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心理互动在体育教学的作用

2021-06-30陈鼎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作用

陈鼎

摘  要:在我国大力提倡以素质教学作为教育工作改革创新方向的背景下,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的创新方法也逐渐融入到体育教学工作之中。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心理活动也非常重要,当前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心理互动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采取有效策略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于此,本文通过以学生心理互动在体育教学的作用为研究出发点,探索了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体育教学提供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学生心理互动;体育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4-0048-02

The role of Students Psychological Interac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CHEN Ding  (Fujian Nanping Normal School affiliated primary School,china)

【Absrtact】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quality teaching is advocated as a new direction of educational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our country,the innovative methods of students mental health teaching are gradually integrated into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work. It is also very important to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in the practi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t present,there are still some shortcomings in the psychological interaction betwee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students,so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further improv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thi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ortant role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by taking the role of students psychological interac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s the starting point.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China.

【Key Words】Students Psychological Interaction;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Function

隨着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家长对学校、孩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家长不仅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良好的文化知识水平,还希望孩子可以“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拥有一个身心健康的良好精神状态。健康从狭义上来说是人的身体没有疾病或病症,但从广义层面来说健康不仅是人的身体上的健康,它还包括了人的心理状态、社会安定等状况。这说明健康与人的心理层面、生理层面以及社会是紧密相连的。具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保证。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虽然一直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为教学目标,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学校都忽略了体育教学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本文通过探索学生心理互动在体育教学的作用,提出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心理互动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帮助广大体育教师可以更好的实施体育教学活动。

1.心理健康的意义与标准

心理健康的意义就是指人在社会环境中,身体上的高级神经中枢的运行功能一切正常,其中包括情绪正常、行为正常以及智力正常,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适应能力和性格。但心理健康的标准却是十分复杂的,人类的心理健康是不能从人体表面看出来或是有明显的区别,要怎么了解一个人的心理是不是健康的,是需要对其做心理测试,然后通过观察分析等作出判断。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登峰老师提出了以下八条检测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一,接受自我,了解自我。心理健康者清楚的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不仅了解自我,还能接受自我。

第二,接受他人,善与人处。心理健康者喜欢与人来往,并且很快的融入到集体之中。

第三,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心理健康者可以很快的接受现实并积极的调整自己的心态,重新面对现实。

第四,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心理健康者的基本特征就是热爱生活,积极工作。

第五,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调整自己的情绪,使心境宽广。

第六,人格完整和谐。心理健康者的人格特征表现的是和谐的、完整的,从其精神面貌、与人交往、不与社会脱节等都可以感受到。

第七,智商正常并在八十分以上,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主要就是智商,同时还是最基础的条件。

第八,心理上行为与年龄特征相符。每个年龄段的人类其心理行为就有所不同,心理健康者其心理行为发展与年龄发展是一致的。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实践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

目前,我国学生的学习压力、生活压力都越来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学校注重的教学内容之一。健康被现代社会分为三大类:身体层面、心理层面、社会层面。身体和心理上的健康是不可分割的,只有这两者都健康才实现社会层面的健康。

根据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相关调查发现,在一万名学生中,具有孤独症状的学生具有百分之二十四;具有冲动倾向症状的学生具有百分之十一点五七;具有恐怖倾向的学生具有百分之十点六六;具有自责倾向症状的学生具有百分之九点八;犯有过敏症状的学生具有百分之八点九;具有身体不适症状的学生具有百分之八点五六;具有人际交往障碍症状的学生具有百分之八点一八;犯有学习焦虑症状的学生具有百分之五点五七。

学生心理互动在体育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手段。体育课具有娱乐性、群体性等特征,与社会活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且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可以从各种体育项目中感受到体育项目带来的刺激,这种精神上的磨练、心理感受与社会活动也十分相似。所以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培养意识方面的心理健康,还能将行为上的心理健康进行有效结合,以此提升学生的参与性。

学生心理互动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意志和适应能力。体育教学主要是以体育活动项目为主要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在体育活动中,需要学生具备勇敢、坚强的意志,才能在体育活动中获得良好的体育效果;其次,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体育活动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文化元素之一,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身心发展这是其他形式所不能代替的。体育活动在引导学生克服困难的同时,可以积极的参与团体活动并发展健康良好的社交关系;最后,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进而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人体内的潜在能力是无穷的,有效的激发人的潜力是离不开其主观意识的能动性。当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正处于一种身心愉悦的状态,使得学生的性格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由此可见,学校作为教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应注重学生的体育教学。

3.实施心理互动体育教学的具体途径

(1)创新体育练习环境

现代社会的体育活动丰富,教学的形式也是各式各样。首先,体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体育教材的内容、特点、形式等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蕴藏着的力量,在团体的体育锻炼中,学生将自己融入到团队中,激发出自身的责任感和竞争感;其次,体育老师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能、兴趣等进行组队练习,让学生学会自己组建属于自己的小团队,在这个小团队里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听取小组成员的良好建议,学会与团队之间的良好沟通等等;最后,体育老师还可以根据学校的体育活动场所、地理位置、体育器材等创新体育教学的方式,以此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2)及时作出反馈与评价

因体育活动的学习是属于行为上的外显技能,体育老师可以从学生的体育活动中明显的感受到学生学习体育运动后的效果。当体育老师对每次的体育训练作出明确的要求后,根据学生的运动表现及时作出评价和反馈建议,发扬学生的优点,纠正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对学生的心理负能量进行疏导,鼓励学生勇于直面困难,并坚持不懈的克服困难,以此培养优秀的体育精神。

(3)根据学生的特性因材施教

体育项目种类繁多,学校的体育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首先,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让其多参加团体运动,让性格内向的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激情与氛围;其次,性格优柔寡断的学生可以让其多参加具有锻炼反应能力的项目;性格胆小的学生可以让其参加拳击、游泳、滑冰等具有冒险性的体育运动,以此培养学生的勇于冒险的精神;再次,性格急躁缺乏耐心的学生可以让其参加需要耐心的体育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最后,缺乏自信的学生可以让其参加跑步、跳绳、广播体操等简单的体育运动,以此增加学生的自信心等等。

(4)实施角色的互动与转换

体育活动本身就具有灵活的特性,场地的大小、团队的变动、个人运动等等,但不管从那个层面来说,在体育活动中的角色变化、地位变换都是不可避免的。体育老师可以利用这种灵活性,安排每个学生做体育委员、体育小组长,可以是每周换一次、也可以是每天换一次,让班里的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当体育班干部的感觉,进而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5)利用异性效应组织练习

根据有关的心理调查发现,一般的人都具有异性效应,特别是青少年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许多学生在异性面前都想表现自己,进而努力的克制自己的缺点。體育老师也可以利用这种人的天性,将男生与女生进行组队。如舞蹈课可以分为男女组合、田径项目可以男女对练等等。让学生学会在异性面前可以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以此培养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6)设置体育竞赛的竞争机制

体育老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设置具有竞争机制的体育活动,以此培养学生们的行为能力和竞争能力。体育竞赛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参与感,让学生在竞赛中感受到竞争带来的快感与刺激。此外,学生还可以在竞赛中学会遵守规则制度、尊重对手以及服从裁判等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4.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以对学生心理互动在体育教学的作用为研究出发点,发现在体育教学中与学生的心理互动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几点具体的实施途径,第一,学校需要进一步完善创新学生体育锻炼的室外环境;第二,体育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作出反馈与评价;第三,体育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变化情况进行因材施教;第四,通过角色互动、异性效应、体育竞赛等方法来开展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苏晓明.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S1):75-76+79

[2]薛莲.体育游戏在高校排球运动训练中的作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12):84+75

[3]刘海龙,李红梅.互联网+国家课程资源整合道路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5):4-5+7

[4]李燕.小学体育课中实施趣味田径教学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2):88+90

[5]矫立志.体育游戏教学机制与策略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12):50-51

[6]王晓光.体育与健康课师生心理互动与教学策略研究[J].运动,2012(06):114-115.

[7]牛进平.构建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03):138-140.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作用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