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

2021-06-30朐上海刘蕾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朐上海 刘蕾

摘  要: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在教学模式上也有了较大突破,在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课程的教授中时,可以将数学中抽象化的内容变得更加具体、直观,为小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帮助。当前,在数学课程讲授中已经对信息技术进行了普遍运用,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只是其中出现的一部分小问题有待解决。笔者通过文章重点分析了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如何创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5-8877(2021)04-0075-02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efficient classroo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QU Shanghai  LIU Lei  (Chunhua Zhen Wo Liu Wan Xiao,Boxing County,Binzhou City,Shando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Under the promo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China has made a great breakthrough in the teaching mode. Whe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courses,the abstract content in mathematics can be made more specific and intuitive,which will bring more help to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t present,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thematics teaching,and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but a part of the small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The author focuses on how to create an efficient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n the basi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words】Primary school;Efficient classroom;Mathematics

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进行完美融合,是当前数学教师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教师应该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相整合。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进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1.小学数学教学概述

如果从课程内容上来讲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还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因为教材呈现为螺旋式的编制模式,再加上各类外部教学条件的干扰,导致同学们在认知数学内容时会陷入各种不同的困境中。老师在讲解数学内容期间,应该对同学们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在添加有关逻辑思维的内容时要保证能够和同学们的具象思维相符。老师在教授数学课程时,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如果同学们对该科目未能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期间就更易遭受各类问题的干扰,在对重点和较难的知识进行认知时,无法把知识更加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的问题中;老师的教学模式也非常单一化。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老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持续优化和创新,采用优质的教学模式,提升同学们对于数学的兴趣,最终提升小学数学科目的教学水平。

2.小学生的学习特征分析

(1)心理特征分析

因为处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自控能力较低,还处在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好奇心极强的年龄中,通常在课上学习中较难集中精力,极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数学这一科目拥有极强的逻辑性与概念性,在学习期间要求同学们具备较高的注意力与积极性。所以,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的数学课堂要提升同学们的专注力和数学学习兴趣,带动同学们针对数学知识展开连续思考,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

(2)认知特征分析

小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初期也是关键阶段中,在这一阶段中拥有极强的好奇心,但是认知水平和正确性上还比较低,并且,思维方式正处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时期,在学习期间主观思维更强,通常会利用事物的表象来进行理解。因为这部分原因的干扰,同学们便极难主动把抽象知识转化成形象知识,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所以,小学阶段的数学老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把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帮助同学们更好的认知数学知识,不断提升理解能力。

3.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第一,教学模式过时。在应试教学观念的干扰下,大部分老师均是采用填鸭式教育方式,致使课上气氛单调而紧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教学和学习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对于同学们的学习成效与课上教学的质量会带来直接性的影响,因此,如果老师采用较为过时的教学模式,便会极易导致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进而降低了课上教学的质量和成效。第二,同学们的积极主动性较低。同学们才是学习中的核心点,更是呈现教学成效与教学质量的主体。但因为目前大部分小学数学老师未能确定自身的教学标准,致使教学工作无法抓住重点,单调的课上教学内容无法提升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其排除问题的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最终使得教学效果严重下降。第三,老师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存有较大问题。目前,信息技术已被普遍运用到课上教学中,使得课上氛围更加生动活跃,但目前老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关注度较低,并且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也有待提升,致使信息技术在运用到小学课上教学时收效不高,部分老师为应付检查,甚至对信息技术进行了形式化的运用,导致无法有效提升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更无法有效提高课上教学的质量。

4.信息化环境对构建小学数学探究课堂的意义

(1)助推数学探究教学,提升课堂实效

对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灵活运用,可以使课上教学的方式与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化,通过多媒体课件、典型图例以及视频媒体等介质,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建立优质的教学情景,能够更好的展现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而有效提升同学们学习数学课程的积极性,提升教学的效果。

(2)拓展数学思维,培育综合素养

对多元化的信息化教学方式进行灵活运用,在多重角度和层面上培育同学们的数学学习思维,为同学们创建形象活跃的教学情景,帮助同学们学习到更多的数学内容、解题方式与学习技巧等,开拓同学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强寻找、剖析、排除数学难题的综合素质。

5.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借助信息技术将直观地呈现数学知识

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来讲,小学数学内容拥有对应的复杂性和抽象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小学生们认知并掌握数学内容的困难度,同时对于小学教材中有关数学重点的概念同学们也是很难认知清楚的。老师们在以往形式的课堂上来排除此类问题时,通常会让同学们对数学重点概念进行被动记忆,这样不仅无法更好的提高同学们的学习质量,并且此类学习模式非常容易让同学们产生厌烦心理;但如果数学老师想要对这种问题进行改正,则需要对数学内容的直观性进行有效利用,把有关数学的知识内容更为形象具体的展示在同学们的面前。这能够协助同学们更为快速有效的掌握数学内容,还可以帮助同学们建立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进而间接提升同学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这对于增进数学课上的教学成效,完成高效数学的创建拥有极为关键性的价值。

(2)应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信息技术在目前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带来了多元化的帮助,其中包括教学模式和教育资源等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信息技术进行运用能够对以往教育中的缺陷进行补充,对课上教学模式进行革新。通过信息技术的帮助可将全新的教学模式划分为:网络性教育、情景教育、示范教育等等。老师可根据教学的目标、教学的内容、学生们的特点以及学生们的认知规律等多种因素,来准确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摒弃以往被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小学数学的课堂注入更多的营养,从而有效确保小学数学课上教学的有效性。将情景化教学当作例子,老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创建教学视频,在课堂展示视频内容给同学们建立仿真化的生活情景,帮助同学们在熟悉的情景中认知并掌握数学内容,如此能够有效放松同学们的学习心态,进而更好的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也使得课上教学气氛更为积极、活跃。

(3)应用信息技术,突破课堂教学难点

数学这一科目的逻辑性是非常强的,在小学的数学科目中也涵盖了较多的概念和理论,如果只采用口头阐述很难使同学们深刻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数学教学的困难度。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老师可以利用三维立体或者视频的方式给同学们具象、直观的展示抽象化的数学内容,补充以往教学活动中的不足。这便能够帮助同学们形成图像记忆,其记忆特点便是快速准确,提升了同学们对于复杂数学知识内容的认知和把握,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老师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4)应用信息技术要结合因材施教的理念

在小学数学科目的教学中对信息技术进行充分运用,能够对因材施教这一观念进行更为有效的展现。对同学们进行因材施教主要是因为,每个同学的天资、平时的学习习惯、当前的学习情况等均会存有一定的差异,所以,老师在课上教学时参照的是同学们的平均学习水平,根据教学大纲的设定逐步完成教学进度,但是部分同学无法跟上正常节奏,从而对数学科目逐渐失去兴趣。基于此,老师需要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进行更充分的融合,把因材施教的观念添加进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更为有效的展现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念,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对其进行充分的落实实施。能够安排同学们在课前和课后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对学过的知识内容和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掌握的过程中,持续巩固其掌握的基础知识,使每个同学们都能慢慢赶上课上教学的正常进度,不断提升同学们的学习自信心,并且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期间还能持续提升同学们的互动性,同时也提升了老师的教学成效。

(5)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增强信息化教学的实效性

在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课上教学的过程中,对以往教学模式中的缺陷进行了补充,尤其是针对小学阶段较低年级的学生们来讲,艳丽的颜色和趣味性较强的动画更能够帮助其集中精力,认真听课。但是针对较高年级的学生们来讲,课件中一些特别的声响通常会极易分散其专注力,严重时还会使课堂变得更加混乱。所以,老师需要按照学生们的年龄和身心发育状况,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应用,进而提升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对幻灯片的数量进行合理安排、掌控好多媒体课件的质量等,与时俱进,给同学们不断带来更好的学习环境和空间。部分数学老师在上课以前未按照实际情况对他人课件进行拿来主义,对于不合理的课件内容未进行删除和改动,数学内容简单易懂的情况下仍然安排数十张幻灯片,整个课堂老师变为了幻灯片的切换人,同学们变成了观看者,更有甚者当课程已经结束后,幻灯片仍未放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上教学的成效。因此,老师在编制课件内容时,应该紧密结合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的目标来设定,可以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就可以,内容不易安排的太多。此外,老师还应该特别注意对于色彩的使用。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营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互联网条件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体会。

参考文献

[1]曲成刚.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整合多媒体教学的方法[J].学周刊,2020(03):134

[2]张克诚.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J].学周刊,2020(03):147

[3]雷晓英,邓德鹏.試论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89

[4]魏代廉,陶泽英.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革新,2019(12):57

[5]郭德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72-173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