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数学问题意识,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2021-06-30林金香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优化措施小学数学

林金香

摘  要:在教师的思维引导和启发下,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步骤去学习、掌握新知识,这个过程只是延续或者重复前人的教学活动而已,并不能够把它与创新精神划上等号。但这却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独立的重要起点,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创新。那要如何才能够在基础教学阶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让学生保持对数学课程的探究欲和好奇心呢?关于这个问题,较为常用的办法就是利用数学问题的设定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创新,都是以问题作为基础进行的。陈景润之所以摘得“数学王冠上的宝石”,就是源于他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思考。由此可见,想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就要从数学问题开始着手。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优化措施

【中圖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4-0044-02

Cultivate the Awareness of Math Problems and Lead Students to Deep Learning

LIN Jinxiang  (Mingxi County Teachers' Training School,Sanming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Under the teachers thinking guidance and inspiration,students can consciously and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the teachers teaching steps to learn and master new knowledge. This process is just a continuation or repetition of previous teaching activities,and it cannot be regarded as innovative spirit. equal sign. But this is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for independent thinking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and an innovation of thinking mode. So how can we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consciousness in the basic teaching stage,so that students can maintain their desire and curiosity for mathematics courses? Regarding this problem,the more commonly used method is to use the setting of mathematical problems to cultivate students' sense of innovation and mobiliz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mathematics learning. No matter what form of innovation,it is based on problems. The reason why Chen Jingrun won the "jewel in the crown of mathematics" stems from his thinking about the "Goldbach Conjecture". This shows that if you want 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consciousness,you must start with mathematical problem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Problem awareness;Optimiza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在核心素养引导下,人们更加重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为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以及工作发展建立良好的根基。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了问题,才会使其进行思考和探究,经过认真的思考才有可能发现问题解决的办法。所以,数学教师在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之前,需要关注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指引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懂得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1.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形成的质疑、困惑,是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深度学习的一种心理状态。只有当学生具备问题意识,才能证明学生做到对知识内容的深度学习,并体现出学生思维品质的活跃。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主动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并通过解决数学问题来加深知识内化。

(1)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基于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仍有部分教师未做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而通过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可以进行学生主体意识的逐渐激活,将学生以往“要我学”的意识转变成“我要学”的意识,转变以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学生在养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后,能够在数学问题的驱动下进行知识的深度探究,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质疑来促进自身知识内化。

(2)激发学生创造力

问题的诞生正是创新的前提,可以说创新、创造活动的产生,都是以问题的产生为基础。所以,通过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创造、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对质疑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思考,对数学知识问题进行深度剖析,进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突破以往思维定式,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当然,问题意识的增强,也是学生从以往掌握数学知识转变为数学知识深度学习的原动力,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层的理解与记忆,发展学生素质能力,并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水平。

2.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

(1)内容脱离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但是在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方面,只是按照教材完成的一个转述,让学生们按照已学知识来进行解题,并未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长期处于这种教学模式之下,会造成学生思维模式的固化,使其禁锢于公式之中,一旦教学内容脱离于实际生活,不僅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不利于学生后期学习习惯的养成,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

(2)解题方法单一

数学本身在学术界占有的地位是与众不同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数学在命题方面是绝对可靠和无可争辩的,而其它学科时常会出现被新发现的事实推翻的危险,也就是说数学是标准性极强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较为严谨,但是纵然答案是标准的,但是在解题方式上还是存在多样性的,而教师们在教学中忽略了这一问题,只是将书上所展示的解题方法给学生进行讲解,认为这些就足够学生学习了,并未过多的进行拓展教学,这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将其固定于课本之中,甚至有一些老师为了减轻本身工作量而去否定学生的新思路,使其按照课本学习,这一做法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思维的发散。

3.培养数学问题意识,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学习的动力始源于人们强烈的求知欲,而求知欲是人们本身的强烈愿望,在数学教学中,使学生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是较为重要的,当学生有学习欲望的时候能够将其学习动力最大化,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课堂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教师在开展情境创立之前,需要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且从学生本身的接受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出发,做出既有趣又灵动的情景模式,将学生带入其中,以学生们喜欢的方式使其去感受数学带来的快乐,告别单调固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使其能够做到主动学习。

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导入的方式,在正式上课之前,给学生们找到一些贴近生活的相关素材,如校园本身的风貌图、各种类型的建筑物等等,让学生在课前开动脑筋,发现其中存在的图形,并将其做好记录,在课上可以进行分享,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可能就会发现其中的意义,在校园中,花坛是必不可少的装饰物,而花坛的形状大体分为圆形、方形、四边形这几种,学生在通过观察之后可能会发现长方形花坛和平行四边形花坛,在这时,老师就可以来引导学生:同学们可以来计算一下哪个花坛面积比较大,长方形大家都知道其面积的计算方式是长*宽,那另一个呢?也就是我们面前的平行四边形,该怎么进行计算?在这时,学生们的好奇心,就被大大激发了出来,好奇心有了就会增加其求知欲,教师在创设情境之后就会带动学生的节奏,会产生吸引力,学生会跟随老师的思路走,更加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之中。

(2)营造良好氛围,使学生勇敢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氛围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大因素,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起这一问题,为学生创造更加亲和的氛围,减少学生对于课堂和老师的抵触感,使其能够勇敢的提问学习。想要做到这一点,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出发,第一,教师在教学之中,要注意学生的感受,主动去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这一点上,老师本身的亲和力较为重要,要尽可能温和的讲解,并且用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和学生做朋友,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第二,需要教师对于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如学生的兴趣爱好、心态情况等等,根据其爱好来适当的进行课堂调整,比如,课前五分钟组织同学分享小故事、观看视频短片等方式,使学生得到放松,带着愉快的身心投入到课堂之中,这样做会减少学生的精神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

比如,在进行《通分》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转换教学思维,对传统教学模式加以变通,留出一定时间对学生进行引导,给学生自我思考的时间,当学生有所成果的时候,着重注意有异议的同学,认真分析这些同学不理解的问题,如有的同学可能会问到为什么3/4>3/8?那就需要对其疑问进行简单明了的解答:同分子分数,分母小则为大。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学生认识,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3)采取质疑问难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

由于我国长期地处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只重视学生数学成绩的高低优劣,把学生数学成绩和学生的个人能力相互挂钩;在教学中教师是以讲授模式为主,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地讲解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在讲台下方一边低着头记笔记,一边听着教师的讲解,整个教学过程几乎没有任何良性的师生沟通与交流。虽然这种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可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学生长时间地处在这种被动的环境下,甚至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师生间的良性沟通,引导学生勇敢、主动地表达出不同的看法或者提出质疑,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坚实基础。例如,教师在讲解加法各部分的关系后,就有许多学生提出问题:“老师,X等于多少?”“老师,X为什么不读成‘xi,而是读成艾克思?”“老师,X是哪个科学家发明出来的?”“为什么我们国家没有这种符号?”“老师,这个X可以把它写在等号的右边吗?”“它为什么能够代表未知数?可以用其他的符号或者字母代替不可以吗?”……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并从中找出学生在该章节内容中学习的难点,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这样教师就能够在短时间内把握好学生的思维动向,这对于后续的数学学习以及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当前时代,学生的教育问题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尤其是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方面,因为小学是基础,数学思维更是要从小培养,因此文章特别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了相应的教学方式,通过情境教学等方式来打消学生对于学习的距离感,将教学内容融于生活,将课堂还给学生,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由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来提升课堂效率,为学生的后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彦铎.激发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教学实施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9(09)

[2]陈根芝.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黑河教育,2015(01)

[3]黄伟.浅谈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J].读写算:教师版,2016(32):134-135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优化措施小学数学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