知,课前预习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否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更快更好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实际上,课堂导入环节就是课堂教学的“预习”阶段,巧用微课来导入课堂教学,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微课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是由于微课能够给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学生在各种图片、视频和音频的感官刺激中能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由此一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也自然能够得到提高。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充分利用微课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教师在教学《地球的自转》一课时,需要引导学生在这一课的学习中认识并且记忆地球的自转方法和周期,了解和学习昼夜交替的现象。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地球有关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在这一课学习中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增添一点趣味。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简单的地球仪模型,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地球的自转方向进行空间想象。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微课,先通过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卫星图片和一些有关的地理现象等视频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出问题:“我们都是白天学习,晚上睡觉,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白天和黑夜吗?”这时候,教师可以顺势利用微课中声画并茂的地球自转视频,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感受到地球自转的特点以及昼夜交替的现象。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受到微课内容的吸引,不断发挥自身的空间想象能力,主动投入到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通过课堂学习,学生还能了解到地球自转特点所产生的一些地理现象,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大自然的运动规律,这有助于对学生展开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在上述案例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微课的教学特点来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对地球知识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开展。

2.巧用微课展开教学,解决课堂重点难点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都是围绕着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意在帮助学生从重难点入手,深入理解和记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但是,许多教材上的地理知识还是较为抽象的,初中生若是缺乏一定的地理空间思维或是想象能力,往往很难从教材和教师的讲解中把握好重点难点,这对他们的理解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好微课这一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方便快捷的将抽象难懂的地理知识转化为形象易懂的形式给学生呈现出来,也能更好的契合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个性需求,帮助他们锻炼地理思维,提高地理能力,深入挖掘所学知识,及时解决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

例如,教师在教学《等高线地形图》一课时,学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理解和把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及判读,并且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各种地形的名称。由于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较多,要求记忆的知识过于复杂,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引导学生从重难点切入,帮助他们学会山峰、盆地、鞍部、山谷、山脊、陡崖的判读,掌握等高线地形图中山脊和山谷的判别。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微课中的动画演示来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然后在微课上直观给学生呈现等高线地形图,并且给学生进行讲解,引导他们在主动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的过程中锻炼抽象思维能力。随后,教师可以在微课中给学生播放不同地形的景观图和它对应的素描图,让学生在感性认知和对比分析中学会判读等高线上各种地貌部位。这不仅能够突破教材内容的局限,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把握重点难点,也能从很大程度上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地理形象的基本思维规律来分析有关地理知识,潜移默化的提高他们的地理学习能力。

在上述案例中,地理教师巧用微课来开展重点难点的教学,帮助学生在掌握和记忆知识点的同时锻炼地理思维和学习能力,有效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发展。

3.巧用微课拓展延伸,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要求下,初中地理的课程改革对初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地理作为学生地理学习生涯的启蒙阶段,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教材内容中的地理知识,还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拓展延伸。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和掌握需要学习的地理知识,也能帮助学生及时奠定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这对于他们往后的物理学习是十分受益的。为此,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好微课中丰富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延伸拓展中,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层面的延伸和地理思维上的提升,以此来不断提升自我,在教师的引导下更深入的把握有关地理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七大洲和四大洋》一课时,需要引导学生利用地图来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并且能够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和绘图能力,从而达到灵活运用和掌握的目的。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将地理思维落实在地图上,以最快的速度熟悉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位置,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给学生呈现出动态地图,促使学生激发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看图能力。随后,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对课堂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譬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出不同大洲的图片、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地域气候特点,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到各大洲所具有的不同特點。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拓展知识层面。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利用微课来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帮助学生及时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4.巧用微课展开复习,助力巩固课堂知识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除了课堂导入环节,课后复习巩固环节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增强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常常会忽略引导学生展开课后复习,这对于学生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都是非常不利的。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不能在课堂学习中及时把握好需要掌握的知识,若是连复习环节都缺失了,何谈提高地理学习能力?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必须重视加强复习环节在课堂学习中的开展,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微课来引导学生进行复习。这有助于减轻学生的疲惫心态和厌烦情绪,也有助于学生重新把握知识结构,展开有针对性的复习和有必要的研究探索。

例如,教师在教学《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一课时,需要引导学生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来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并且能够运用气候直方图描述气候类型特点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气候之间存在差异这个地理概念,教师可以在微课视频中给学生呈现出各地不同自然景观差异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到气温和降水都是影响气候的因素。随后,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开展复习巩固的环节,譬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景观图片,让学生结合气候特点来对区域气候进行分析,从地理的视角去认识和感受它们,教师还可以在微课中给学生播放一些气候直方图,锻炼他们分辨气候类型特点的能力。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利用微课开展复习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在复习活动中掌握地理学习方法,也能为以后区域地理自然环境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5.巧用微课活跃气氛,锻炼学生学习能力

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微课普遍受到了许多教师的青睐。它作为一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产物,不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将复杂多样的地理知识直观生动的呈现在地理课堂中,也能让课堂氛围充分活跃起来,推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不断提升。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教师在利用微课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应当有意识的锻炼和培养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自主能力,这对于初中生而言,是一种有效推动他们地理素养提升的教学手段。

例如,教师在教学《世界三大宗教》一课时,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诞生背景、时间、地点和人物等等知识。因此,学生需要记忆的知识较多。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把握好三大宗教的诞生情况,并且能够加深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以及伊斯兰教在阿拉伯统一和扩张中的作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的教学优势,带领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在视频和图片的辅助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随后,为了锻炼学生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布置的学习任务来对课本内容进行阅读,自主勾画出重点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潜移默化的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巧用微课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微课的运用对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开展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为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当重视加强对微课教学的探究,给学生创建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李春利.议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旬,2017

[2]车传香.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微探[J].考试与评价,2017

猜你喜欢

微课教学初中地理应用研究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的意义及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